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行的。

一、气是什么

从中医学上讲,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这里的“气”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有的人受了重伤,旁人会探一探他的鼻息,如果“没气了”,就表明这个人没有生命了。常言道:“人活一口气”,也常形容人活着为了“争一口气”,这些都是我们要讲的“气”。

气的来源很多,有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来自饮食物中的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肾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气在人体内是不断运动的,不断出入、升降于各个脏腑、孔窍之间。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需要通过气的运动传输到身体各个部位;人体新陈代谢之后形成的废物、水液等变成汗、尿、便等排出体外,这一过程也依赖于气的作用。

气的不足称为气虚,由先天稟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或久病耗损所致。气不足则其推动、营养、防御等功能减弱。

1

脾俞穴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人体的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作用:外散脾脏湿热之气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1)

2

足三里

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

作用: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祛病延年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2)

3

膻中

归经:任脉

位置: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集心包经气血,可以缓解气滞、气逆之心肺胃病、乳病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3)

4

关元

归经:任脉

位置:在下腹部,肚脐直下3寸

作用:补摄下焦元气,扶助机体元阴元阳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4)

5

气海

归经:任脉

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作用:温阳益气、化湿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5)

6

涌泉

归经:足少明肾经

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笫2、 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作用:益精补肾、滋养五脏六腑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6)

7

太溪

归经:足少阴肾经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7)

8

百会

归经:督脉

位置: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作用:醒脑开窍、安神定志、升阳举陷、通督定痫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8)

9

肺俞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在背部,笫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9)

10

悬钟

归经:足少阳胆经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作用:泄胆火、淸髓热、舒筋脉,平肝息风,舒肝益肾

六、人体十大补血穴位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10)

1

血海

归经:足太阴脾经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作用:运化脾血,引血归经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11)

2

天枢

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肚脐左右2寸的地方

作用: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12)

3

三阴交

归经:足太阴脾经

位置:在小腿内侧,足踝骨的最高点上3寸处

作用:调和气血,补肾养肝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13)

4

隐白

归经:足太阴脾经

位置:在足大趾的内侧,趾甲旁边0.1寸的位置

作用:调经统血、健脾回阳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14)

5

髀关

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作用:理气和胃、健脾除湿、固化脾土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15)

6

下关

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

作用:通经利窍、舒经活血、促进新陈代谢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16)

7

期门

归经:足厥阴肝经

位置: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健脾疏肝、理气活血

补气血大全(十大补气血穴位)(17)

8

章门

归经:足太阴脾经

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作用:协调五脏,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

说明:足三里、关元两穴补气、补血功效兼有,此处不再重复列出。

七、另外一种补气血的方法,泡脚

我再向大家推荐一种补气血的方法,泡脚。俗话说,人老脚先老。脚被称为人的“第二颗心脏”,要想身体好,应该时刻保护我们的脚。我们都知道“病从寒中来”,尤其对于女性来讲,很多妇科疾病都由体寒引起。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使她们的身体很容易出现气血两虚的问题。泡脚是调整气血虚和体寒等问题的最好方法,长期坚持泡脚,身体会更好。

肝与肾有精血同源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而精和血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在肾经的活跃期(下午5: 00〜下午7: 00)泡脚,可以疏通肾经,促进肾藏精的功能。肝经的活跃时段是凌晨1: 00〜凌晨3: 00,傍晚泡脚之后,肾贮存足够的精华物质,会使肝充分发挥藏血的功能。肝和肾的功能正常,人的睡眠自然好,身体自然棒。

一般情况下,泡脚泡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的程度就可以了。如果在泡脚后出现上半身不出汗、下半身出汗的情况,说明肾寒。这时可以边泡脚,边喝姜糖水或热开水。有的人泡脚后上半身发热出汗、下半身不出汗,这则是气虚的表现。对于血虚的人来说,坚持泡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也是个非常好的方法。

人体的皮肤既是保卫身体的屏障,又可以吸收药物的药性。当双脚泡在充满药物的热水中时,药力可以借助水的热力进入身体。根据自己的体质,我们可以配合适当的中药来泡脚,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全面地调理身体的气血。

一般来说,容易便秘的人可以在泡脚的水里放1〜2勺食盐。水温不要太烫,40°C〜50°C的水就可以了。大约泡20分钟后,用毛巾把脚擦干包起来。这样泡脚不仅有明显的通便效果,而且还可以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脚臭的人可以在泡脚的水里面放点儿醋,不仅可以除脚臭、治脚气,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祛除风湿。

在泡脚的水里加入生姜、陈皮和薄荷,可以暖脾胃、祛湿邪。

泡脚的水中放花椒,可以除臭祛湿、利气行水,扶助阳气。

痛经是体寒和气滞血瘀引起的,可以选用白芍、益母草和当归来泡脚。坚持用这个办法泡脚,还可以使皮肤白皙红润,对改善女性朋友手脚冰凉的问题也很有效果。

有风湿骨痛、怕冷怕凉的朋友,可以选用有温通功用的干姜泡脚。

患糖尿病的朋友则可以用黄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泡脚,有降糖的保健作用。

泡脚的好处非常多,但是在泡脚的时候也有4个忌讳:

1、忌饭后泡脚或者空腹泡脚;

2、忌水温过高;

3、忌泡脚时间过长;

4、忌自作主张、乱放中药。

另外,处于经期或妊娠期的妇女不要泡脚,身体有出血症状的病人也不要泡脚。

健康始于足下,泡脚的关键在于坚持。有的人三分钟热度,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厌倦了,这样永远不会感受到泡脚的功效。无论是有规律的饮食,还是有规律的运动,只要坚持,健康就会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一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