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水馆博物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

他在年轻的时候曾参加过青帮;解放后被打成第一批右派,在板桥农场劳改三年;又曾被两次判处死刑,其中一次的罪名是刺杀伟大领袖未遂;他结过好几回婚,其中一个后来还成了“末代皇后”;他收了很多徒弟,专教徒弟骂人,其中骂的最狠的一个,出了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叫金文声,一个年过耄耋的老头子,评书、相声是专业,年轻时被人挖苦说长得像“吊死鬼儿”,其模样可见一斑了。可能大家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但他的徒弟可都是大名鼎鼎:郭德纲、于谦、李菁,就连电视评论怪侠梁宏达都是他的门下。

  郭德纲有两个师傅,一是侯耀文,一是金文声,拜侯耀文不过是挂个名,为了在相声界好混,而一身本领还是跟金文声学的。德云社中,郭德纲、于谦和李菁同辈分,他们有共同的师傅金文声。

  郭德纲圈粉有无数,其中一小半靠相声,一大半靠的是骂人。当年他骂北京台是妓女,骂姜昆是太监,骂完周立波又骂腾讯,得罪了一大堆人,但骂得痛快,骂人技术甚至高过他本行,骂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甚至成为了意见领袖。这一切可都是有师承的,那就是一直支持他的恩师金文声。当然,郭德纲对这位老师是心服口服外带佩服。

  郭德纲与金文声相识于1997年,那时郭德纲的相声之路还是异常艰难。一次演出机会,郭德纲结识了金文声,金文声对郭德纲说:“爷们儿,干这行不赚钱啊,你能挺住吗?”郭德纲说:“我住通州,天天走回去都能挺住,您还担心这个?”金文声觉得这年轻人投脾气,有冲劲。

  又过了两年,恰逢金文声70岁生日时,一帮说相声的一人一百块钱凑钱给他过生日,郭德纲也特意从北京德云社赶回天津祝寿。这一次,金文声对外宣布,收郭德纲为徒。

  从那时起,二人一同登台演出,私下里传授技艺,不仅有师徒之名,更有师徒之实,不时,总以父子相称。他发现郭德纲确实是这块料,就把浑身本领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每次一同聊“活儿”都是整夜整夜的,真是教的爱教,学的爱学。郭德纲后来有很多传统单口和评书作品,而且内容不离“砸挂”,这就是金文声的艺术风格。

  金文声敢说,敢骂,敢和人斗,不怕得罪人。郭德纲和主流相声演员较劲的那些年,他毫无保留的支持郭德纲,曾不止一次的对外宣称“德纲骂的对,应该骂,我还嫌他骂得轻!”

  郭德纲还有个同门师兄。《老梁观世界》的梁宏达早年也拜在金文声门下,要不怎么能说体育评书,是深得金文声真传,也是骂人的好手。老梁每次去探望师傅都是进门先磕头,从来不含糊,师傅长师傅短的,爷俩可亲着呢。

  金文声这辈子除了发现了郭德纲的才华之外,还做了三件了不起的事:一是判了两回死刑没死,二是当了28年黑户,三是娶过“一堆”媳妇儿……

  刚建国时,一天他到劝业场买鞋,碰巧高层领导这天去天津视察,顺便吃烤鸭,围观的人如潮水一般,把他新买的鞋踩丢了一只。回到单位,同事都问:“诶,您这玩的是哪出啊,‘一只绣花鞋’?”金文声气的直叫:“我就是没枪,要有一把,非嘟嘟嘟一圈儿不可……”就这句话,了不得了,被定为“刺杀高层领导未遂”罪,就差一步给枪毙了,后来二次审查,判了有期,蹲了好几年才放出来。后来改成下农场劳动改造,受尽了折磨侮辱。后来实在撑不下去了,就鼓动马三立一起从农场逃跑,一跑就是28年,在没有户口寸步难行的年代,他奇迹般的活过来了,直到85年平反。因此二人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老朋友。

  有一年中秋,金文声去买月饼,“有去年的月饼吗,给我来五斤。”

  “哪有买去年月饼的,那得多硬,只能当饲料。”

  “越硬越好,要有前年的更好。”

  “您老要干嘛啊?”

  “这不八月节嘛,我去看看马三立。”

  这就是爷俩的交情,虽然岁数相差不是特别大,但金文声应该给马三立叫师爷,差着两辈儿呢。

  金文声年轻时曾是青帮成员,听着怪吓人的吧,怎么突然想起了黄金荣、杜月笙呢。他在天津加入青帮时虚岁刚17,却和杜月笙是平辈。

  在民国末期,青帮辈分已传到“大、通、悟、觉”这四字辈。上海青帮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都是通字辈,杜月笙是悟字辈。金文声也是悟字辈,拜了当时天津漕运码头“总瓢把子“徐通元为门长,徐通元非常喜欢他,觉得他机灵,评书相声都能使,就让他在码头给工人和门徒们说段子,当是丰富精神生活了。因此他成了天津悟字辈最年轻的青帮门徒。

  就在他加入青帮那年,在运河天津段儿出了一门子事,青帮大佬袁文会的外甥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妇女,别人不敢管啊,那袁文会被称为“天津教父”。正好让金文声看着,这还得了,拿着砍缆绳的大片刀上去就是一刀,差点连头带肩给剁下来,众人上来给拉开了,那小子才算捡了一条命。

  后来袁文会知道这事后也觉得理亏,再加上国民政府正找他麻烦,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一下金文声可出了名了,“那吊死鬼儿小爷们儿,不光嘴狠,手也黑,但人家办的事地道!”

  他不仅年轻的时候爱惹事儿,到老了,非但没改,更爱打抱不平了。金先生七十大寿,一口津腔跟徒弟们说“爷们儿,你们得好好贺贺我啊,知道吗?一过七十,惹了事,局子不敢收。”

  别看这老头嘴这么贫,年轻时模样也不咋地,魅力可不小,平生不光研究评书相声,更研究女人,琢磨爱情了。金文声曾经说过“我这辈子除了说评书就是谈恋爱。男的搞对象,得研究女人心,不能跟傻子似的,俩人一块儿遛马路,女的饿了,甭等女的说,小子先‘咱麦当劳吧’,这多好。一样是饿了,女的都快晕了,光给眼神儿,傻小子还‘要不咱旱冰场吧’,这尼玛就日本船,满完(丸)”

  他一生结过多几次婚,别看这样,可每次都是真爱,感情的事他算整明白了,至于后来分开,很多是历史原因,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但他经历过的女人当中有一位奇女子可得细说说。

  这个女人年轻时那不是一般的好看,传说一身雪白肌肤,连个黑点都没有。她最早是东北伪满洲国一个副总理的姨太太,日本鬼子倒台,后来又跟了国民党东北国防军一个司令。解放了,男爷们儿跑台湾去了,她没走成,没想到去上海跟了当时的红色资本家荣老板(都知道我说的是谁)。再后来不许一夫多妻了,荣老板忍痛割爱,她就进了说唱团,认识了金文声,成了两口子。

  故事还没完,金文声进了号子,俩人离了,她经人介绍给了刚改造好的末代皇帝溥仪,成了“末代皇后”了,这人生够奇了吧,遗憾的是没找到照片,要不一定让大家过过眼瘾。

  金文声现任老伴比老爷子小二十来岁,圈里人都叫她红姐。“我岁数大了,别看小红跟我睡一个床,有时我想不起她叫嘛!”这话都敢说?这辈子活的,真可以说是“*格”到家了。

  2017年5月25日,一代曲艺名家金文声先生驾鹤西去,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相声人纷纷发文悼念,就连看似水火不容的德云系与青曲系,也都不约而同集体追忆。

  这一夜,金文声先生让相声界迎来了少有的团结。他的一生,历经战乱、入狱、走红、失意,却总是嬉笑怒骂,妙语连珠。他的足迹,遍布济南、天津、上海、北京,只引来脂粉无数,门徒遍布。

  “我死了这玩意儿就没了。可是我且死不了呢!”当一切尘埃落定,放下恩怨与流言,盖棺论定,金文声先生确实无愧于这“奇人”二字。他不是什么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民间艺人。他没有什么德艺双馨的美谈与佳话,他有的,只是一个俗世奇人的风流与风骨。

  这就是让我们无比怀念的金文声,一个评书相声界的怪侠……

北京风水馆博物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1)

北京风水馆博物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2)

北京风水馆博物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3)

北京风水馆博物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4)

北京风水馆博物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5)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出生于河北秦皇岛。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冯志亮先生是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冯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余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