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纪念王文娟老师专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纪念越剧宗师王文娟系列演出于9月20日、22日、23日于宛平剧院隆重上演,在为期三天的演出中,广大观众朋友们不仅能欣赏到上越近期复排剧目越剧《春香传》,以及轻松诙谐、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型宫闱喜剧《孟丽君》,更有作为纪念越剧宗师王文娟重要演出环节的专场演出。

届时,全国优秀的“王派”嫡传弟子和再传弟子,将汇聚在宛平剧院,向观众展示“王派”艺术委婉典雅、秀美深沉、细腻传神的艺术特色,在经典中剧目的演绎中,致敬一代宗师,共叙缅怀之情。

越剧纪念王文娟老师专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1)

9月20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纪念越剧宗师王文娟专场演出

9月20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纪念越剧宗师王文娟专场演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纪念越剧宗师王文娟系列演出于9月20日在宛平剧院拉开序幕。此次专场演出中,特邀请87版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担任讲述人。

王文娟在越剧电影《红楼梦》中塑造的林黛玉,通过丰富的演唱手段,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林黛玉愁绪满怀的复杂内心世界,给一代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艺术形象,因此被称为戏曲舞台上的林妹妹,其塑造的林黛玉形象,至今无人超越。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同样被视为电视剧领域的经典。两个经典作品的代表性人物,通过这样的方式连接,让人感受到优秀文化带来的魅力。

同时,此次专场演出云集全国优秀“王派”嫡传弟子和再传弟子,再现演绎上世纪40年代到新世纪20年代间“王派”经典剧目,贯穿越剧宗师王文娟的艺术人生。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纪念越剧宗师王文娟专场演出将由四个篇章组成,《投军别窑》《白毛女》《慧梅》《女飞行员》等一大批久违舞台的王派经典剧目将一一上演,表达对一代越剧宗师王文娟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思念,彰显“王派”艺术的生生不息。

9月22日|越剧《春香传》

在22日的演出中,安排演出的剧目是上海越剧院近期复排剧目越剧《春香传》。

朝鲜李朝中叶,南原府艺妓月梅的女儿春香在广寒楼前邂逅当地使道子弟李梦龙,互生爱慕,私订百年之约。不久,使道调任汉阳,命梦龙随往,但不许春香同行。梦龙只得与春香忍痛别离。三年后,新任使道卞学道觊觎春香美貌,意欲强占。春香不从,被判死刑。时梦龙已任巡按御史,得讯后急赴南原查办了卞学道,与春香团聚。

1953年,徐玉兰和王文娟参与总政慰问团到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剧组全体人员观看了朝鲜话剧团演出的话剧《春香》后,徐玉兰和王文娟决定将《春香》移植成越剧。朝鲜南日将军派人将《春香》剧本译成中文,最后由剧组编剧庄志等改编成越剧剧本,定名为《春香传》。该剧于1954年8月2日,由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首演于长江剧场。洪谟、石景山(执行)导演,薛岩、竺纪扬编曲,苏石风、幸熙舞美设计,王文娟饰春香、徐玉兰饰李梦龙。首期演出89场,场场满座,观众达90337人次。1954年冬,该剧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获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演出奖、舞台美术奖。徐玉兰、王文娟获表演一等奖,徐慧琴获表演二等奖,钱妙花获表演三等奖。1955年,又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本奖。该剧为上海越剧院保留剧目,王文娟代表作之一。曾于1954年10月,在沪为缅甸总理吴努招待演出,1955年,为朝鲜青年艺术团招待演出。1955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天桥剧场观看了该剧的演出,并到后台会见演职员。1961年,剧院携该剧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曾有新凤霞主演的评剧和赵燕侠、言慧珠分别主演的京剧等兄弟剧种、剧团移植演出。剧本被编入1955年出版的《华东地方戏曲丛刊》第四集。1955年《剧本》月刊6月号发表了该剧。1955年8月和1962年5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该剧的单行本。剧中主要唱腔,已被中国唱片社和音像出版单位制成唱片和音带发行。

《春香传》是一个深受越剧观众欢迎的剧目,也是一个极佳的戏曲题材,剧中的朝鲜服装和舞蹈都极具观赏性。此次,上海越剧院复排越剧《春香传》不仅是作为纪念演出,更是对经典剧目的传承,亦是上越重视流派、保护流派、传承流派的重要举措。

本次复排,上越集结了强大的演员阵容,春香由“王”派传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志萍和优秀青年演员李旭丹、陈栏芳饰演,李梦龙由“徐”派传人、优秀中生代演员杨婷娜和优秀青年演员王婉娜饰演。

为追求经典传统与当代审美的交融,完整展现本次创作的基本理念,本次复排《春香传》在原有传统写实布景的舞美表现手法基础上进行深化重构,突出写意写实的统一性,空间意象与春香与李梦龙的情感变化出发,突出情感的迂回曲折与浪漫元素,做到朝鲜民族特色与中国越剧艺术的有机融合。

正如童薇薇导演所说,上越本次复排《春香传》,不是亦步亦趋的刻模子,而是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对该剧进行再度提升。我们缅怀大师,亦在大师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高,让这个“跨越山水与你相恋”的绝美爱情故事在当代延续,焕发新的艺术魅力!

9月23日|越剧《孟丽君》

9月23日越剧《孟丽君》:23日演出剧目是轻松诙谐、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型宫闱喜剧《孟丽君》。

《孟丽君》写才女孟丽君,因父蒙冤,家遭株连,女扮男装,星夜出走。行前自画图像,赠未婚夫皇甫少华,以明心迹。三年后,孟丽君化名郦君玉科考夺魁,官拜丞相。少华班师回京,皇上欲赐婚,少华立誓非孟不娶。郦君玉从中斡旋,使皇上延婚百日。少华几经查探,发现郦丞相即孟丽君,但孟恐乔装欺君祸累夫家,不予相认,少华急于认孟,献像泄密,引出君夺臣妻的风波。孟丽君托辞进宫面见太后陈情,终使太后以江山为重,亲出调停,昭雪孟家沉冤,孟与皇甫也终成眷属。

王文娟于1980年主演越剧《孟丽君》,在剧中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奇女子孟丽君。1982年夏,该剧由上海电视台摄制成戏曲电视剧播映,获全国第一届戏曲电视剧评比一等奖。剧中主要唱段已由中国唱片社等音像出版单位制成唱片和音带发行。

越剧《孟丽君》演出集合实力阵容,孟丽君由著名“王派”花旦、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单仰萍,携手“王派”花旦忻雅琴、陈梦薇(特邀)共同饰演。皇甫少华则由“范派”小生王柔桑饰演,皇帝由优秀中生代演员杨婷娜饰演。

作为“王派”艺术的创始人,王文娟的音乐形象鲜明、富有艺术魅力,善于把多种曲调和多种板式融为一体,让自己的嗓音特点得以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于此同时,其唱腔新颖别致、流畅自然,更是用细腻的情感来刻画人物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内心活动。

“台上演戏要复杂些,台下做人要简单点。”这是王文娟的人生信条,“昔人已乘黄鹤去”,王文娟虽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舞台,但是她创造的一个个艺术形象,依然活跃在舞台上,装点着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此次系列纪念演出,通过再现演绎“王派”经典剧目回顾王文娟的艺术历程,在为观众提供视听盛宴的同时,更向社会展示了上海越剧院扛起传承弘扬越剧文化的时代责任,并为推动、发展、繁荣文艺事业而不断精进的精神。

上海越剧院通过缅怀传奇,用创新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的优良作风,不断进取,在越剧改革、创作、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让越剧之花常开不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