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

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1)

国人对秦岭山脉都不陌生,这座横贯祖国东西、绵延1600公里的巨大山脉,是我国南北的地理、气候、文化分界线,其影响之深远毋庸置疑。

秦岭的主峰在陕西,尤其是面朝西安的秦岭北麓,自古便是帝王将相们的避暑乐园,文人墨客们的游览胜地,僧侣道长们的修行胜地……时至今日,秦岭终南山依然是西安人的“后花园”。每逢周末,除了人山人海的景点,秦岭各大峪口也是免费的游览地,既有自然山水、又有人文遗迹,可逛可玩的地方太多了。

关于西安周边秦岭北麓的景点,收费的免费的、著名的非著名的,我介绍过很多。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座藏在秦岭南麓的神仙秘境,这是一处底蕴深厚的人文景点,却藏着中国唯一的自然奇观,至今连专家都无法解释其中的奥秘。

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2)

这里便是——张良庙。

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3)

张良庙,顾名思义,是纪念“汉初三杰”张良的庙宇。张良辅佐刘邦称帝之后悄然隐退,在秦岭紫柏山开启了“辟谷修仙”之路。世人对张良赞誉颇多,称其为“英雄神仙”,既做过辅佐帝王的谋士,又审时度势隐居山林做起了神仙,这份智慧与洒脱,令无数人仰慕。

大约在张良去世400多年之后,张良的第10代孙子张鲁做了“汉中王”,在紫柏山顶修建了“汉张留侯祠” ,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汉张留候祠”移至山下现址,如今我们见到的张良庙古建筑群,也正是明清时期的。

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4)

游览张良庙之前,我对其早有耳闻。陕西人文古迹颇多,但很多地方历史底蕴虽然深厚,保存下来的遗迹并不多。所以来到留坝张良庙,发现它的规模之大,还是比较意外的。

根据资料显示,张良庙是陕南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陕西最大的祠庙之一, 如今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祠庙建筑群占地 14000 多平米, 祠内 156 间房舍构成 6 大院落,殿楼亭榭间,草木深深处,可谓古色古香,令人见之忘俗。

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5)

从张良庙的高大巍峨的山门开始,便已然让人有种穿越古今的感觉。走进张良庙内,扑面而来的是历史悠久、古老的气息。

张良庙的建筑布局有些特别,因为其受山形所限制,不同于中国传统中轴对称式建筑布局,而是依山就势,形成了一个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的庞大建筑群。正所谓“殿楼亭榭随山势而布局, 奇树修篁依地利而葳蕤”,行走在张良庙内,让我有种“迷路”的错过,不知道这条小径会通向哪里,但无论走到哪里,却处处都是古迹。

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6)

行走张良庙,你会发现这里有“三多”

一是碑石铭刻多。张良历来受国人敬仰,张良庙内也处处可见历朝历代名人留下的碑刻,其大多是颂扬张良的功德,以及功成身退的智慧。庙中碑石、摩崖近百块,各种书法,流派纷呈。其中包括明代赵文渊、清代林则徐,以及冯玉祥、杨虎城将军的诗文等。

二是人文典故多。在张良庙里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无论是庙前山门的刻字,庭院里的小桥流水,还是半山腰上一个四面透风的凉亭,亦或是随处可见的一幅楹联、一块石碑,似乎都镌刻着某个历史典故。例如“进履桥”是张良捡鞋子的故事;例如“授书楼”是黄石公像张良传授兵家奇书的地方,等等。1800多年的人文底蕴,每一块山石,或者都藏着一段故事。

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7)

第三,便是这里的竹子非常多。竹子是“花中四君子”,国人爱它高洁的气质。游览张良庙时,大片大片茂密的竹林,更让我感受到一种仙气飘飘的美。不过张良庙的竹子,长得却非常奇怪,它是中国唯一的“拐拐竹”。

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8)

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9)

我们见到的竹子,都是笔直笔直的,张良庙的“拐拐竹”却会在根部拐个弯儿,再往上又是直直生长,和普通竹子一样了。这种“先弯后直”的奇特奇景,全国独此一处。大家不妨仔细看照片,每一根竹子都有拐弯的现象。

据说曾经有人把张良庙里的拐拐竹移植到别处,却都长成了普通的竹子。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然奇景,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陕西自然奇观是什么(陕西秦岭腹地神仙秘境)(10)

张良庙的历史积淀、古迹遗存,以及神奇的自然奇观,都为这座藏于秦岭南麓的全真派道观增添了几丝人文底色。如果大家有机会来汉中留坝,不妨来张良庙看看吧。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