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各庄旅游(万柳金堤畔的古镇左各庄)
万柳金堤畔古镇左各庄
左各庄镇地处文安县城东北部21公里处,北靠大清河,南临文安洼,依千里堤而建,隔大清河相望,为茫茫东淀。
这颗镶嵌在华北大地上的明珠,建于汉,兴于宋明,盛于清末民初,至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得以更快更大的发展。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镇,岁月的利刃已刻下近2200个年轮。可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文化璀璨。
据历史记载,左各庄原系一古村,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左姓人迁居于此,以姓得名左氏庄。唐改名左家庄,宋又恢复原名,民国初年演化成左各庄。据传,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至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著名大诗人,20多岁的杜甫曾五次游古齐赵之地,二十七年(公元739年)亲临这里,留下了《夜宴左各庄》的千古诗篇: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看(一作说)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这首五言律诗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幽、恬淡,写出了水乡的优美景色。
尤其是到清朝鼎盛时期的康乾年间,左各庄已成为管辖六千多户,两万多人口,行业齐全,店铺树立,商贾云集的商贸中心,素有“小天津卫”之称。康熙皇帝巡视水利曾亲临这里,乾隆皇帝或水围、或巡视,四次驾临左各庄,并在此修建了皇帝驻骅的行宫。左各庄行宫创建于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第二年春天建成,百姓称之为“大营”,占地面积约百亩。整个行宫有高大的红墙围绕,琉璃瓦,重檐飞翘,错落有序,即雄伟又壮观。大门向北,门前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跑马道”,俗称“皇道口”。进入行宫大门往右,首先是一座优雅美丽的花园,花园的西部在白杨翠柳掩映之下,由多种形态各异的奇石砌成的假山。假山下,有用毛石砌成的养鱼池,占有一亩有余。横跨养鱼池上的一座月拱小桥,曲径通幽,直达假山。花园通道两旁栽满奇花异草。整个花园,山、水、花、树交相映衬,美不胜收。行宫东部的主要建筑是佛堂和书室,另有湛观轩、涵鉴堂、橙景楼和环照斋。行宫的佛堂和书室都有清高宗御书的楹联。佛堂的楹联是:“不见闻声群鸟呗,无尘有色众花鬘”。书室分东、西两间,东间的楹联是:“琴荐墨壶都妥贴,天光水态尽冲容”;西间的楹联是:“波含素影澄心镜,鱼跃清渊识道机”。行宫的轩、堂、楼、斋也都是清高宗命名并手书的,还都题了诗,而只有《题湛观轩》诗前作了小序。序云:左各庄行宫中,文轩临沼,映目橙心,盖淀水易引,事半功倍,名之曰湛观。诗云:讵必凿塘更穿土?引来淀水便成池。阶前流洁源清会,座里天光云影披。不啻十家费已惜,居然半亩照相宜。湛如对处非空寂,斥卤民艰有所思。《涵鉴堂》诗云:溪堂俯映鉴光寒,春淀生波曲注潭。内澹澹如外澹澹,前三三即后三三。鸢飞鱼跃趣无尽,芷嫩蒲新芳未酣。设欲照他先自照,虽知此理觉行惭。《登橙景楼》诗云:拾级楼栏上一层,沧波墙外见空澄。水村图问谁家好,佳景王孙示我曾。《环照斋》诗云:淀水易为引,溪斋照若环。澄怀孰是胜?廷步亦其间。鱼鸟观人意,琴书伴我闲。如云寓精鉴,实早识惟艰。
清末民初,左各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既是远近闻名的水陆码头,又是碧波万顷的鱼米之乡,“水则樯林树立,陆则东马喧阗,百货杂陈,商贾云集”,成为直隶重镇之一,是京津保的商品交易转运集散地。大清河水路运输上至保定,下达天津,不论大小船只一般都在左各庄码头停泊,装卸货物,逆水拉纤,顺水杨帆,百舸争流,一派繁忙。镇中一条南北大街,南到南大堤,北通大清河,长约二、三华里,镇西头大清河拐了一个弯儿,上河口进,下河口出,一条支流河道东西穿左各庄而过,街中心河上修有一座拱形石桥,名曰广济桥。河水常年流淌,水流充足季节,可跑对槽子大船,此河一直到1956年才淤废。由于大清河水上运输繁忙,不仅使两岸的人烟日趋稠密,而且使商业往来日益频繁。不仅为本地百姓提供日常生活之需,也为南来北往的舟子旅人、尚贾政要提供歇脚打尖的便利。 “民以食为天,”左各庄最早的商业行当是饮食买卖。明永乐年间,这里便有了沿河旅客投宿的起火店,有了沿河两岸卖烧饼馒头的摊贩。还有些精明的买卖人,兜揽起了那些不便靠岸的大船上的生意。他们自驾桨橹小舟,载着吃食火炉靠近过往大船,将一些新鲜的地方风味食品送到船工船客手中,生意倒是颇为兴隆。到了清末民初,左各庄已是闻名遐迩的大集镇,南北大街两侧店铺林立,彩幌遥对,人流穿梭,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据说同治年间的统计,并不宽阔的街面之上,曾有200多家大小店铺。主要是钱庄、粮行、绸缎行、线铺、布店、药店、盐店、鲜货店、杂货店、饭店等。一些富商大户相继产生,在老百姓当中,始终流传着镇中“八大家”的传说,如:德生祥钱庄、永厚德苇粮行、源证米粮行、桐茂祥杂货铺、端生祥布行……,这些大的商号几乎同时发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除了商号铺产外,左各庄的行业历史也是异彩纷呈。五行八作,利用天时地利寻隙发展,与商贸经营互生互补,形成了左各庄经济发展的另一条支脉。如搭棚业、脚行、典当、库行等等,现在只能在老人们的回忆中想象当年之景象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河而居的左各庄人,在世代繁衍生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特色小吃,也有颇为耐人寻味之处。特别是酥糖、炸糕、面荣、包子、秫米粥之类,更是“脍炙人口”,传承至今。可见当时左各庄兴旺繁华之镇貌。后人曾有诗赞曰:历史古镇媲苏杭,洼淀相连鱼米香。
万柳金堤东坡羡,河流稍逊富春江。厚重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左各庄的发展也得益于历史文化。古镇灿烂的历史文化悠远绵长,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左各庄镇中古建筑最著名的有东、西、南、北相对的四大庙宇,形成古镇的庙宇文化。东三官庙(老子、孔子、孟子)、西龙王庙、南观音庙、北真武庙(玄武庙),四大庙建筑独特,雄伟壮观,被当地老百姓称作古镇“四大宝”,均为明清两代修建。真武庙全部木制结构,木木相咬,不留缝隙,没用一个钉子,大殿三层,高耸入云。正门两侧有钟鼓二楼,庙台子上端座着一口大钟。据说有一年闲大水,来不及逃走的人们被困在庙里,洪水眼看着要没上庙台。这时忽然有人叫:“快来看,水上漂来的是什么?”惊慌的人们顺着这人的手指望去,只见从正西方向一摇一晃,时隐时现地出现两个神奇的东西,一会儿直立在水面上,象人行走;一会儿又平躺在水面上象漂死人。越来越近,人们这才看清是两个人体形的大钟,一口铁的,一口铜的。这时两口钟被水冲的渐渐靠拢,撞在一起,好像人说话: “叮噹,叮噹,你上哪里?” “叮噹,叮噹,我上信安。叮噹,叮噹,你上哪里?” “叮噹,叮噹,我上左各庄。” 随后铜钟摇晃着奔信安方向漂去,后来落在了信安龙泉寺内。铁钟漂到庙台前停下了。这时,一个小伙子用扁担轻轻一挑钟,就上了岸,立在庙台上。可从此以后,不管是谁,不管有多少人,不管他们力气有多大,再也搬不动这口钟了。据老人们讲,民国二十六年,日本侵略中国,视此钟为无价之宝,要蛮横无理的抢走它,他们用一辆大卡车来拉,可怎么也拉不动,它像是在地上扎了根。这口钟究竟有多重,谁也说不清,可它又轻的不可思议,庙台子是用泥土筑起的,自从那钟被放在庙台子上,几经风雨竟无半点下沉。真武庙为明朝修建,那时候,左各庄在朝廷出了一个大太监王山(小山子),人称“印主王”,他捐了48万两银子修的此庙,一直到解放前才拆毁。三官庙和龙王庙顶部都是飞檐走壁,琉璃瓦走金水,太阳一照金光闪闪,人们都睁不开眼。三官庙门前,立一大围杆,高数丈,顶部安有风冒儿铜铃,晴天放光,雨天昌气,风天响彻几华里,为古镇一大景观。左各庄花会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因这里地处水乡,富舟楫之利,百姓富而思乐,乐中求财,因而花会众多。最著名的要数音乐会和杆会。每逢重大节日,各路花会鱼贯而出,观者如潮。在民国时期,特别是四月初八抬龙王爷求雨,出会时最为热闹,不但左各庄的百姓举家而出,周围几十里以外的群众都聚集起来,或乘船,或坐车来看会。当时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看了左各庄的四月初八,一年心里乐开花。”
古老的左各庄还是戏曲之乡,早在民国以前,京剧、河北梆子、哈哈腔等剧种就在这里流传。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本地人董金喜就把哈哈腔这一剧种引入左各庄,创办了著名的王升和班,除在本地演出外,曾多次入京下卫,在北京东安市场,天津同心荣园演出,深受好评。民国初年,左各庄镇出现了闻名遐迩的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刘金铎,他6岁从艺,学演武生角色,绰号“洋娃子”,表演技巧成熟,翻、打、扑,跌无不精通,最擅长的是短打武生戏,当年在文安及周边广大城市,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洋娃子的戏——短打。”于此可见,当年刘金铎在社会上的影响之广泛。
山高现灵气,古镇出英才,清澈的大清河水养育了两岸人民,同时也造就出历史上几多豪杰之士。1925年王柴树、董再毅等十几位热血青年投身革命,在这里建立了文安县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文安县特别支部。八年抗战,在那水火交融的岁月,面对强大的敌人,革命先辈不屈服,不气馁,创造性地利用左各庄一带的东淀大苇塘水网地形,英勇机智地打击敌人,在日寇大扫荡的艰难岁月里,建立了号称“小莫斯科”的革命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成功组织了闻名的左各庄阻击战,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加进了国民党反动派末日的到来。
左各庄真正的繁华,是在今天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潮使一大批风流人物脱颖而出。他们通过艰苦创业,勇于开拓。从“有水左各庄大发展”到“无水也能活左各庄”。修农桑,建工厂,吸纳外资,广辟市场,在经济建设的汹涌大潮中百舸争流,扬帆破浪,使左各庄变成中国北方最大的胶合板生产销售基地,全国乡镇之星,使全镇的发展又如鱼得水的进入一个新里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