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农家酱(农家酱原创)

山里农家酱(农家酱原创)(1)

虽然二十多年前从农村搬到了城里,完全过上了城里的生活,但是有一些老家的传统美食母亲还一直在坚持做,比如农村的传统的走油肉,比如到季节就会做的农家大酱。做农家酱我是很反对的,因为这个看起来简单,但是程序繁复,有时候还要抓我劳工,我说宁可去买大酱吃也不想做,可是农历二月二那天,父亲翻出保存了十多年的黄豆,我预感不好,这又是要弘扬农家酱文化遗产了吗?我极力反对,可是等我下班回来,黄豆已经煮好了,因为煮的不是特别烂,又要抓我劳工,需要把这些煮好的黄豆用菜刀一点一点切碎,成颗粒状,我硬着头皮,忍着万般不愿意,叮当叮当的剁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任务。然后母亲把这些黄豆颗粒趁热攒成一个个球状,做成酱引子,晾干以后装到一个纸箱里,进行发酵,放了一天以后,母亲怕纸箱里面热,又把纸箱扎了许多小洞,后来又怕发酵的酱引子受凉,半夜又给放到暖气片上,母亲真是把做农家酱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百般呵护。

二月的最后一天,酱引子终于发酵好了,母亲打开纸箱,拿出浑身长毛的酱引子,用小刷子小心仔细的把这些毛刷干净,然后掰碎,酱缸里放上烧开的热水,等水放凉以后,放入大量的盐,还有自制的调料包,最后放入酱引子,封好盖子,放到有阳光的窗台上,开始再一次发酵,期待发出一缸好味道的农家酱,因为每一个做出的农家酱味道都是不同的,有的香醇,有的甚至发臭,母亲也是心怀忐忑。

对于农村人来说,农家酱是平时生活离不开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夏日,在自家的菜园子里采一些自己种的天然蔬菜,沾上自己做的农家酱,那种感觉真的是悠然自得,悠哉悠哉。农家酱真的像农村人自己家的孩子一样,有许多的讲究,比如说第二次发酵最好是“满月”后才能吃,还有不能让生人靠近,怕“惊”了农家酱就不好吃了,二次发酵的时候还要不断的定时搅拌,费时费力。

终于有一天早餐时候,赫然发现餐桌上多了一碟农家酱,我好奇的闻了闻,嗯,味道真的不错,入口一股发酵的味道还在,但那是自然发酵的香味,慢慢的发酵的味道会自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香醇自然的味道,比起买的那个大酱都是香精的味道要好的太多,自然而然,有了农家酱的佐餐早上多吃了一碗饭,真的要感谢母亲,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会也不愿意去做这么复杂的东西,也体味不到这么美味的东西了。女儿也惊呼好吃好吃,非要让我给做一顿手擀面的凉面,再用奶奶做的农家酱炸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酱,说实话我也很期待,一定会满足女儿这个小小愿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