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踉跄跄造夸张句(悠悠)

“悠悠”、“蹒跚”等词能否拆开,无边落木萧萧下中落木是何意?

针对诗词,我经常在网上和朋友们一起沟通交流,有朋友也会问一些问题,本文就解答其中三个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也欢迎朋友们一起讨论。

一.“悠悠”、“婆娑”、“蹒跚”等词可不可以拆开用

有很多词连在一起用才能表达正确的意思,比如“悠悠”、“徘徊”、“婆娑”、“蹉跎”、“蹒跚”等,这些词不能拆开单独使用,否则就失去其原来的意思。

例如“千帆过尽水悠悠”,不能写成“千帆过尽万水悠”;树影婆娑,也不能写成“树影婆”。

踉踉跄跄造夸张句(悠悠)(1)

我曾在网上见网友写诗最后用“树影婆”来收尾,他想表达的意思是“树影婆娑”,但这种表达方式是不恰当的,要避免,因为“婆”和“婆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意思。

同样“蹒跚”也不能拆开用,比如“寒雨秋霜正蹒跚”不能写成“寒雨秋霜两正蹒”。

踉踉跄跄造夸张句(悠悠)(2)

二.“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是什么意思?

古代某些词语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理解的会有一些差异,比如这里的“落木”不是落下的树枝的意思,即不是指“落枝”,而是“落叶”的意思。

在古诗中,我们很难看到“树叶”这一词,而经常会看到“木叶”的说法,如“夜来思道侣,木叶向人飘”、“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等。这里面的“木叶”都是指树叶,因此用“落木”其实就是指“落下的木叶”,“落”不能理解成“枯萎”等形容词,也不能像有些人那样把“落”理解成量词。

踉踉跄跄造夸张句(悠悠)(3)

在古诗词中,“落木”指落叶很常见,属于“常规操作”,以下诗句中的“落木”,都是指“落叶”的意思:

“寒流深峡路,落木晓霜山”

“今朝忽送东归客,正是秋江落木前”

“一路钟声里,千峰落木前”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这句: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从这一句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这里的“木”就是树叶的意思,所以千万别理解错了,以为是树枝子掉下来了。

踉踉跄跄造夸张句(悠悠)(4)

三.“鸥”能不能单用?

我有一句诗“云影徘徊鸥起舞”,有网友在文章后面留言说:自古至今的诗句中,“鸥”都是不单独使用的。他的意思是鸥必须连成“海鸥”、“沙鸥”等使用,我这里“鸥起舞”是错误的。

我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他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但知道他肯定没有经过仔细调查和研究。其实自古以来,“鸥”单独使用的诗句比比皆是,比如下面这些: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训”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酒兴未阑归骑促,一鸥轻泛白云乡”

“二鸥三雀羽毛鲜,立在方沙更可怜”等等。

踉踉跄跄造夸张句(悠悠)(5)

可见鸥并非必须组成“海鸥”、“沙鸥”等词使用,单独使用的例子很多。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学问不能不求甚解,还是需要静下心去搜集证据,去透彻研究的。

好了,本文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是否也遇到过类似问题?欢迎积极分享,一起讨论一番!

踉踉跄跄造夸张句(悠悠)(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