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访学见闻(北京大学第五届)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2018年10月19日到21日,北京大学“北阁对话”第五届年会召开今年“北阁对话”的主题是“亚欧地缘战略竞争与中美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美国访学见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美国访学见闻(北京大学第五届)

美国访学见闻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2018年10月19日到21日,北京大学“北阁对话”第五届年会召开。今年“北阁对话”的主题是“亚欧地缘战略竞争与中美关系”。

本次会议包括一天半的闭门研讨和半天的公开论坛。在闭门会议中,与会者集中讨论了亚欧和亚太地区地缘战略竞争的前景、中美关系的走向、朝鲜半岛局势以及如何管控地缘战略风险等重大战略和热点问题,并就稳定大国关系和地区局势、避免对抗和冲突、促进国际合作深入交换意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在公开论坛中,与会嘉宾就如何应对地缘战略竞争的新形势、新挑战展开了坦诚而热烈的讨论,强调中美应管控分歧,相向而行,为世界秩序的构建提供建设性。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导致认同政治的突显。世界政治中出现了分化和分裂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大国之间的竞争也进入新的阶段,在贸易、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出现了战略对抗的危险。当前,朝核等地区热点问题出现了缓和的态势,但中美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美国国内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政治呈现强势,在对外政策上摆出针对中国等竞争对手的强硬姿态。面对愈演愈烈的贸易冲突和双边关系中对抗因素的日渐增加,中美两国能否用理性方式达成妥协、重新找到大国关系的稳定之道,不仅对两国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前景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在大国之间、特别是中美之间管控战略分歧、避免战略对抗正在引起各方的更多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除共同表达对当前国际秩序变化的关切、呼吁增进沟通、联手建立新秩序外,与会中外嘉宾还同时在公开论坛上指出,中美关系尽管很重要,但却并非世界的全部。中国国内对中美双边关系关注升温,源于中国是当前事态中的当事国。但世界并非“两极”,中美关系也并非处于你死我活的“新冷战”。在不同关系、不同议题之下,中国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仍有很多合作机会尚待挖掘。

据悉,“北阁对话”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主办,每年邀请具有丰富政治经验、深厚学术修养和长远战略眼光的国内外前政要及知名专家,共同探讨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的前景。本次年会共邀请了12位国外嘉宾,他们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英国前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埃及前外长纳比尔·法赫米、印度尼西亚前外长马尔迪·纳塔勒加瓦、日本前外相川口顺子、韩国前外长金星焕,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主任托马斯·戈马特、德国国际和安全事务研究所执行所长沃尔克·佩尔特斯。

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会议并做了总结发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主任裘援平,中央外办原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司令员陈小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中国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中心原主任姚云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沱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高级顾问崔立如,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等国内嘉宾受邀参加了年会。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副院长袁明、执行副院长关贵海、院长助理归泳涛与会。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代表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郝平教授到会,并与国内外嘉宾亲切交谈。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13年10月,由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同志担任名誉院长。从2014年起,国际战略研究院每年举行一次“北阁对话”,并致力于将“北阁对话”打造成一个高端平台,促进国内外国际战略界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探讨和研判世界局势,助力中国国际角色的扮演,推动世界政治中的合作共赢与包容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