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

本世界纯属 非虚构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1)

三十年前受伤后的吴华

《芳华》大热,其实不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但一场135分钟的电影不至于让在场的每一位对命运幡然大悟,毕竟走出电影院,流水一样的车和行人与135分钟前并无二样。我们很快便会忘掉刘峰,忘掉何小萍,忘掉文工团里“青春”二字刻在脸上的少男少女,忘掉战场上的每一秒都草木皆兵、关乎生死。

《芳华》上映的第三天,贵州凯里的一间电影院里正如期放映影片,几乎满座的观众席上坐着一位失去双腿的中年人——几十年来,在街坊邻居的眼中,53岁的他不过是一个运气不太好的普通人。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2)

带着秘密生活

1996年,贵州凯里某单位的门口,一个三轮摩的司机刚把车停下来,想休息一会儿,一名保安立马冲了上来,要抢掉司机的车钥匙并扣留车子,争执之下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他掏出手枪对着我,那时候我也很生气,冲他喊:‘你有本事就打我,我在前线打仗都不死。’他没管那么多,一枪头就甩过来。”

身着军装,英姿飒爽的吴华

死了也是一种解脱

2013年8月,我们在贵州凯里市区一条狭窄老旧的小巷里,见到了残疾老兵吴华。自1990年退伍以来,他和家人一直居住在凯里市民政局分配的一处房屋中。几十年来,在街坊邻里的眼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残疾人。若不是看到他珍藏的军功章和部队留影,我们很难将眼前这位中年人和“战斗英雄”联系在一起。

虽然家住二楼,吴华却通过一种特别的办法让自己学会独自上下楼。受伤前身高1米75的他英姿飒爽,18岁便毫无悬念地被挑入部队,这对于生在农村的吴华而言,无疑是命运的垂爱,但战场上的画面却是他不曾想象的残酷。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3)

吴华依靠两个凳子独自上下楼

1984年7月22日,昆明某部队医院里,一个在中越边境老山前线被地雷炸成重伤的年轻战士被匆匆推进手术室——“我看见手术台的灯亮着,旁边全是医生护士,只听见夹子啪啦啪啦的声音。”

这场紧急手术过后,年轻的伤员终于苏醒过来,他正是年轻时候的吴华。正当他为保住了性命长吁一口气之时,残忍的现实还在后头等着他揭开——“有战友过来看我,我还说:‘哎呀,报销一只小腿。’他揭开被窝一看,说两只腿都没有了。我说:‘不可能!’结果一揭开,哎呀,当时那个想法太多了,满脑子都想着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死了也是一种解脱。”

当时20岁的吴华入伍不过一年多,他是昆明军区14军40师118团的一名战士,在意义重大的428收复老山战斗中骁勇应战,获了三等功。和《芳华》中刘峰的经历惊人地相似,他们都想过在战场上也许会牺牲,也会成为日后无数英雄故事的其中一个,却不曾想过以一种难以接受的方式活了下来。

吴华在昆明的医院里待了足足一个月,随后被转回贵州老家的44野战医院养伤,那里还有一些和他一样从老山前线下来的伤员,但他的伤势最为严重——“到现在我还想得起母亲的那种眼神,起初我就坐在床上,也不下去,把被子盖好,不想让她看见这种情况。最后她坚持要看,眼泪哗一下子就落下来了,直直地盯着。”

医院里的吴华渐渐变得寡言,几乎绝口不提战场上的事儿。半年后,一个拥军慰问团来到医院,其中一个女孩子对他格外关注——“我记得她当时看了以后泪汪汪的样子,后来慢慢地,心里有了感情。科室招清洁工的时候,她干脆来应聘,她说:‘你虽然身体残疾,但思想不残疾。’”

这个姑娘叫杨晓红,贵州小河镇人,当时才17岁。时间久了,两人开始无话不谈,吴华向她讲述了自己受伤以前的全部经历——1982年,吴华从贵州入伍参军,进入昆明军区,因为军事素质出色,很快便被提拔为副班长。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4)

年轻时的杨晓红

不要哭,要死就死吧

入伍第二年,吴华随部队参加收复老山战斗,他所在的14军40师118团被定为老山主攻团。1984年4月28日凌晨5时55分,边境的雾气刚刚散去,中国军队突然万炮齐发,霎那间,越军阵地尽是一片火海——“炮声一响的时候,整个身体都是抖的,有那么一两分钟,这个人怎样都平静不下来,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活下来。”

428战斗打响,中国军队的数千人像潮水一样涌上了老山,越军的炮火随之覆盖而来,阵场上一时血肉横飞。吴华和排长等5人最先冲向接近主峰的56号高地,但越军一处暗堡的火力压制了后续部队,躲在暗堡下的吴华眼看着战友们纷纷倒下,他从腰里拆下5枚手榴弹捆在了一起——“我要把这个碉堡炸了,一跃过战壕的时候,被我排长一下子拉了下来。我翻脸一看,我说:‘排长你拉我干什么?‘他说:‘不许,太危险了,我知道你是想要炸碉堡,你不能去,碉堡两边可能都埋着地雷。‘”

吴华退回战壕中焦灼等待着,十多分钟后战友们一举冲了上来,暗堡里的越军弃阵落荒而逃,中方士兵一鼓作气收复了老山主峰。此时,排长发现吴华面白如纸,上衣血迹斑斑,他立刻下令吴华带着其他伤员先行撤下——“下去的时候,那一条小路全都被血染红了。当时我看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有一个平时挺熟的战友,他靠在路边,我跑过去叫他几声,没有反应。后来一摸,他已经冷了。当时心里是很难过,很难过的。我就伸手去看他包里有没有什么遗书,翻开一看,没有,我说:‘战友,没办法,我先下去了。’”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5)

吴华回忆起战友和往事

1984年4月28日,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中方军队收复了老山,而吴华所在的8连因表现出色获得“老山英雄连”荣誉称号,也产生了一批当时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譬如史光柱、尹光忠等,但这支连队也付出了17条年轻生命的代价。103人的队伍,最后仅有39人平安归来。

战斗结束以后,吴华被授予三等功,但他和战友们都主动提出让功,让给那些献出生命却没有立功的战友,给他们的父母一份安慰。

428战役以后,越军因丢失老山组织了数次大规模反扑,均被中方击退,其中以7•12松毛岭一战最为激烈。越军被击毙数千人,热带高温致使尸体迅速腐烂,恶臭弥漫开整个老山阵地。为了提防越军报复,吴华所在的连队很快接到任务,在地雷弥密布的662高地挖一条战壕作为警戒阵地。7月21日,战士们在排雷时发生意外,一名工兵触雷,班长杨廷忠在抢救这名工兵的过程中自己也被炸成重伤。

吴华和战友们将班长抬到十米开外的地方,就在一个拐角处,他一时没站稳,往后退了一步,就是“嗙”一下子。巨大的爆炸声之后,吴华便晕了过去——“等我醒过来一看,在那么大一个坑,我头朝下,左肢开始喷血出来。我们班战友背着我走了七十米左右的时候,我受不了了,我说你赶紧把我放下来。当时的时候我全身都是血,他也是血。他说:‘副班长你伤得太重了,我一定要把你背到团包扎所。’后来,我怎么都不愿意了,要死也死得舒服点。他只好把我放下来,他就在那里哭。我说:‘哎呀,不要哭了,要死就死吧。’”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6)

战场上的班长杨廷忠(左)

最终,战友们把吴华等人救回了军部,部队当即派车冒着越军的炮火,颠簸着冲出了前线。吴华再度醒来时已经抵达后方医院,身边还躺着昏迷的杨廷忠。次日,在前往昆明去救治的直升机上,吴华却没有看到他——“班长那天没上飞机,我就觉得奇怪了,我就问医生我班长呢?他开始也不说,他叫我不要想那么多,现在安安心心地养伤。“在心急如焚的吴华反复追问下,他才得知班长已经牺牲的消息——“当时我很难过,我想找班长。真的是,大家好好的,突然就这么说没就没了。”

自己舍命想救回来的班长最后还是离开了,而吴华也经历了九死一生,虽然失去了双腿,但最终捡回了一条命。在医院里行动不便的他却始终记挂着要去杨廷忠的老家看一眼。

1987年,在医院住了三年的吴华才彻底康复。三年后,吴华退伍,一回到贵州,他便前往杨家。此时,杨廷忠牺牲已经整整六年——“他妈妈一直在哭,我说:‘老妈,虽然廷忠回不来,我回来了,我也是你的仔,你可以把我当成杨廷忠。’以后的每一年我都要去看她。”

每回到杨廷忠家,看见遗像里年轻的脸庞,吴华都会想起班长在战场上的样子,那时他不过是十七、八岁的一个小伙子。吴华特意把班长的一张黑白照片做成彩照,想着还得到他家去一趟,把它框起来。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7)

班长杨廷忠的遗照

在生活的战场上

1990年,吴华带着只剩下八公分的双腿回到贵州凯里,因为身体重残,政府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但帮着解决了住房,而且每年发放抚恤金和护理费。

这一年,等了吴华五年的杨晓红决定嫁给他。这桩婚事遭到了杨家人的激烈反对,甚至是以断绝关系相要挟,但是杨晓红不顾阻拦,和吴华在家里摆了几盒瓜子糖果,在民政干部的见证下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婚后为了照顾吴华,她也一直没有工作,扛下了家里大小事务,俩人靠着每月120块钱的补助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日子虽然清贫,但他们感到很满足。

原以为走下战场终于可以平平静静的吴华没有料到,转过头他又走进了另一个战场,这场战役更为漫长和艰难,它的名字叫“生活”。

1991年,吴华第一个儿子出生,新生命的到来却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妻子没有奶水,家里连奶粉都买不起,孩子只能靠米糊度日,这对于吴华而言很不是滋味——“按理说,男人应该顶天立地,什么事情都要扛起来。那时候自己觉得自己没有本事,没有出息。”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8)

吴华和杨晓红

吴华想起几年前在上海治疗期间,他曾见过一个残疾人开着摩的拉活,于是他拉起凯里第一辆摩的——“好多人来问这个车子到哪里多少钱?那会儿五毛钱起步,当天下午的时候就挣了五块五,心里真是高兴啊,哎呦,小孩的奶粉钱有了。”

虽然第一天只赚了五块五,这却让走下战场后的吴华,第一次在生活里找到了成就感。几年后,家里又多了一个孩子,吴华靠着开摩的养活了一家四口——“我们残疾人开车都是小心又小心,有时候哪怕是晚上做了个不太好的梦,第二天都不出车,一家人还靠我,我绝对不能出状况。”

1996年,政府出于安全和市容考虑,决定取缔由吴华带起的全市近千辆摩的,他“失业“了。此时,家里连孩子每学期两百多元的学费都交不起了,妻子杨晓红也因为常年经济压力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偶尔还会离家出走。吴华坐在轮椅上,满大街地寻找妻子,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家庭已近崩溃——“说实话,有时候就是生活上把我们难倒了。那时候凯里的一些单位都发不起工资,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能熬过去就熬过去。”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9)

《我是一个兵》诗歌原文

2004年,一首名为《我是一个兵》的诗出现在网络上,引发了诸多网友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正是吴华,写诗的人是吴华二十年未见的一位老山女战友,名叫谢楠。

谢楠等人把吴华的生活现状发布到网上,呼吁人们帮帮这位老兵。靠着全国战友们一百两百凑起来的六万块钱,他暂时渡过了难关。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10)

谢楠和吴华的合影

2008年,厄运却再次降临。妻子杨晓红突发急性胰腺炎并引起并发症,医院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每天夜里我几乎都没有睡觉。困了,怎么办呢?就抽烟。我看人不行了,就跑到一边偷偷地哭,我从来没哭过,但是,只有在我爱人这事情上我哭了,我觉得凭我的能力救不了她。”

最终吴华迫于无奈放弃了,他将妻子接回家中,第三天早上,病重的杨晓红进入了弥留期——“落气的时候,她始终睁着眼睛,我跟她说:‘放心地走,两个小孩我一定抚养大。’我这样说以后,她才闭上。那时候我真的从早上一直抓着她的手到最后一口气。”

祭奠战友,走向新生

2008年,吴华在战友田应明的陪同下,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园,那里安葬着959位中越战争烈士,包括班长杨廷忠在内的老山主攻团英雄连17名战士,也在此长眠。吴华挨个儿走到他们坟前,倒上家乡的酒,点上家乡的烟。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11)

吴华与田应明一起祭奠牺牲的战友

电影《芳华》的上映,令许多战友再一次想起和片中刘峰经历相似的吴华。这些年来,他的生活有了不少起色,直说:“终于有了盼头”。在民政局的介绍下,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去年也通过贷款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眼下在家乡跑起了出租,偶尔还被乘客认出:“这个师傅是个英雄啊!”

而《芳华》再火,也无法在两个多小时里道尽一生,而一生再长,也说不完时间洪流之中战场的硝烟和年轻战士的面孔,以及战场以外平凡却饱满的生活。

视频编导:裴天懿 视频制作:邹温阳 统筹:蒋涵琦

刘峰的芳华值得铭记(现实版刘峰)(12)

文字编辑:YiingHu

辑:田园、蒙小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