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古代的牛字是怎么写的呢 古人是有多爱牛啊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32课,依照《说文解字》的顺序,今天我们讲“牛”部的六个汉字,《说文解字》所列的牛部汉字共45个,相对于其他畜类来说,收字较多,一般分为五大类:1、表示牛的名称(包括性别、年龄)类,比如牛;2、与牛相关的动作类,比如牟;3、与牛相关的事物类,比如牢;4、牛的脾性类,比如牴;5、其他类,比如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与牛相关的汉字已渐渐成为死字,不再应用,所以,牛部汉字中的很多汉字,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就可以了,不需要强记。学习的过程,也相对枯燥,要耐住性子。
今天这六个汉字分别如图:
(今天所要讲的六个汉字)
1、<牛平>(左牛右平,GBK字库无此字,部分设备无法显示)。读pē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牛驳如星。从牛,平声。”这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指毛色斑驳如星的牛。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强调了斑点的样子:“驳文似星点。”就是斑点如星星一样牛。显然,这种牛跟现在的奶牛并不一样,身上的斑点要小得多,勉强找了个图配上:
(有斑点的牛)
<牛平>的小篆写法如图:
(<牛平>的小篆写法)
2、犥<左牛右麃>(也有部分设备无法显示)。读piāo。给的解释是:“牛黄白色。从牛、麃声”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称:“犥者,黄牛发白色也。”就是说,这种牛,本身还是黄牛,但是毛色发白。本义就是黄白色牛。如图:
(黄牛白色)
另有一义,为白苍色牛,义出《集韵.皓韵》:”犥,牛白苍色“,因为“苍”的解释很多,既可指黑,又可指白,还可以指青,所以暂无法确定这里的“白苍色牛”是什么样子,总之是一种毛色较特别的牛。
此外,犥还指禽畜毛羽变色,失去光泽。也写作“皫”,《玉篇.牛部》:“犥,牛色不美泽”《集韵.小韵》:“皫,毛羽朱色不泽也。或从牛。”
犥的小篆写法如图:
(犥的小篆写法)
3、犉。读chún。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是rún。这是《广韵》的音“如匀切”,《字汇》的注音是“辰伦切”,这跟《说文》给的解释:“黃牛黑脣也。从牛聲。《詩》曰:‘九十其犉。’”相符(的读音就是chún),《汉语大字典》亦标为chún,我们这里认定读chún音,【猜想】或者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字是跟嘴唇相关的字。犉的本义就是黄毛黑唇的牛。这是黄牛里的常规品种。《尔雅》里黑唇、黑眥(眼睛)、黑耳、黑腹、黑脚的牛都有特别的字一一对应,这些字当然也出现在《说文》里。古人以黄牛为正色,凡是只说牛的,一般指的都是黄牛。黑唇黄牛如图:
(黑唇牛)
《说文》提到的《诗经.小雅.无羊》有:“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谁说你家没有羊,三百成群满地羊。谁说你家没有牛。黄牛就有九十头。这里的三百、九十当然是虚数,就是指牛羊多的意思。牛长成黑唇一方面是品种原因,另一原因可能是牛长大长成年,因此诗经里很可能指黑唇大牛有九十头。《尔雅.释畜》里还有一义:“牛七尺为犉。”就是七尺牛为犉,牛长到七尺,当然是成年大牛了。
(成群的牛)
犉的小篆写法如图:
4、㹊。读yuè。《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白牛也,从牛,寉声”。形声字。本义就是白色牛。《本草纲目.兽部.牛》有:“纯色曰犠,黑曰<牛俞>,白曰㹊,赤曰<牛辛>,驳曰犁。”古往今来,不同颜色的牛,古人都有专用的字。白牛的样子如图:
(白牛)
㹊的小篆写法如图:
(㹊的小篆写法)
5、㹔。读jiā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牛长脊也。从牛,畺声。”形声字,本义是长脊牛。《广韵.阳韵》称“㹔,白脊牛”,因此又指白牛。体形较长的牛,或者白牛都可以称㹔,但称白牛以㹊最为准确。畺是分界线的意思,因此,用㹔形容长脊梁的牛,牛背像条界线一样,很形象。长脊梁牛样子大致如图:
(㹔)
㹔的小篆写法如图:
(㹔的小篆写法)
6、(<弢左弓换成牛>。GBK字库无此字,部分设备无法正常显示,以拼音表示)。读tāo。《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牛徐行也。从牛,<弢右>声。读若滔”形声字,本义就是牛行缓慢的意思。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称:俗谓舒迟曰“(tāotāo)”。牛因为体形大,它的运动一般是缓慢的,不管是走路还是耕田,时间久了,(tāotāo)也用来形容人。
(缓慢犁田的牛)
的小篆写法如图:
(tāo的小篆写法)
上节课我们说过,牛在古代,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牛在农耕时代不仅用于农业生产、运输,还用于祭祀,我们如果读《尔雅》就会发现,《尔雅.释畜》部分解释六畜的顺序基本按照马、牛、羊、狗、鸡、豕(猪)的顺序,牛仅排在重要的战争资源马之后,这个顺序实际上也表达了人们对牛的重视,没有马就没有军事保障,没有牛,就没有生产保障。
(【说文解字】之132,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