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溯源驯虎者(战车溯源驯虎者)

战车溯源驯虎者(战车溯源驯虎者)(1)

战车溯源驯虎者(战车溯源驯虎者)(2)

▲《坦克世界》中的M系8级中型坦克M26潘兴

《坦克世界》中有这么一台被玩家们戏称为“潘大头”的中型坦克,说是中型坦克,可它的机动性比起苏系T-44而言可差了不少,它就是M26“潘兴”。可机动性差也真不怪它,因为它其实本来是台“重型坦克”!

战车溯源驯虎者(战车溯源驯虎者)(3)

▲和虎式比起来,谢尔曼就是个“小豆丁”

美军装甲兵的成军相对较晚,一战后的美国陆军上层官僚主义之风大行其道。虽然陆军中的下级军官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在欧洲战场见识到了坦克的作用,并且乔治·巴顿也早在1920年就建议美国陆军成立装甲兵,可这么一拖就是20年。等到德军在欧洲大陆上纵横睥睨的时候,美军手里居然没什么像样的坦克,而德军拿出虎式重型坦克之后,美军则不得不被迫用M4“谢尔曼”中型坦克去迎击虎式,其战绩如何自然让人不忍直视。M26“潘兴”就是为了对付虎式重型坦克而生的,它是天生的“驯虎者”。

战车溯源驯虎者(战车溯源驯虎者)(4)

▲T26E1样车,注意“HEAVY TANK”

美国陆军军械局从1942年开始了一系列“未来坦克”的开发,其中脱胎于T20中型坦克的T26试验车的表现非常抢眼。T26比起T20和T23而言防御力更好,火力也更强,虽然机动性和可靠性有所下降,但很快战争的进程就向人们证明T26的发展方向是对的。1944年的春天,T25和T26这两台车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终T26E1试验车胜出。T26E1经过修改后的T26E3被送到欧洲战场参与实战测试,T26E3最终定型为M26“潘兴”。

战车溯源驯虎者(战车溯源驯虎者)(5)

▲M26“潘兴”剖视图

二战中M26“潘兴”由于其43吨的车重而被美国陆军分类为“重型坦克”,二战后当美国陆军重新审视分类标准时则将M26“潘兴”改成了“中型坦克”。作为一台针对虎式而设计的坦克,M26“潘兴”在二战里确实也可以称得上是重型坦克,无论是防护还是火炮亦或是机动性,都符合重型坦克的标准。

战车溯源驯虎者(战车溯源驯虎者)(6)

▲正面糊满水泥的T26E3

因为一些奇葩的政治原因,T26E3的生产被大大延后了,直到1944年12月22日,第一批装备T26E3的部队才被送到欧洲。这支部队带有浓厚的实验性质,因此也被称为“斑马特遣队”,队员们要测试T26E3在战斗中的表现。二战结束前只有20台T26E3得以参战,但它们仍然留下了不少光辉战例:1945年3月6日,美军第三装甲师进入德国境内的科隆市,在著名的科隆大教堂正门不远处埋伏了一台德军的黑豹坦克。这台黑豹坦克首先开火击毁了一台美军的M4A3E8“谢尔曼”,随后美军召唤一台名为“鹰7号”的T26E3前去“复仇”。“鹰7号”连发三炮击毁了那台黑豹,4名德国坦克兵从火光四射的黑豹中逃出。

战车溯源驯虎者(战车溯源驯虎者)(7)

▲被志愿军缴获的M26“潘兴”

在我国的军事博物馆中,也有一台M26“潘兴”,它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由志愿军缴获的。美军在朝鲜投入的M26“潘兴”由于马力不足,在多山的地形中机动极为迟缓,但有总比没有强。当时的美军实在是缺乏坦克,在肯塔基州诺克斯堡的第70坦克营甚至把营区内当做二战纪念碑的T26E3都开下来了,其余的空缺只能用M4A3E8“谢尔曼”补充。在1950年一共有309台M26“潘兴”被送往朝鲜,但由于它们实在是不适应朝鲜的战斗,最终在1951年又被全部撤走。M26“潘兴”在朝鲜战场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动力不足,日后马力更强劲的M46“巴顿”将替代它的位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