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之间的爱情(与鸟相守的151天)
图文:姜信和
家乡的春季,每年都会有数百万只候鸟,从遥远的南半球飞来,这些美丽的精灵,为我们带来靓丽的风景、演绎了生命的大美。它们不辞辛劳地往返于生命定义的轨迹,躲过重重危险,来到它们认为的幸运之地、鸟的天堂——鸭绿江口湿地。
去年春季,我和爱人能有幸救助它们,结下人与鸟的一段缘。我们尽最大的努力,让它们孵出、成活、重飞自然。从救下鸟蛋到最后一只不能飞翔的小鸟死亡的151天里,我们充当了它们的父母------
151天里,当亲眼目睹生命以卵生形式来到这个世界,当亲耳听见蛋壳内幼鸟的鸣叫,我们的心融化了。151天里,当出生后的幼鸟接二连三地死去,当看到它们离开自然环境下的无助,我们的心碎了;既然生死轮回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着,那么为何不让余下的幼鸟在鸟蛋出生的湿地感受下大自然,哪怕只有一天也好。
我们来到湿地,为了让鸟孩子活下去、迁徙走,我们尽可能地避免外在的打扰,甚至连我们自己的拍摄记录都得以不影响幼鸟成长为前提。因为在那一刻,任何一个人都会被这群可爱的鸟孩子感动,你甚至会放下手中相机,觉得艺术应该给生命让路。因此在湿地里我用最常态最环保的方法,记录下我们和鸟相守的时光。
2017年5月14日上午,妻子陪我在鸭绿江口滨海湿地摄影时,发现窃贼在偷海鸟蛋,我们果断制止并电话报警。一听报警,窃贼吓得丢下几百只海鸟蛋,落荒而逃。
按照森林公安的要求,我们在现场将海鸟蛋清点了数量。看着散落一地鸟蛋,我和妻子心急如焚,怎么办?
为了最快速度的给海鸟蛋保温,经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同意,我和妻决定人工孵化这些鸟蛋。为保证孵化温度的恒定均衡,每天早、中、晚、半夜,妻子按时翻动鸟蛋。当听到蛋壳内的幼鸟鸣叫,我的心都融化了。破壳而出的海鸟,让我亲眼目睹生命以卵生形式来到这个世界。
经过20多天的努力,包括黑翅长脚鹬、反嘴鹬、燕鸥等60多只小鸟陆续来到这个家;它们拥挤在一起抱团取暖。
没过多久,这些小鸟中的燕鸥开始叫嚷着要食吃,很显然,它们对这一切适应的要比我们快。也许从破壳的那一刻起,它们就觉得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看着地砖上蹒跚的小鸟,它是这么的幼小和无助。它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长得什么样子。
可能是卵生动物特有的习性,这么幼小的鸟很粘人,总是叫着找"妈妈"。
当把它捧在手里时,它就显得很安静了。
由于环境原因,刚出生的黑翅长脚鹬和反嘴鹬不能自己觅食,这就辛苦了"鸟妈妈"。
小鸟成活率也很低,经常毫无征兆的死去。看着死去的小鸟,我们心情非常悲痛。在饲养这些小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黑翅长脚鹬和反嘴鹬两种鸻鹬类幼鸟不是由妈妈喂大的,而是跟着母鸟行走,自主觅食,我们饲养方法不适合这两种鸟类存活;于是,我们决定放生,让它们在野外生存,哪怕一天也好。
我们联系了森林公安和野保部门,他们带着犯罪嫌疑人要将小鸟放生到鸟蛋出生的地方。
犯罪嫌疑人坐着充气橡皮圈,划水来到鸟蛋出生的地方,将小鸟放生。
为了野化训练方便,我们在野外选择了一块不影响其它鸟类栖息的地方,搭建了帐篷,作为我们临时的野化训练基地,训练小鸟适应环境,以备回归自然。
熟悉生境的过程也不是十分顺利。最开始小鸟有些不适应,你这边把它们放下,它那边就跑过来找"妈妈"。
小鸟在湿地里,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各种好奇,一有风吹草动,边探头张望。
每当遇到小鸟找妈妈的纠缠,妻子就低头一动不动、不做声的跟小鸟僵持着,慢慢的让小鸟平静下来。
小鸟身体很小,绒毛有保护色,所以它们一不小心走失就很难被发现和找回。
为了避免小鸟走失,我们用视线界定了一个范围,小鸟超过这个范围,我们都要迅速将它抓回。活泼好奇的小鸟,使妻子不停地东跑西颠。
小鸟中的黑翅长脚鹬和反嘴鹬非常喜欢近水,它们在水面有昆虫处到处寻觅着。
自然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危险,一不留神,就会有大鸟因为争夺领地而驱赶小鸟,甚至把小鸟按在水中淹死。为了保护小鸟,我们和外来大鸟的"地盘争夺战"时常发生。
黑翅长脚鹬、反嘴鹬、燕鸥等都属于海滨鸟,海滨鸟取食湿地或者海里,它们的幼鸟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个大难题。特别是刚出生的前几天,经过多种食物试验,最终选择用"脊尾白虾"喂食这些小鸟。
饱饭后的燕鸥幼鸟在湿地里显着有些慵懒和困倦。
妻子自从做了"鸟妈妈",照顾小鸟和孵化鸟蛋的重任使她非常疲劳;她常常在野化现场打盹。打盹时,小鸟们依偎在她怀里取暖、睡觉。
家里仅剩下燕鸥了,小燕鸥一天天长大,快要"退毛"了。"鸟妈妈"总是亲热的跟它们说话,"鸟妈妈"的话它们似乎能听懂,叽叽喳喳的应和着。
70多天大小的燕鸥已经完全换了羽毛,"鸟妈妈"训练它们在水里觅食;怕它们吃不饱,"鸟妈妈"带着食物,偶尔作为补充。
野化训练很辛苦,鸟妈妈风雨不误,在泥泞的湿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操劳着;泥潭上行走真的很艰难,拔出陷下去的脚需要很大力气,走一步都很吃力。
小燕鸥自主觅食能力还比较弱,经常跑到"鸟妈妈"跟前讨食吃。
真是"鸥水相依",长大的燕鸥很喜欢水,在水边撒着欢,清洗、梳理着羽毛。
它们羽毛抗水能力还不健全,每次在水中洗澡后,羽毛都湿透了。
又一个傍晚临近,我们又要收工了,城市离我们不远,我们跟鸟儿同在一个天地间,人歇鸟藏共安详。
一天一天的就这样过去,飞行羽长成的小燕鸥,每天都进行飞行练习。从只能在原地扇动翅膀到起飞在近处盘旋,飞行能力逐渐提高。
虽然小燕鸥飞行的姿态还很稚嫩,但是它一次一次的飞,就像孩子学步,跌倒了再爬起。
"鸟妈妈"煽动着手臂教小鸟起飞,手、胳膊、肩膀,也成了它们起飞和降落的平台;小鸟的翅膀渐渐的硬朗,飞行能力也渐渐提高。
练成了飞行本领的小燕鸥要走了,它们依依不舍,在天空盘旋着不愿离去;可长大了的孩子终究要离开家的,飞吧小鸟,天空才是你的家。就这样,长大的小鸟们一只一只的飞走了。
它们越飞越远,越飞越高。我们不知道来年迁徙时节还能否见到和识别它们;但是当我们顺着叫声仰望天际,我们会把天空中飞来的每一只候鸟,都当做是我们自己孵化出来的"鸟孩子"。
作者介绍
姜信和,男,1970年12月生,汉族;法学研究生学历,喜好纪实人文摄影和野生动物摄影;兼职服务于辽宁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丹东市摄影家协会、丹东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丹东市摄影家协会纪实专业委员会、东港市摄影家协会、东港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名誉主席;现于辽宁省东港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