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里的真实故事(爱本是人干的蠢事)

悲惨世界里的真实故事(爱本是人干的蠢事)(1)

以下是忘却鱼鳞同名抖音号、西瓜视频等内容整理之文字版

如何一眼就能分辨出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本名著能给你答案,在我年少的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用二元论的来看待世界了,比如简单粗暴的把人分为好人或坏人,就是脸谱化。可能电视看多了,坏蛋就是瘦巴巴,好汉总是国字脸,后来长大了,发现这个感觉不太对,好人不一定是好,坏人不一定是坏。

所有人无非都是在跟环境的博弈当中。被迫无奈不停换姿势,想办法适应而已。

当我在多年前一个下着大雨的深夜,看完了狄更斯的《悲惨世界》之后,这种感受变得尤其强烈,有时候我觉得年纪小读名著很浪费,因为看不懂,缺乏阅历去理解,但是又能怎么办呢?长大之后你又不爱看书了,少年不知书中意,看懂已是书中人。

悲惨世界里的真实故事(爱本是人干的蠢事)(2)

我不关心你名字,但我关心你的痛苦

悲惨世界,是雨果在盖纳西岛流亡期间写的长篇小说,一把刺向世间的冷铁宝刃。

故事开始于1815年10月初,一个叫迪涅的法国南部小镇,出现一个来自异乡的罪人,带着假释证,一副衣衫褴褛的肉身和痛苦仇恨中煎熬的灵魂,他跋山涉水,穿过阿尔卑斯山的夜风,受尽辱骂与恐吓,来到主教的门前。

主教说:“您不用对我说您是谁。这并不是我的房子,这是耶稣基督的房子。这扇门并不问走进来的人有没有名字,却要问他有没有痛苦。您有痛苦,又饿又渴,就安心住下吧。不用感谢我,过路的异乡人,与其说我是在我的家里,倒不如说您是在您的家里。这儿所有的东西都是您的。我为什么要知道您的名字呢?并且在您把您的名字告诉我以前,您已经有了一个名字,您的名字叫‘我的兄弟’。”

这一刻如五雷轰顶,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在地狱黑暗中挣扎的男主的人生,就这样,苦役犯冉阿让的救赎之路开始了。

悲惨世界里的真实故事(爱本是人干的蠢事)(3)

我们向跪着的人致敬

这个故事以冉·阿让出狱后的种种经历贯穿全书,穿插当时法国革命动乱和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大时代,写的是人性中腥风血雨的斗争,人的本性是纯洁善良的,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才能走向幸福,在雨果笔下,野孩子伽夫罗什勇敢善良,却脏话连篇,喜欢小偷小摸;

爱潘妮钟情于马吕斯,如圣女一般为他牺牲,同时又出于嫉妒,将他诱入街垒同归于尽;

悲惨世界里的真实故事(爱本是人干的蠢事)(4)

人的内心既有被上帝光亮的善,也有罪性与黑暗滋生的恶。

无论在圣殿,还是在街头,无论在监狱,还是在警所,人性永远是灰色的、暧昧不明的。他说,人靠肯定为生比靠面包更甚。我们谴责充满阴谋的教会,我们向跪着的人致敬,信仰为人所必须。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物质的繁荣,更需要意识的崇高,需要坚持。童年时候,以为是坏蛋抓好人的故事;

中学时代,以为是宣扬阶级斗争的小说;长大后才会意识到,这是关于爱、恩慈与救赎的史诗。

真正的史诗不仅有时代,更有人的灵魂。因为灵魂波澜壮阔,不逊色于最激烈的时代。这也是为什么,《悲惨世界》开篇,大段描写主教的信仰生活原因,它是开启整部作品的钥匙。

从社会学角度看这是黑暗系作品,所谓“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说的就是它;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治愈系作品,善恶最终难舍难分,却又各得其所。

它歌颂爱,但又写出嫉妒、幸灾乐祸与疯狂的占有欲,赞美巴黎起义的高尚和勇敢,却又不忘描写人性中混水摸鱼、怨气,冷漠和暴力血腥,这种透彻的洞悉力,集中表现在沙威这个人物身上。

比好坏更高的判断物

沙威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只知道他才是悲惨世界里最悲惨的人,他在监狱长大,与罪犯为伍,性格嫉恶如仇,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从不怀疑自己是好人,而冉阿让是坏人,而命运却让坏人拯救了好人,又从某个意义上毁掉了这个人。

悲惨世界里的真实故事(爱本是人干的蠢事)(5)

意识到自己被坏人救赎的沙威震惊又迷惑,对救命恩人冉阿让喊道:“您真使我厌烦,还不如杀了我。”沙威后来有逮住宿敌的好机会,却最终放走了他。

在塞纳河边,沙威陷入深深的迷惘,他发现自己为忠于良心而背叛社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又意识到冉阿让饶恕了他,他也饶恕了冉阿让,更是吓得发抖。

他一生将法律视为至高,此刻居然出现比法律更高之物:爱和宽恕。他不知如何看待坏人,更不知怎样面对内心。

雨果写道:他被感动了,这是多么可怕的遭遇。”非黑即白、非恶即善的价值观崩溃了。他觉得自己空虚、无用,脱节。最后跳入阴冷的塞纳河中。这种所谓好人的正直,被作者称为“黑暗的正直”。

为何“黑暗”?因为没有光,这光就是爱。

《圣经》说,一切诫命的总纲是爱,爱能遮掩许多的罪。比如一生从未撒谎的散普丽斯姆姆为救冉阿让,向沙威撒了谎。撒谎是罪,救人则出于爱。雨果写道:“圣女!您超出凡尘,愿您的这次谎话上达天堂。”

让我们把刀尖永远向前

所以,好人一定有好报吗?不一定,坏人就一定会受到惩罚吗,也很难说。

世界不按我们个人意志而改变,所以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17世纪的笛卡尔,二元论演变成: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

我们之所以用脸谱化去分辨这个世界,只是因为现实的戏剧和荒谬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在粗暴的,徒劳的抵抗,我们不管做了什么都觉得自己是由衷的,哪怕是坏人做了坏事,也会辩称自己是迫于无奈,穷凶极恶之徒在被审判之前也振振有词,为什么?因为人生并不全然如所愿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啊,所以这种争辩在现实的博弈面前毫无意义。

有时甚至是你热血坚持的信念,也容易破溃,比如你觉得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钱,那当你真的搞到钱,你会不会觉得无聊了呢?会不会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呢?秉承的信念太轻,容易幻灭,太重,容易压垮,所以我更认同《金刚经》里的那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你的信念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附身符,它并不是永远都能保护着你,而是你要去捍卫它,好和坏只是定义和选择,有些人把灵魂交换给了魔鬼,有些人交给天使,有些人紧紧地攥在自己手里,不管你怎么选择,当你向你的永恒开战的时候,你的军旗可能会倒,你要独自去承担,要记得,你的命运悬在刀尖上,而刀尖必须永远向前

而我,愿你在冷铁卷刃之前,得以窥见天光。

人的新鲜感能维持多久?

硬核情感《人的新鲜感能维持多久?》视频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