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郏县三郎庙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增颜值)
大河网讯 初冬时节,走进郏县乡村,道路平坦干净,庭院整洁美丽,虽然天气已转冷,但满眼仍是郁郁葱葱,处处生机盎然。
近年来,该县统筹产业、文化、旅游等要素资源,以点带线、以线扩面,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把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带和人居环境循环圈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民生工程,不断探索“培育重点、打造精品,串点成线、树立样板,示范带动、整体提升”的新路子,使农村人居环境彻底美起来、亮起来。
聚力绘就新画卷
广阔天地乡青龙庙村的马国旗做梦也想不到,门前多年的垃圾坑变成了小游园,成为村里最美的风景,每天都有不少村民来此散步。
“以前这里荒草丛生、垃圾成堆,现在你看看,干干净净,有花有草,人来人往,变化真是太大了!”11月4日傍晚,马国旗说起了小游园的前世今生。
两年前,乡村两级根据该村的特点,组建了工作专班,抓实土地整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村貌提升“四项工程”,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先后投入300余万元,拆除违规建房,修通断头路,整理垃圾坑,栽植绿化树,铺设水泥路,开挖下水道,修建文化广场、小游园。
该村还通过实行街长制、巷长制,确保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更加精细化、责任具体化,以长效治理实现了“村美人幸福”。
青龙庙村面貌的焕然一新,只是该县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围绕“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的工作思路,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在整治扩面和提档升级上下功夫,做到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推进环境整治向广度和深度上延伸。
目前,该县13个乡镇均建有垃圾处理中转站,日收集生活垃圾250余吨,有效治理率达100%,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净、畅、丽”的转变,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
擘画美丽新乡村
姚庄回族乡礼拜寺村的大街小巷道路平坦,家家户户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红花,餐饮经营各具特色,引得城里人流连忘返。
该村的特色餐饮、食品加工远近闻名,而在几年前,村里的环境差,特别是家家户户的旱厕,让前来的食客摇头叹息。
改厕,关乎民生福祉,关乎村庄形象。该村“两委”班子带头、群众参与,组建一支改厕、清洁队伍,改厕197户(座),让家家都用上了水冲式卫生厕所。
村民王增敏说:“新改造的厕所用水少,用着方便,化粪池里的粪肥还能浇菜,如今村里是既干净又舒适,与县城比没啥区别。”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户生活质量,该县把推进农村改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协调各单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工作。
目前,该县累计建设村级公厕430座,建设户用卫生厕所10万余户,普及率90.6%,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5.8万户,普及率52.5%。
走进冢头镇花园村,有树、有花、有绿地,入眼皆是美景,处处呈现出和谐景象。
近几年,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村庄和庭院绿化,种植香樟树、梧桐树、月季等4000余棵,打造成为“整村环境成景观、各户门前成亮点、主要道路成精品”的生态新村。全村道路全部硬化,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休闲步道、文化广场、村民服务中心等硬件设施。此外,该村还在“软件”上下足了功夫,通过评选五美庭院、党员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增进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绘就了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图景。
广袤大地谱新篇
该县坚持示范引领,立足一村一特色、一带一风景、一线一主题,深入推进县级示范带、乡级循环圈的建设,打造了南北两条涵盖5个乡镇、20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25条乡级人居循环圈。
与此同时,该县积极谋划调水济郏、截潜储水、水系连通、以水润郏、水生态治理“五大体系”建设,打造生态亲水景观带,实现以水绕村、以水润村、以水靓村。
该县坚持环境整治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相结合,统筹产业文化旅游等要素,大力弘扬农耕文化,进行原生态修复和保护,已成功申报省级传统村落7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9个。
目前,该县377个行政村主干道及公共场所安装路灯2.5万余个,亮灯率99.3%;各行政村通村道路、主次街道已基本实现全部硬化,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县林木覆盖率37.1%,造林覆盖率43%,乡村绿化覆盖率49.8%,路河沟渠绿化覆盖率97%,荣获全省首批“省级森林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该县累计创建人居环境示范型村281个、省级美丽小镇2个;黄道镇、广阔天地乡、姚庄回族乡通过市级示范村人居环境全域推进验收,黄道镇王英沟村被授予全国十大最美乡村。(蔡长伟 王自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