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八旗真实历史(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自秦始皇称帝建立封建王朝以来,历代有无数君主入主这片大地。这些皇帝有的文韬武略,如秦皇汉武,也有的暴虐凶残,如隋炀帝杨广。他们执政都各具特点,只是无一例外都是汉族人。
那么我国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当政的王朝吗?相信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能很快答出来,答案是有,还不止一个。如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蒙、满两族都是少数民族,都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了大一统的王朝。
不过两朝还是有所区别的。元朝于1271年由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一直到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元朝在我国历史上一共只存在了97年。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建立了清朝,一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前后276年。元清两者相差竟达197年!
同样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元朝前后97年,清朝却延续了276年呢?要知道,我国历史界公认最强盛的王朝唐朝,前后逾289年,也只比清朝多了13年而已。
在当时,汉族人足足有3亿,而满族人只有区区300万。如果汉族人民揭竿而起,势必颠覆大清政权。为什么这3亿汉人甘愿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不反抗呢?一般认为有四个理由。
思想上:愚民政策,压制反抗
要控制一个人,最先控制他的思想。清统治者深谙此道,推行愚民政策,不断加强对百姓的思想管控,从思想上控制普罗百姓。这点较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僵化的科举制和清朝严格的文字狱,让我们分别看一看。
提到清朝僵化的科举制,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八股文。事实也正是如此,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是导致科举制僵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了解为什么八股文导致了科举僵化,我们要先了解八股文是什么。
八股文的“八股”指的是在写文章时所必须遵循的八个环节。按照顺序分别是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前后一共八个,所以被称为八股。或许会有小伙伴认为这八股没什么,毕竟我们写作文也常常有模板和套路。
要知道的是,八股文的要求可不只是这八个部分。它对于每段文字的排比、对偶、平仄都有要求,更有甚者还要模仿孔、孟的语气进行论述。也就是说,它的行文套路、遣词造句、文体风格都受到严重束缚。
如果八股文在实际中有用便罢了,事实上,除了用于科举应试,八股文没有其他任何实用价值。除了形式上的僵化,清朝的科举在内容上也严重僵化。这种僵化不仅体现在科举内容只有儒家经典上,统治者甚至还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篡改。
在《论语》的《微子》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跟随自己的老师孔子出游,而后迷了路。他向路边种田的老汉询问,这位农夫批评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见子路始终以礼相待,就将子路带回家款待了他。
这个老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带子路回家借宿、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喊自己的两个小孩出来见子路。这作为清朝科举的题目,却只能涉及“杀鸡为黍而食之”。
倘若考生作答涉及“止子路宿”就是犯上,倘若涉及“见其二子焉”就是犯下。可以看到,《论语》中的这句话几乎被摘取得“面目全非”,考生的作答也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这样的考题选拔人才的质量也就不用明说了。
清朝思想上的严格束缚不仅表现在科举制上,还体现在可怕的“文字狱”。朱元璋推行的文字狱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清朝的文字狱一点也不比明朝轻缓,几乎可以说是贯穿清朝始终。
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大概要数 “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被乾隆认为是影射清朝政权,作者徐骏也因此被处死。此外,还有很多“文字狱”的案例。如“且把壶儿抛半边”,“壶”被认为读音和“胡”一样,是在说清朝是“胡人”。
与之相似的案例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清朝的文字狱保守有200余起,持续140年,大量针对华夷问题。清朝的文字狱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危害空前,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文化层面的一个典例,严重禁锢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这也是我国科技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就停滞了的一个重要原因,创新思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几乎被掐灭殆尽。以故清朝的工农医学方面的科技著作都是“集大成”,集大成也就是在前人所做的知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汇总、整合。
文化专制政策下的百姓被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华夷差别”更是不可触碰的绝对高压线,黎民黔首成为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下无自我意识的傀儡。在这种情况下,能觉醒者是少之又少,更别提去推翻清朝统治了。
军事上:八旗铁骑,威名远扬在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禁锢思想还不够,如果清朝军事力量不够雄厚、仅仅是一只“纸老虎”,那就不免有垂涎帝位的叛逆者。实际上,清朝能维系近300年的统治,还得仰仗其实力雄厚的军队,那就是被统称为经制兵的八旗兵和绿营兵。
提到清朝的兵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清朝后期腐朽不堪的军队。其实在清朝刚开始建立时,军队是非常骁勇善战的。
大家都听说过女真族,这一民族在灭亡辽朝后建立了金政权。有俗话形容女真族在战场上的表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作为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女真族的士兵都身强体壮、能征善战,不可谓不勇猛。
在元朝灭金后,女真族似乎就在历史中隐匿了身形。我们的历史上有很多民族都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如匈奴、鲜卑、契丹等。女真族也和这些民族一样,或奔逃中亚、欧洲,或被其他民族同化了吗?并没有。
在消失的这段时间里,女真族饱受剥削压迫。在明朝末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横空出世,实现女真各部的统一。他当时一边在明朝为官,一边已经在招兵买马、训练军士。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建立后金,成为了清朝的前身。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王位,继续父亲的宏图大业。皇太极对内实行满汉一体的政策,有效缓解民族矛盾。对外联合蒙古和其他少数民族,招兵买马,将矛头直指明朝政权。
早在皇太极在关外建立大清时,清朝的军队就已经开始磨练。皇太极去世后,顺治帝福临即位,由多尔衮摄政。后吴三桂受降于多尔衮,打开山海关,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来到中原。
当时中原的主要民族是汉族,崇尚以礼待人、和平友爱,当然不敌历经磨练、身强马壮的清朝军队。自此清军攻城略地如探囊取物,很快将一马平川的中原收入囊中,李自成大的顺拥军数十万也不敌多尔衮率领的骁勇善战的满族军队。
在入关后,清朝的军队平定了清以外的政权大顺、南明、大西,镇压三藩之乱,统一了台湾。满族的特长正是骑射,清朝更是将骑射作为八旗的根本,大力发展军事。八旗兵在清朝建立初期可谓战功赫赫,士兵也都骁勇善战。
尽管随着清朝局势的稳定,清朝军营日渐腐朽,最后形成晚清时需要依靠地方军镇压农民起义的情况。在反清复明浪潮最为汹涌的清初,八旗兵仍然发挥着平定战乱的作用,有力地维系了清朝的统治。
文化上:兼收并蓄,主动汉化
有了强有力的军队维护统治,加上汉族的重文轻武,清朝就能实现近300年的统治了吗?当然不行。理由参看近代史上饱受压迫而后奋起的中华民族,再看历朝历代昏庸统治下的农民起义。
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把秤,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统治绝对无法长久,这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让我们假设一种情况,倘若清军在入关后大开杀戒,强烈排斥汉族人民和汉族文化,那清朝政权还能稳定吗?
在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即便并不长于行军作战,人数也绝对不容小觑,况且汉族创造出的灿烂文明也让人向往。这一切都让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心生忌惮,在文化上选择了尊重汉族文化,主动汉化融入。
清朝政权并没有选择对当时已经形成优势的各种传统文化习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或者变革,而是积极融入汉民族的文化习俗中。如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在入关后满族的贵族也入乡随俗,清宫在春节时一样会贴春联、裁新衣、办大宴。
汉朝在刚建立时承袭秦朝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江山社稷的稳固。清朝与汉朝的做法相似,也沿袭了很多固有的明朝的设定和民间的习俗。当时的满族一直学习汉族文化,因而老板姓对于满族的统治接受度也就相应较高。
据史料记载,顺治帝的摄政王多尔衮尊崇儒家学说,礼待孔子后人,还遣朝廷官员祭拜孔庙以示对汉民族文化的尊重。众所周知,清朝对延续百年的科举制并没有进行废除,其科举制度考试范围也是儒家经典,无一不彰显对汉文化的尊重。
当然,实现文化融合也不仅仅是满族学习汉文化、实现自我汉化,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满族的影响。可以说,满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期演变中达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局面。
这其中表现较显著的就是旗袍,在入关前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皆宜的服饰,入关后渐渐成为女性专属,这是满族的穿衣习惯受汉族的影响。旗袍的款式由宽大直筒变成贴合女性身体曲线的样式,逐渐全民化,则是汉族受到满族的影响。
此外,满族统治者在汉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还积极促进满汉通婚。上至宫廷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满汉通婚的范围十分广泛。清廷中有满族公主下嫁汉族男子,也有满族皇帝纳入汉族妃子,实现了“合两族之好”。
政治上:汉满一家,一视同仁当然,仅仅在文化上尊重汉民族的文化还不够,毕竟历史上也不乏汉族人自己统治自己、几乎没有文化差异最后仍然作为短命王朝几世而亡的案例。在建立政权入关后,满族的统治者不仅没有歧视汉族,还推行赋税减免的政策。
统治者的轻徭薄赋很好地安抚了饱经战乱的黎民百姓,试问如果能过得好,哪个普通老百姓会去关注紫禁城的龙椅上坐的是哪个民族的人?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和谐,自然不会揭竿而起威胁统治。
对于知识分子,满清的统治者也看到元朝的前车之鉴。元朝的统治者不仅歧视汉族,还不允许汉族的知识分子参加科举考试。要知道,参加科举是当时寒门子弟少有的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元朝将这一途径堵死,就得罪了大部分知识分子。
鉴于此,满清政府允许汉族知识分子参与科举,不再像元朝一样大搞民族歧视。清朝著名的大臣纪昀纪晓岚就是汉族的进士出身,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总结清朝就这样以愚民政策控制人民的思想,倚靠政权和军队对于反叛者进行镇压和惩治,同时对于归顺者给予一定的尊重和利益。这样,清朝就实现了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276年的统治。
这样通过恩威并施的方式、兼收并蓄的胸怀以异族的身份统治多民族国家的方式体现了在当时来说较高的政治智慧,不知道元朝的历代君主看到会不会大呼“受教”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