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岭南期间常写诗赞其美味(写荔枝更写歌女)

关于苏轼和荔枝之间的故事,我们最熟悉的是著名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想当年苏轼被贬岭南,实际上是当朝宰相下的一步狠棋。正如黄庭坚后来评价苏轼此次被贬,直接用了“时宰欲杀之”这样的诗句,能够看得出当时苏轼的生存环境之恶劣。

苏轼被贬岭南期间常写诗赞其美味(写荔枝更写歌女)(1)

但是苏轼在那里却活出了更加精彩的自我。他不但对那里恶劣的环境很快适应,甚至对当地的特产更是甘之如饴。美味的荔枝,不光填补了苏轼的口腹之欲,甚至还让他对于人生有了更加深切的感触。

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

苏轼被贬岭南期间常写诗赞其美味(写荔枝更写歌女)(2)

这首宋词就是苏轼的《南乡子·双荔枝》。苏轼对于荔枝的美味非常熟悉,“日啖荔枝三百颗”就是明证。在这次谈到荔枝的时候,苏轼更是看到了一枚双荔枝。两个荔枝紧紧相依,就如同双胞胎一般,这引起了苏轼极大的兴趣。

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鬼斧神工,天地造化,赋予荔枝深红色的外表。娇艳欲滴的容貌,让每个看到这种水果的人都甘之如饴,甚至淌起口水。这样的双荔枝是非常罕见的,自然也是非常珍贵的,只有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才能看得到。

苏轼被贬岭南期间常写诗赞其美味(写荔枝更写歌女)(3)

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虽然他们有两颗果核,但是两枚荔枝的果肉是连到一起了。由此,这样一对荔枝可谓是同甘苦,共患难,生死相依。

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这两个荔枝从小就在一起,共同生长,甚至摆在了隆重的场合之中,两个人也未曾分离。可惜,“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荔枝的命运就是被吃掉的,被吃掉,也就意味着他们两片荔枝要被迫拆散,各分东西。

苏轼被贬岭南期间常写诗赞其美味(写荔枝更写歌女)(4)

本来两个在一起相偎相依,是多么惹人怜爱的模样,但是现在却被分开。多么的苦涩,令人无奈,一下子被打成两半,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原来模样(似旧时)?

在很多的诗词解读当中,都认为苏轼其实是把荔枝。描摹成歌女的模样。很多的歌女也有青梅竹马,但是他们却身不由己,无法和情郎相思相守,自己被进入到富贵人家,成就的是一段段令人心碎的爱情遗憾。苏轼慨叹她们的命运,就借用荔枝来表达出来。写的是荔枝,写的是歌女,又何尝不是苏轼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苏轼被贬岭南期间常写诗赞其美味(写荔枝更写歌女)(5)

他本身很有才华,年少成名,本来渴望在京城能够一举成名,但此后的岁月却非常坎坷,苏轼把自己的命运和京城,就比作荔枝的两块果肉,活活被拆散,却无能为力。苏轼与荔枝结下不解之缘,看到他脆弱的一面。写荔枝更写歌女,隐喻的是自己被贬岭南的悲剧命运。

苏轼的旷达还是存在的,但诗词中的多愁善感也从未断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