韩信死后知道真相的萧何(韩信被人害死萧何入狱)
韩信死的不冤枉,面对着对自己疑神疑鬼的汉高祖,萧何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最终幸免于难。至于张良,深谙功成身退的道理。功成名就的张子房,在刘邦当皇帝以后形同隐居。最后在保护太子上起到了作用,又得到了吕后的尊重。这样,汉初三杰,除了韩信伏诛,萧何、张良都成功的躲过了汉高祖刘邦的屠刀。
韩信被杀,是吕后和萧何惊怕太子刘盈日后即位后无力压制韩信而先发制人,刘邦倒不担心韩信。萧何入狱,是因为在关中萧何的名声比刘邦还高,丞相威望高过皇帝,这就迫使萧何不得不主动犯罪消弱自己的名声,接受自己和刘邦在关中的名声倒置问题。张良功成身退,是因为张良一心恢复韩国,却因为和刘邦接触过多而被项羽灭韩,韩国国灭张良才辅助刘邦,项羽一死张良就隐退,张良辅助刘邦并非真心,仅仅是为韩国向项羽报仇。
陈平虽然有着妙计的名声,但并非真正的大局谋略者,只是着眼于解决实务的谋士,更无战功。陈平真正刷声望是诸吕之乱中的谋略角色。陈平在诸吕之乱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他在历史中的地位,而非辅助刘邦争夺天下。魏咎时官职太仆,后逃亡。项羽破秦入关中后被封为平爵卿,刘邦夺取关中后项羽任命陈平为信武君,因击降殷王,被封都尉,因刘邦攻下殷,陈平逃离项羽。跟随刘备时,官职为都尉,职务为参乘,管理护军。彭城之败后,刘邦封陈平为亚将,归属韩王信,驻守广武。刘邦改外派的陈平,改为守卫将领。由亚将,调任护军中尉。这意味着陈平绝无建立军功的机会。在刘邦擒拿韩信、改韩信为淮阴侯时,陈平从护军中尉被封户牖侯,护军中尉保持不变。
白登之围后,刘邦封陈平为曲逆侯。刘邦死后,被吕后从护军中尉提升为郎中令,继续护卫皇帝职责。汉惠帝6年,因曹参去世,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王陵反对吕后管理政权,陈平支持吕后管理政权,因此晋升为右丞相。因刚即位的汉文帝不信任,陈平以功绩不如周勃为由,推荐周勃为右丞相,让周勃成为汉文帝打击的目标。所以我们就可以总结出陈平先后跟随的君主有,魏咎,项羽,刘邦汉惠帝,吕后汉文帝,其行事原则是见风使舵,顺势而为。见势不妙,就逃离魏咎,项羽以常年担任护卫而非在外建功立业来宽慰刘邦和吕后以表达自己不反的中心。
刘邦时担任护军中尉,吕后时为郎中令。吕后得势,就拥护吕后。吕氏无能,就支持刘氏。针对汉文帝担心被夺位,以退为进,让周勃担任右丞相正面刚汉文帝,躲在成为汉文帝打击对象周勃的身后。刘邦对陈平的评价是智有馀,然难以独任。优雅的文字背后,是刘邦对陈平的防备。可以说,刘邦对陈平的防备,比韩信更甚。陈平先后背叛魏咎、项羽,原因是形势不利,这给人陈平不忠心,小人的形象。这就是为什么在周勃,灌婴的劝说后,刘邦一直让陈平担任护军中尉到自己死为止。
刘邦不敢让陈平担任率军作战的将领,而是让陈平长期担任没有建功立业机会的护军中尉,如此一来,陈平想反叛的机会非常小。刘邦紧紧的绑牢陈平,不给陈平在自己形势不利时逃走的机会。刘邦死后,陈平因为执行刘邦杀樊哙的命令而得罪樊哙,为了生存,不得不一心向吕后靠拢,通过担任郎中令继续表达向吕后效忠的心愿,延续刘邦绑定模式,取得吕后的信任。
在吕后管理政权时期,更是支持吕氏为王等大力支持吕氏。但吕氏在吕后死后的不当操作,让陈平为生存不得不选择刘氏。陈管理政权复小人形象,让他不得不以护军中尉长期绑定在刘邦身边,失去建功立业机会。生存是陈平在跟随魏咎,项羽,刘邦,吕后,汉文帝时最核心的动力。但刘邦通过紧紧绑定陈平的方式,禁绝了陈平反叛的机会。吕后和汉文帝,是陈平主动投靠的。陈平出卖王陵,获取了吕后的最终信任,从而担任右丞相。陈平出卖周勃,以退为进,获取了汉文帝的信任,获得善终。可以说,陈平是秦汉时期最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