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书法作品跑不掉这七个要素(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顺序)

文/彧白,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历史与社会条件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书体。

好的书法作品跑不掉这七个要素(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顺序)(1)

秦朝之前的诸国文字、秦朝的篆书、汉朝的隶书、魏晋南北朝的魏碑、行草书、唐朝的楷书,无不是盛极一时。

那么,在这些盛行千年的书体当中,初学者应该选择哪一种书体来入门呢?

在中国的书法流变中,按照用笔与结体的不同,大致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体系!

好的书法作品跑不掉这七个要素(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顺序)(2)

第一个体系是篆书、隶书体系

喜欢篆隶的朋友可以先从篆书、隶书入手学习,篆书、隶书的笔法相对简单,也比较容易上手,但这两种书体的实用性差些,远不及楷书、行书,甚至还不及草书。

但是,无论是学习哪一种书体,篆书、隶书都是绕不过去的两种书体。

好的书法作品跑不掉这七个要素(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顺序)(3)

学习篆书有两个时期是必学的,第一个时期的秦朝,第二个时期是晚清民国时期。这两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篆书好书,秦篆影响千古,清朝的篆书风格多样,如邓石如、赵之谦等人,皆是不世出的一代大家。

第二个体系是真行草的体系

在真行草书的体系中,有一个在当代不断被讨论的问题。

不学楷书直接学习行书可不可以?

好的书法作品跑不掉这七个要素(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顺序)(4)

张旭光书法

在古代私塾当中,没有史料能发现古人学习书法先从行书练起的。古代的读书人初学书法,往往由长辈指点学习擘窠大字,然后是对着当代人的墨迹进行描红,待掌握了一定的书法用笔之后,再去通过老师的指点学习古人的经典碑帖。

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当了建国之前。

但在当代许多的名家看来,可以不必要先学楷书,行书是可以直接学习的。

当代帖学大家张旭光先生就曾说:

按照书体形成的顺序,并不是现有楷书再有行书的。而楷书的形成和成熟是在唐代,唐代诸家,远远晚于东晋王羲之的时代。

所以说:没有写过楷书的朋友,尤其是成年人,可以直接学习行书,不必先学楷书的。

好的书法作品跑不掉这七个要素(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顺序)(5)

我们自己的观点是,先找自己感兴趣的书体进行学习,不论是行书也好,还是楷书也好。但学习的行书的朋友到达了一定阶段,必须转回来学习楷书,学习楷书的朋友,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也必须重新学习行书。

好的书法作品跑不掉这七个要素(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顺序)(6)

这两种书体的笔法有着共同之处,只学楷书不学行书,则楷书失之于板滞,只学行书而不学楷书则其行书则失之于油滑。

那么学习行书和学习楷书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好的书法作品跑不掉这七个要素(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顺序)(7)

学习行书的顺序一般为,王羲之《圣教序》——王羲之的手札——王羲之《兰亭序》,然后再去反复观摩二王行书体系其他书家的作品。反复逡巡,方能有所进益。

学习楷书一般可以从唐朝诸名家入手,比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这些人都是船只千古而不易的大家。而且不能只学一家,必学诸家兼学,才能是自己的书法多样而丰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