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死前三个毒誓后全部应验(窦娥被冤再也不信日月鬼神)
《窦娥冤》,是元杂曲中的四大悲剧之一,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故事的背景是元代。
苦命的姑娘窦娥窦娥年幼时叫窦端云,从那时起就是个苦命的姑娘。
自幼丧母本来就很不幸,但是父亲窦天章还一心考取功名,在她七岁那年,为了凑赶考的路费,把她卖给了蔡婆婆做童养媳,杳无音信。
从此窦天章的女儿窦端云消失了,蔡婆婆有了一个叫窦娥的媳妇,窦娥十七岁成婚,十九岁守寡,好在蔡婆婆家还有高利贷的生意可做,两个寡妇生活倒还过得去。
坚守妇德,明辨是非的姑娘窦娥
年轻守寡,窦娥安守妇道,孝敬婆婆,两人相依为命。
怎奈寡妇门前是非多,流氓张驴儿父子看上婆媳二人,威胁蔡婆婆答应将父子二人入赘到家中,也就是婆媳两个嫁给父子两个,蔡婆婆世故苟且,胆小怕事,首先答应,选择嫁给那个老流氓。
窦娥坚决不从,婆婆这样做,其实是置窦娥于危险的局面,蔡婆嫁给张老儿之后,张驴儿就成了蔡婆婆的继子,成了窦娥丈夫的“兄弟”。
按照元代当时婚姻制度,兄弟有收继兄长之妻的权利,儿子也有收继父之妻的权利。
这在安分的窦娥来看,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好在素日里她善良孝敬,婆婆在劝说窦娥无果的情况下,反过来劝说张驴儿父子,不要逼迫窦娥。
有气节,宁死也不认罪的窦娥
张驴儿贼心不死,他认为如果蔡婆婆死了,家产归他父子二人所有,再威胁窦娥就会容易很多。本来想毒死蔡婆婆的羊肚汤,阴差阳错被老子喝了。
恼羞成怒的他,买通官府,以“药死公公”的罪名状告窦娥,窦娥有气节,尽管受尽毒刑和折磨,宁死也不认罪。
心地善良,含冤伏法的窦娥但是如果她不认罪,官府就要惩罚她的婆婆,她的善良不忍心让她眼看婆婆像自己一样忍受严刑铐打,于是违心地承认药死了“公公”。
在押赴刑场之时,这个善良的姑娘求押解官,“前街里走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走后街,只是为了避免让婆婆看见自己披枷带锁伤心。
心有不甘,对命运控诉的窦娥
自己本来就没有做错,如此就死,怎能甘心!
这是千古奇冤,就像她唱词中的那样
“我不肯顺他人,倒让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成了惹祸的胚胎”
尽管之前的窦娥,也曾经信奉日月天地鬼神。但是在临死前那一刻,她发出了掷地有声的控诉
“天地也,只该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盗跖是春秋时期的山大王,是暴虐的代名词,但是他横行几国,最终善终。颜渊,孔子的学生,是非常贤能的弟子,但是很早就因为贫困而死。
她对于“朝暮悬”的日月产生了怀疑,她意识到了在当时的环境中,上天没眼,命运不公。以前她坚信,好人有好报,但是此刻,她的三观被颠覆了。
她控诉道“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内心无奈,矛盾的窦娥
前面她指天斥地,发出悲怆的呼喊,但是自己马上就要告别人世了,自己的冤屈何人能知?被冤枉的真相何时能大白于天下?
指望父亲吗“已是十多年不睹爹爹面”。
能指望婆婆什么,她只希望婆婆
“看在窦娥少爷无娘的面”上,“每逢初一十五”给自己烧点纸钱,仅此而已。
这样的一个弱女子,逢着这样的冤屈,还能指望谁?
她没有办法,她只能是认为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尽管她已经对天地失去希望了,但是无路可走的她,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毫无希望的“天地、日月、鬼神”
矛盾吗,不矛盾,这是她对现实世界无可奈何的挣扎与屈从,因为她别无选择。
感天动地,三桩誓愿全应验
恪守规矩的善良的柔弱女子,却被就地正法,这才是真的冤。
文学作品中,尽管悲剧有它特殊之美,但是善良人良好愿望的实现是人心所向,作者安排了三桩誓愿。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 “,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你道是天公不可欺,人心不可怜,皇天也肯从人愿,……三年不见甘霖降……”
这三桩不可能的誓愿,全都应验,血溅白练显示出窦娥冤屈冲天,六月飞雪,天地也不忍心窦娥露尸于野,替她掩埋。
亢旱三年,是三桩誓愿里范围最广,持续最久的。属于天灾的范畴,一旦遭遇天灾,那些“无心正法”的官吏,将束手无策,将再也无法从老百姓中捞取油水。
这三桩誓愿,都有相应的典故来对应,尽管我们看来,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却都应验了。
也只有如此,才能印证窦娥的千古奇冤,才能给善良的人们一个良好的期待,对于窦娥的这三个誓愿,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