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河南哪个最好(聊聊河南和安徽)

要聊河南和安徽的民风和性格,得先说说我对这两个省的印象首先声明一点我是地地道道的皖中人,但是却从出生到成长都在豫中,所以在两地能够以生活而非旅游的状态来感受不同和相同,当然在评价两个地方的时候都不会带着恶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安徽和河南哪个最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安徽和河南哪个最好(聊聊河南和安徽)

安徽和河南哪个最好

要聊河南和安徽的民风和性格,得先说说我对这两个省的印象。首先声明一点我是地地道道的皖中人,但是却从出生到成长都在豫中,所以在两地能够以生活而非旅游的状态来感受不同和相同,当然在评价两个地方的时候都不会带着恶意。

要说印象就说最深刻的那一个吧,“穷”!当然中原地区的穷和西北、西南的穷不是一个概念,西北和西南是因为资源的匮乏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劣导致几千年以来发展缓慢,作为人文发源的河南,以及有着长江淮河养育的安徽,穷是让常人难以理解的。可能这也正是那句古诗描述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写照。

贫穷带来的民风总是两级分化的,赤贫下有淳朴和刁钻两种人,而安于现状的则以淳朴居多。把时间拉到当下,可能口碑最不好的就数这两个省了,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两省都是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人多是非必然多。走出家门的人又多是作为打工者的身份和当地人打交道,打工者和雇佣者本身又是有着直接利益冲突的,所以名声不好也在所难免。

在做生意的人群中河南的负面人群主要以“憨赖”示人,安徽的负面人群主要以“奸滑”示人,其实一个社会也好一个国家也罢,好人和坏人的比例都是平衡的状态,当然这里说的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所谓的好人在有些事的处理上和坏人无异,坏人在很多事的处理上又和好人无异,正所谓一个人做坏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坏事。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下,遇到的同一省份的人做坏事次数越多,就会在潜意识中改变你客观地去评价这个省。这也是上海人可能看安徽人印象不好,广东人看河南人印象不好的根本原因所在,安徽人在上海几百万人,作为上海人确实碰到奸滑的安徽人的几率要远远大于碰到陕甘宁坏人的概率,久而久之名声自然不会那么好。

我说这些只是想证明,地域上的划分好和坏并不客观,河南和安徽人的性格形成同其他省份一样是复杂的,又是两极分化严重的,你能见到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时候,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应该看他是河南、安徽、北京、上海这样的地域标签,而是看他做的事是不是符合自己的三观“同则合,异则分”。

河南人的性格相比安徽人要直爽许多,好是直好,坏是直坏,这样的性格其实对外人来说是及其友好的,因为你不用花太多心思来揣摩和分辨。河南自古就是农业大省,走出去的人大规模从事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因为农业大省的缘故也使得河南人自古都不是以手艺见长,所以到了现代也多以体力活为主,实事求是的比较同样以体力活为主的四川人,其整体勤劳程度远远不如。在我很狭窄的接触面了解的河南亲戚朋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多是比较容易满足,换句话来说就是对自己不狠。这点似乎安徽的打工者要对自己更狠一些。

细细想来会不会跟中原文化中的穷家富路的思想有关,人在外不要屈着自己,所以在很多时候和所谓的懒也挂上了钩。安徽人在这方面似乎截然不同,可能是所谓衣锦还乡的那种虚荣心逼迫着自己要不断地做事。穷家富路自己舒坦也好,衣锦还乡示与他人也罢,都是不同的人追求自己认为的幸福的方式,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幸福点和别人的不同就去指责对方。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关于河南和安徽的话题我会长期持续更新自己的想法,也欢迎各地的人来评论区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