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

灵魂拷问时间到。

你什么时候见过,不好笑的沈腾 贾玲?

在这之前,我答不上来。

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他们只是挽手登台,观众立马笑得前仰后合。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

是《你好李焕英》?

沈腾贡献笑点,贾玲贡献泪点。

笑泪交织,彼此成就。

一位,跻身“二百亿票房俱乐部”。

另一位,荣登华语票房女导演榜首。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

是《王牌对王牌》?

沈腾用拆台,制造笑点。

贾玲以自嘲,化解尴尬。

他们都擅长,将自己视为靶子,任由弓箭往上戳。

观众看得开心,露出马脚也无妨。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

放一起,有着1 1大于2的奇效。

分开看。

含腾量,笑点生成器。

含玲量,口碑风向标。

但没想到,沈腾 贾玲,也会有翻车的一天。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5)

一档综艺,毁了二人。

多年积攒的路人缘,一瞬化为乌有。

罪魁祸首,正是第七季《王牌对王牌》。

为什么?

贪。

节目组太贪婪。

不信你看。

第一期,节目时长91分钟,广告占比1/10。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6)

图源:毒舌编辑部

第二期更过分,口播多达15条。

什么概念?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7)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8)

等同于,每看6分钟节目,就要看1条广告。

这还不包括贴片广告。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9)

过去看节目,广告夹缝生存。

现在看节目,广告无孔不入。

遍地狗皮膏药,直往眼球里钻。

看不到做节目的诚意,只看到想圈钱的血盆大口。

如此本末倒置,不如叫《广告对广告》得了。

比这更尴尬的,是植入方式。

第一期,是宋朝主题。

节目组大手一挥,特意请来重磅嘉宾——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教授化身科普达人,现场传授宋朝知识。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0)

正当他侃侃而谈时,华晨宇突然来了一句:“宋朝人喜欢吸猫。”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1)

话锋一转。

贾玲接下话茬:“不仅宋朝人喜欢养猫,我也喜欢。”

“你喜欢什么猫。”

“七猫!”(广告app名)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2)

这植入方式,是认真的吗?

来人,把它的竞品给我端上来!

镜头扫过,嘉宾们神色各异。

刘涛谄笑胁肩。

“好尴尬哦,可是还是要微笑。”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3)

李小冉眼睛一抬。

“我倒要看看,几时能念完。”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4)

杨迪直勾勾盯着。

一脸的“表情要专注,下次还请我”。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5)

反观打广告的二人。

台词,照念不误。

礼貌,一点不剩。

拜托!科普的教授还被你俩晾着呢。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6)

第二期,更是离了大谱。

整个节目上演“贼喊捉贼”。

好好一期反诈主题,疯狂植入网贷广告。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7)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8)

这不就是。

刚拿起盾,配了把矛。

吃完头孢,配一碗酒。

偌大个节目组,竟无一人觉得奇怪?

游戏环节,把这自相矛盾,发挥到了极致。

上一秒,以反诈顺口溜,告诫观众,要警惕网贷。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19)

下一秒,沈腾传声途中,亮出广告,张贴二维码。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0)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就这个意思。

反诈民警看完节目,尴不尴尬,我不知道。

我那挖三室一厅的脚趾,可快要磨出茧了。

论自砸招牌,王牌这一波,在大气层。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1)

如果不是《王牌对王牌》,很难见到这么多艺人,聚在一起“翻白眼”。

且慢。

这里没有硝烟,没有怒火,更没有争论。

嘉宾们一派平和,只抬眼望向一处——提词器。

提词器。

堪称本季至尊法宝。

灵魂权杖。

每个人的眼睛,都离不开它。

沙溢,演员。

在武侠篇,作为嘉宾,念着特定台词出场。

“普天之下,只有老夫才是真正的强者,我是雄霸一时的沙霸。”

短短24字,眼神全程往上瞟,一字不落念出。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2)

演员现在不用背词了?

我且当你沙子爹,拍戏繁忙,顾不来那么多词。

可沈涛,作为主持人,又是怎么回事呢?

手里抓着提词板,眼睛瞄准提词器。

流程。

台词。

广告。

全靠两项附加技能。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3)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4)

业务能力一点不剩,甚至读得磕磕绊绊。看了都想一把抢过提词板,替他读一读。

提词器这一关,全军覆没。

贾玲,接下广告任务后,眼神紧追不舍。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5)

刘涛,不时乱瞄。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6)

华晨宇,cue到就看。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7)

全场艺人,如同被下发了指令,眼睛一旦离开提词器,就会触发亡命机关。

可这又不是鱿鱼游戏。

划水划得如此明目张胆,一艘艘皮划艇穿出屏幕。

再一看他们的身份:正剧当家,喜剧演员,流量歌手。

念一念词,日进斗金。

全员划水,观众遭殃。

王牌倒戈,全在意料之中。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8)

然而,七年七季,不见反思。

依旧在糊弄观众。

游戏环节。

贾玲一个玩笑,扯下《王牌》的遮羞布。

这一期,沈腾接到安排:要在暗中扮演坏人。

为隐藏身份,他通过洗白术,来欲盖弥彰。

沈腾直言:“你觉得导演是傻子吗?让我和师哥,连当三期同样的角色?”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29)

正派的贾玲,不甘示弱。

开杠,张嘴就来。

“导演是不是傻子,咱们有待研究。”

“我问你,光传声筒这个游戏,一共几季了?”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0)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1)

说者或许无心,听者实在有意。

是啊,第二季出现的游戏。

第七季了,还在老调重弹。

不光是传声筒,你比我猜、欢歌笑语、抢歌游戏……每一季,都在重复上演。

没有一丝毫创新可言。

而节目引以为豪的游戏环节,有着抄袭照搬的嫌疑。

1995年,香港有一档节目,名为《超级无敌奖门人》。

看看两者的相似性——

传声筒。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2)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3)

你比我猜。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4)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5)

抢歌游戏。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6)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7)

如此雷同,一致。

没有点“血缘关系”,我不信。

《王牌》最大的败笔,还不在此。

而是借用游戏,硬凹人设。

知识问答环节,学霸关晓彤的solo秀。

有一期,关晓彤和杨迪玩起了飞花令。

刀光剑影中,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不相上下。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8)

诗词量惊人,观众呼声不断。

下一秒,杨迪开始放水,成为关晓彤的手下败将。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39)

这水平,拿到《诗词大会》,就是冠亚军的标配。

妙哉妙哉。

只是,这看提词器的眼神,能不能收敛点。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0)

导演事后声明,没有提词器,是事先让两位嘉宾做好准备。

这,又算不算得上变相卖人设的证据呢?

镜头再一转,唱歌环节。

这一回,轮到音乐才子立人设了。

华晨宇,流行歌手。

茅威涛,越剧大师。

两人合唱了一首《烟花易冷》。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1)

戏曲和流行,也不是没有成功过。

但这首《烟花易冷》,间奏转折生硬,毫无关系,各唱各的。

硬要夸,夸不出口。

这一季看下来,只推出了其中的“借贷关系”:

沈腾贾玲杨迪,欠节目组的钱。

关晓彤华晨宇,节目组欠他们钱。

前者,往不要命里耗。

后者,往天际抬高。

不是欠钱,这么捧,是为啥?

综艺节目七宗罪——

流量至上

贪婪无度

敬意缺位

灵感枯竭

剪辑错乱

纵容怠工

老调重弹

这一季《王牌对王牌》,全中。

躺着厚厚的老本,一口接一口啃噬。

啃掉一层口碑,一层信任。

只剩下一具空壳,一具枯骨。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幕后操盘手——吴彤。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2)

吴彤,何许人也?

浙江卫视综艺节目一把手。

《王牌对王牌》、《我就是演员》、《青春环游记》,背后的总导演,都是他。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3)

但他的身上,总背着抄袭的争议。

《春游2》对标《新西游记》;

《萌探》对标《明星大侦探》;

节目里各种细节的设置,都能在其它综艺里找到影子。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4)

别人红什么,他便学什么。

但终归是东施效颦。

偏偏他还很傲慢。

吴彤导演的节目,有一个通病:剪辑混乱。

不论棚内棚外录制,皆是灾难。

被指出问题,他却回应:“我满足不了所有人。”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5)

言下之意,就这水平,爱看不看吧。

傲慢程度,可见一斑。

面对抄袭,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游戏虽照搬,但都是精心策划过的”。

何其荒谬。

但这也不怪吴彤。

吴彤的心思,早就不在做内容上了。

很多节目,都有一个生命周期:成功出圈,逐渐成熟,陷入瓶颈。

《王牌》也不例外。

刚开播那阵,热度攀升,收视飘红,皆为常态。

靠着吃老本,节目以同样的方式维持了三季。

收视滑坡时,吴彤用“大换血的方式”,拯救了一番。

他请来贾玲、沈腾,两位国民喜剧人。

强强联合,输出王炸。把《王牌对王牌》给盘活了。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6)

明眼人都知道,收视回温,口碑上涨,要归功于贾玲和沈腾。

吴彤却误以为,是自己的改革奏了效。

开始加大营销,着重煽情,扩充社交圈。

还把艺人资源,当成了吹嘘的底气。

“我们现在应该是中国电视团队里手握艺人资源最多的一支。”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7)

内容进行创新?不存在的。甚至开始自我营销。

节目,一条路走到黑。

吴彤,拼了命上热搜。

嘴里喊着不想红,常年定居在热搜。

用孔乙己的话来说,混娱乐圈的人,上热搜,能叫想红么?

那叫家常便饭。

今天带马嘉祺吃牛排。

明天陪章子怡剧本杀。

后天晒合影炫耀交际圈。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8)

生活中忙社交。

录制时忙出镜。

别的导演,生怕把控不了节目进度,稳居幕后。

反观吴彤,一心想着如何才能出镜,走向台前。

满脸写着“怎么着也该轮到我红了”。

左蹭右蹭不过瘾,干脆直接上场参与游戏。

想红的心这么旺盛,何必做导演恶心观众呢?

到头来。

节目节目做不好。

口碑口碑攒不住。

《王牌对王牌》第七季,开分仅有4.3分。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49)

七年七季,烂穿地心。

冤吗?我看未必。

国内不是没有好综艺。

严敏,从前《极限挑战》的总导演,后来《说唱新世代》、《戏剧新生活》的总导演。

拿最少的预算,做最有诚意的节目。

没有铺天盖地的热搜,换来9分以上的好口碑。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50)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51)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52)

而在采访时,严敏不卖惨,不自夸。

只说一句:钱都花给节目了。

吴彤,你看。

不撕逼、不抄袭、不恶剪、不常驻热搜。不是一样能做出好综艺吗?

借着流量的红利,乘着时代的东风,搭上便车,一招鲜吃遍天下。固然很好。

只是,待到红利消散,东风不再。留下来的,仅剩荒唐。

这一季《王牌对王牌》的没落,就是最好的证明。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可以不负责任,我当然也能换台。

贾玲和沈腾互泼水(贾玲和沈腾翻车了)(5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