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与舌头关系(舌头与牙齿)
舌头与牙齿相传,孔子仰慕老子,就在学生的陪伴下,去拜望老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老子孔子施过叩拜大礼之后,对老子说:学生是向您请教学问来的老子听了之后,先是张大牙齿已经全部脱光的嘴巴,发出啊声让孔子看;继而,伸出舌头,晃动了几下,便闭目养神,不再理睬孔子了孔子再施大礼叩拜,说:学生深谢尊师教诲,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牙与舌头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牙与舌头关系
舌头与牙齿
相传,孔子仰慕老子,就在学生的陪伴下,去拜望老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老子。孔子施过叩拜大礼之后,对老子说:学生是向您请教学问来的。老子听了之后,先是张大牙齿已经全部脱光的嘴巴,发出啊声让孔子看;继而,伸出舌头,晃动了几下,便闭目养神,不再理睬孔子了。孔子再施大礼叩拜,说:学生深谢尊师教诲!
回去时,孔子一路感叹,老子太伟大了!孔子的学生不解,说,他就是个没牙老头,一句话没说,就做了两个怪动作,没看出伟大在哪里呀?
孔子说,他的两个动作,意思是说,牙齿坚硬吧?可它没啦;舌头柔软吧?可它还在。老子真的太伟大了,他告诉我们,柔软胜过刚强呀!
两位古代文化巨人,就这么简单的见了一面,但那是历史性的会面。心有灵犀,话语就显得多余;见识非凡,就免了许多客套;大智慧者,何必填鸭阐释;一张嘴,一吐舌,尽显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看在眼里,悟在心底,迎合了孔子仁爱不武之思想。
坚硬的牙齿,早就脱落了;柔软的舌头,却与身体犹存。
中医在阴阳理论中也说,人往往阳盛而阴不足。阴不足的原因是,人由少到老,身体内部的水分不断流失,比重一直下降,直到枯竭老死。水为阴,水的不断缺失,就是阴的不断消退;阴亏到了极限,阴阳失之平衡,也导致了阳亏、阳虚,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水是至柔的。它可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存在,可以装入任何器皿之中,随遇而安。而至柔之水,点点滴滴却能穿石;入深,则能灭顶;泛滥,则成猛兽。至柔,可变为至刚、至猛、至威、至烈。只可疏导,不能堵截;只能引流,不可阻挡;可以吞纳一切,而对一切无所畏惧;可以暂时禁锢,可以规定航道,但不可以阻止其勇往直前;炙烤过分,逼迫过激,就会在人间蒸发,飞上天去,来一场倾盆,下出些雹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地球之所以伟大,就是它拥有七分水,以七分水养育三分陆地,养育芸芸众生。而一切生命,都来自于至柔之水。
故而老子说:上善若水。
他伸出柔软的舌头来,让孔子看。而孔子看到的却是汪洋大海,是至柔的水。
那坚硬的牙齿哪里去了?比之于至柔的水,再坚硬的东西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柔软的舌头,享尽人间美味,却得以颐养天年;坚硬的牙齿,劳苦一生,却过早离去,不知所终。个中道理,没有是非之说,只能以刚柔而论。善哉,舌头;悲哉,牙齿!
孔子见麒麟
早在西周时期,有关麒麟的各种说法就已经传遍天下,与凤、龙、龟,并称为“四灵”。这四种动物,除了龟之外,麒麟、凤和龙都被认为是传说。龙和凤,后来被皇家所独占,成了禁口之物,人们也就不敢妄议了。而麒麟,民间则俗称为“四不像”,说它身体像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马,脑袋像龙。实际上,“四不像”是羚牛的俗称,而羚牛却不是麒麟。
有人说,麒麟是真实存在的灵兽,一般不为老百姓所见,如果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它才会出现,所以人们常将麒麟看做是祥瑞之兆的象征;而又有人认为,麒麟只是神话传说之物,只是人们美好想象的产物。在古人眼里,麒麟还是长寿的象征,据说有2000年的寿命,与植物中的银杏树一般。
那么,麒麟到底存在过没有?
有人提出,从造字上来看,造字的古人肯定看见过龙、凤和麒麟,否则造出这些字就没有依据,就是凭空想象。这个说法不能令人信服。鬼、神之类,想来造字的古人也是没有见过的,但还是造出了这些字。不过,从“麒麟”二字都以“鹿”为偏旁来看,想必麒麟的形象是从鹿演化过来的,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说麒麟曾经存在过的一个有力证据是:孔子见过麒麟。孔子是我们尊崇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老人家一生慎言谨行,从不说怪力乱神,不谈论虚妄不实之物事。他的著述都是微言大义,有所指摘;他所修订的《春秋》,向来以记载谨严著称。就是在这部史籍里,却记载了有关“麒麟”的事情,《春秋•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地,人们捕获了一头即将死去的麒麟,孔子得知后亲往察看,并将此事写进了《春秋》里,充分证明孔子是见到过麒麟的。因为孔子绝对不会骗人,所以人们就坚信历史上曾经有过麒麟;至今再也见不到麒麟的原因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笔者以为,孔子是可信的,而孔子的所见,未必可信。孔子不是动物学家,他在记下“西狩获麟”之前,也没有见过麒麟。所以,眼见并不一定为实,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传说已过古稀之年的孔子,见到这头麒麟后掩面大哭,涕泪沾襟,认为它作为“灵兽”在早已“礼崩乐坏”、世事混乱的当今出现很不是时候,从此不再操刀捉笔,遂有“获麟绝笔”之说。
至于那头被孔子亲自察看、并被他记载于《春秋》里的“麒麟”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只能存疑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