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勒维吾尔语叫什么(罗勒天津方言俗称)

罗勒天津方言俗称“ǎi kang”考

(赵芦邨)

【前按:<>内为正式国际音标(即 IPA,不是英语音标),其余注音采用汉语拼音】

罗勒维吾尔语叫什么(罗勒天津方言俗称)(1)

“ǎi kang”是唇形科植物罗勒在天津话、北京话等方言中的俗称,因为很多“a”“o”“e”起始的零声母的字在天津方言口语中常会在开头被加一个声母n音(如“藕”读nǒu,“袄”读nǎo,“恶”读nè),所以罗勒的俗名“ǎi kang”在天津话里的实际读音为“nǎi kang(或弱读为nǎi keng)”。

“ǎi kang”一词通常记写作“矮糠”,但为什么罗勒会有这么个俗称,貌似很少见到有人考察。爱新觉罗瀛生先生在他的《北京土话中的满语》一书中认为“矮糠”源自满语aigan(义为“箭靶”)一词,并称京城(北京)满语“箭靶”一词俗读音近“ai hang”、罗勒的花老北京话俗称为“ai hang尖儿”,也就是说“矮糠”音译自京城满语的“ai hang”,hang讹译为“糠”。

但笔者认为,此说难以说通。首先,笔者实在找不出罗勒花与箭靶可以关联的点。第二,与罗勒植株、花朵类似的唇形科植物不少,为什么单单罗勒被借用满语词取名“矮糠”?

笔者认为,罗勒的俗名“矮糠”应与满语无关,而很有可能是罗勒另一俗名“鸭香”异写词。按中古音“鸭香”音近“a hiang”,与老北京话罗勒俗名“ai hang”很接近。今天粤语中鸭字音<ap>,香字音<hœŋ>,与中古音仍相当接近。所以笔者推测,最初引进京津地区的香料植物罗勒可能来自俗称罗勒为“鸭香”的罗勒种植地,可能是当地人家乡话的“a hiang(鸭香)”一词被当地香料商传入京津香料业界,被京津香料商谐音称为“ǎi hang”,后来“ǎi hang”又被引入百姓的土语,又谐音为“ǎi kang”,最终被写作“矮糠”。由于是不再考虑本字的按音记词,笔者认为类似于音译,但应尽量选取“艹”“木”“禾”“米”等部首的字,这样来看“蔼糠”、“蔼穅”可能比“矮糠”更好些。

罗勒维吾尔语叫什么(罗勒天津方言俗称)(2)

图片内容引用自CFH网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