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无准备之仗突破前要足功课(间歇是一门必修课)

【间歇跑】对于任何想征服全马的跑者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破3”者更需引起重视。没有间歇跑的全马集训是不完整的。【间歇跑】是良药苦口,是灵丹妙药并不为过。如果你没有开展间歇跑就跑全马,说明你的训练有盲点。如果你没有开展间歇跑就出好成绩,说明你的潜力依然巨大。

不打无准备之仗突破前要足功课(间歇是一门必修课)(1)

间歇跑基础认知

  • 间歇跑是马拉松跑者的必修课,是如语数英一样的主课;
  • 间歇跑锤炼并展现跑者的意志、心肺、力量、速度、耐力、速耐、节奏、步幅与全身机能的稳定性、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感知力;
  • 间歇跑让跑者不失本有的血性和对速度的激情,这是我们的初始力量;可以不求最快速,但不应丢激情;
  • 间歇跑适合持续跑步半年以上,有一定身体素质条件的跑者,以免负荷过重,给心脏、肺部、呼吸系统、韧带和关节带来过大压力,引起不必要的心肺和关节损伤;
  • 民间跑者一周完整训练计划中,60-70%时间宜为中等强度以下有氧跑,15-20%时间为筋骨、韧带、关节、肌肉、身体的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感、核心力量、节奏、姿势等基础素质训练,15-20%为间歇和竞速等强度跑(一周1-2次),且前二项为第三项之根基;
  • 间歇跑宜在塑胶跑道开展,以免路面过硬对关节造成太大强度的冲击;
  • 间歇跑的时段在早晨08:00-09:30之间或下午15:00-18:00之间为佳,避免在关节韧带康复期、身体疲劳期、体能低谷期,长距离奔跑后开展间歇训练;夜间19:30以后避免间歇,至少避免太高强度间歇,否则是对身体能量的严重透支,不利于次日恢复、训练和学习工作;长期以往,危害更大;
  • 间歇前需开展充分的热身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打开关节,舒展筋骨韧带,以免拉伤、岔气、心跳过速;
  • 间歇跑讲究循序渐进,给自己身体各部位脏器以适应和发展的时间,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 间歇跑距离可以从200或400米开始,而后逐步发展至800、1000、1600、直至2000、3000、5000间歇,倒金字塔等组合间歇;安全起见,一年以内跑步经验,可开展400米以内间歇;一年以上跑步经验可开展800米以内间歇;二年以上经验可开展1000-1600米间歇;三年以上可开展混合距离-速度间歇;
  • 距离越短的间歇越倾向发展速度和力量素质,跑步组数可多;距离越长的间歇越倾向发展心肺、速耐、节奏等综合系统素质,跑步组数宜少;
  • 400米以内短距离间歇跑组数可以从8组起步,一周一次,让身体适应,并逐步递增至15-25组;每组配速以个人感知的85-9成速度为宜,或最高心率9成以内,或比马拉松目标配速快60-70秒之间;
  • 800米以上中长距离间歇跑组数可以从6组起步,一周一次,并逐步递增至10-15组;每组配速以个人感知的8-85成速度为宜,或最高心率9成以内,或为个人5000米跑最快速度,或比马拉松目标配速快30-45秒之间;
  • 间歇跑每组之间休息的时长以自己感知到的呼吸比较平稳、心率恢复至最高心率的70%为宜,一般在120-130之间,2-3分钟时长。水平较高的跑者,可休息1-1.5分钟,但不建议休息30秒模式;
  • 1600米以上的间歇跑每组休息3-5分钟为宜;
  • 无论是200、300、400,还是800、1000、1600间歇,一旦设定目标配速,尽量不看电子设备奔跑,且全力争取配速误差稳定在2秒以内,以发展自己对身体整体状态的精准感知能力;
  • 400米以上间歇跑的前3组为身体适应期,克服内心排斥、细胞抗拒,相对辛苦;4-7组为节奏稳定期,进入惯性模式,呼吸、心率逐渐平衡有序;8-12组进入实质性瓶颈和挑战,磨炼意志和体能;13组以后需讲究呼吸、步频、步幅、摆臂策略,以不掉出目标配速;
  • 8组以后的间歇,可在休息期间开展适当的拉伸、放松;且需自主琢磨出稳定配速所需匹配的步频、步幅、呼吸模式;步频上一般建议全程快步频,至少前快后慢,呼吸模式建议尽量采用腹式深度呼吸,呼吸渐变模式:鼻息鼻呼-鼻息口呼-口鼻共呼;
  • 当实在无法维持目标配速,或感到胸闷心慌、双腿酸软、身体僵硬等不适症状时,需停止间歇;
  • 间歇跑后需开展15-20分钟的放松整理,最好有队友可彼此协助;
  • 间歇跑后如双手冰凉、汗冷,则为训练过度;
  • 跑后适当小口补水、补充能量,60分钟后进行冷热水冲泡、放松肌肉;
  • 间歇跑期间可让队友协助拍摄跑步视频,用于后续姿势分析、改进;
  • 间歇跑与公路中长距离配速跑有机结合,逐步强化对精准配速的敏感度;
  • 条件允许的地方和具有2年以上运动经验跑者,可开展200米以上冲坡间歇训练。

不打无准备之仗突破前要足功课(间歇是一门必修课)(2)

全马破3者间歇跑设计

  • 500-600配速热身慢跑:10-15分钟;
  • 动态热身运动 静态拉伸:5-10分钟;
  • 50米小步幅快节奏加速跑:5组;
  • 前3个月主攻:1000米间歇,从6组开始逐步增加至15组,配速330-345之间;
  • 后2个月主攻:5000米以内混合间歇,5000-4000-3000-2000-1500-1000-800-400组合;5000米至少430配速,距离越短配速越快。
  • 如安排早晨间歇,则配速调整为:335-350配速;早晨间歇跑有难度,但晨练的效果远优于下午;
  • 如时间允许可增加一次12x200米全力冲坡间歇;
  • 训后20-30分钟放松整理。

本计划适合持续跑步经验3年以上,万米最优成绩39分以内或半程最优成绩129以内跑者;

一般经过第一阶段3个月间歇训练,并配合必要次数的晨跑、LSD、系统核心训练即以破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