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怎么打啊(竹板儿这么一打呀)

“打竹板,响连天,我们来到了渤海湾渤海湾,风光美,到处青山和绿水青山绿水紧相连,有一颗珍珠落玉盘这颗珍珠,人人看了都说好,她就是我们美丽的城市秦皇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竹板怎么打啊?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竹板怎么打啊(竹板儿这么一打呀)

竹板怎么打啊

“打竹板,响连天,我们来到了渤海湾。渤海湾,风光美,到处青山和绿水。青山绿水紧相连,有一颗珍珠落玉盘。这颗珍珠,人人看了都说好,她就是我们美丽的城市秦皇岛……”

我市原创快板作品《畅游秦皇岛》,在不久前举办的“2018京津冀快板邀请赛”中荣获三等奖,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众多快板高手中代表我市脱颖而出的这位获奖者,当时刚满11岁。

他叫贾亦真。

记者张玫

瓜子儿脸,瘦高挑,两只眼睛忽闪着那么一股子机灵劲儿,别看贾亦真今年才12岁,那也是各种演出场子里有名有号的小角儿。左手节子板儿五块,右手大板儿有一双,只要他这儿动静一响,全场观众的目光就算被套住了。

您想教我学,我自己学会了

说起贾亦真这打快板的本事,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贾后行。

贾后行,师从我国相声名家魏文亮、曲艺理论名家高玉琮。25岁那年,秉着对曲艺的一腔热爱,贾后行报名参加了快板大师张志宽、李少杰在天津开办的快板培训班。“那是1999年,一个班里就13个人,为期一个月,我是辞了职去学的。”回想起当年,贾后行说,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段子也只学了《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还谈不上“精”,充其量只能算“会”,可是两位老师教授的技法和理论,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舞台演出加上自己的辛苦练习,他的快板艺术渐渐发芽、开花,贾后行这个名字也在小岛曲艺界慢慢传播开来。

2007年年底,贾亦真出生了。

按照常理,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即便没有刻意学习,每天的耳濡目染也会让贾亦真对快板产生兴趣。“为了教他,可费了劲了!”贾后行用手指着儿子贾亦真说,开展快板教学,一来是为了普及快板艺术,二来是希望有了同伴,可以促进贾亦真学习。可是贾后行千算万算却怎么也没算到,贾亦真对快板根本不理不睬。“你说东他往西,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什么。”贾后行说,最严重的时候,气得他把快板都摔了,可贾亦真依旧不冷不热。

看到孩子没有学习快板的兴趣,贾后行便把精力放在别的学生身上,可没曾想,就在贾亦真5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拿起快板打了起来,不仅节奏准确,左右手配合得还非常地道。“什么时候学的,没人知道。上手就能打,还有模有样的。”这一下,贾后行心里可乐开了花。

当年您教我,如今我教您

打快板是个力气活儿,更是个脑力活儿。它要求表演者脑子想、嘴里说、手上打,同时还要配合语气、表情、身段动作。从第一次打板儿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7年了。7年里,贾亦真学会了《绕口令》《哪吒闹海》《武松打虎》等大段子。2017年暑假,当时的贾亦真只有10岁。这个年纪的孩子或在小区里踢球,或是奔波在各种兴趣班,而贾亦真却被父亲送到了天津竹韵斋进行封闭训练。

“大海边,鸟语花香景色美,从这花丛里钻出了一个小顽童。嘿!这个小孩儿,圆圆的脸蛋儿如满月,鼻如悬胆嘴唇红……”2月23日,在市品笑轩己亥年开箱演出中,贾亦真担任开场快板表演,一段《哪吒闹海》被他演绎得伶俐生动。他一会儿是顽皮嬉戏的哪吒,一会儿又成了龙宫献艺的海螺女;一会儿是捋着胡子大笑的海龙王,一会儿又成了抻着脖子劝话的龟丞相。只见他手里竹板翻飞,节奏随着故事发展时快时慢,声音也时弱时强,弱时犹丝,不绝如缕;强时似马,戛玉锵金。台上的贾亦真一人分饰多角,台下的观众听得出神,连叫好都忘了。只在唱罢收板的那一响后,观众方才如梦初醒,掌声叫好声一涌而上。

对于如今的贾亦真,贾后行坦言“自己已经不是个儿了”。通过多次专业培训和业界行家的指点,贾亦真就像插了翅膀,技术上突飞猛进。“现在换成他教我啦!”贾后行笑着,一脸骄傲地说。

原来您开场,现在我开场

“秦皇岛,我特别熟,我是这儿的活地图。想上哪,您跟我谈,我给您当个导游员。”从7岁登台到现在,贾亦真大大小小的奖不知道获了多少。去年,原创快板书《畅游秦皇岛》在“2018京津冀快板邀请赛”中荣获三等奖。从北戴河到山海关,从鸽子窝到悬阳洞,“导游员小贾”打着他的竹板,站在北京的舞台上,把家乡秦皇岛仔仔细细地介绍了个遍。

中国曲协副秘书长、评委常祥霖在比赛现场看到《畅游秦皇岛》之后说:“这个节目非常好,曲艺工作者应该多创作这样的节目让孩子来演,要灌输给孩子爱家乡的思想,只有爱家乡才能爱国家。”

品笑轩相声社是我市唯一一个相声茶园,也是贾后行和贾亦真每周六“战斗”的地方。品笑轩班主吴迪说,贾后行、贾亦真在这里一般会担任开场快板,因为开场这十几分钟非常重要,观众能不能在这段时间安静下来,台上的节目是否吸引人,这些都关系着整场演出的成功与否。“说白了吧,第一个节目是否出彩,影响着观众观看整台演出的心情。”吴迪说,原来开场贾后行表演居多,但现如今的开场板基本上都是贾亦真担任。

“贾亦真的表演,观众非常认可。”吴迪说,《畅游秦皇岛》这个段子在品笑轩演过很多次,每次都能引发观众深刻的共鸣。“观众大多是咱秦皇岛本地的,快板内容更是咱们家里人耳熟能详的地方,大家听着亲切、自豪。”作为我市唯一相声平台创办者,吴迪说,他非常敬佩这对父子,“因为他们是发自内心地要把传统艺术传承下去。”

你是我的骄傲,我是您的延续

当年那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拒不学快板的孩子,现而今成了园子里的小角儿。每到演出,观众鼓掌、叫好、送花篮,贾亦真享受着舞台,却又不敢有丝毫怠慢。除了每周六晚上品笑轩演出,每周日下午岛上书店演出,贾亦真一直保持着每天最少半小时的练习时间,每到寒暑假还要继续去天津培训。去年,他又开始跟随市诗词学会副会长王红利老师学习诗词古文。

“不管是相声、快板,还是大鼓、评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的枝干。”贾后行说,想要枝干长得壮、伸得远,就必须汲取主干的营养,而主干的营养便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说的大多是传统段子,那么对传统文化历史了解得越多,演绎作品的时候就越自如。如果不了解,那就纯粹的背词儿了。”

整个采访中,贾亦真始终坐在一旁,认真听父亲跟记者聊天。采访最后记者问他:“贾亦真,练快板辛苦吗?”他说:“辛苦。但是我必须学好,我得继承我爸啊。”听他说完这句话,贾后行欣慰地笑了。记者问他有没有什么梦想,他说:“我现在只想把板儿打好,理想嘛……”贾亦真眨了两下眼睛说:“我想去世界各地打快板,让他们都听听!”

编辑:李志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