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建筑包括哪些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哪些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

书是一位忠诚的老友

高中的时候,政治老师有讲解过哲学问题,那时候只是把哲学的原理和方法论当做教科书里的知识点来学习。从哲学问题,到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章节,我们浅显易懂地认识了哲学。

毕业之后,经历了一些事,唯独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论断印象深刻,亦感触良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也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我有时候会行事感性,但在这个哲学问题上还是相信物质第一性的,也算得上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吧。

百度上说:“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在我看来,它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层面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更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就无从建设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如果建设得好,经济基础会发展得更快,反过来,则起了阻碍的作用。

到生活中就可以理解为,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如果没有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做支撑,也就不会有想要追求精神生活富足的意识。虽然也有生活一塌糊涂而精神食粮富裕的文人骚客,但是那毕竟少数人而已。有了精神上的美好追求,物质生活也会随之变得充满正能量;如果精神蛀满了害虫,那物质充足也变得毫无意义。

出自《管子·牧民》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呢?

没有钱,所有的现实版人情世故都是扯淡,爱情也成了空谈,更别提理想。

有一种说法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人情来抵。因为,钱比人简单多了。

上层建筑包括哪些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

基础就是基础,必须打牢。

我比较缺乏安全感,可能只是因为兜里没钱,或者心里没底啊!

以前以为自己还不够强大,给不了自己想要的安全感。现在发现,这也许只是因为没有钱而已。

没钱,所以每一处花销都精打细算,每一回购物都量入为出,每一天都在忧愁如何赚钱养家,每一次人情往来都感觉拿不出手。

最让我头疼的就是送礼物这件事。贵重的东西没有经济来源支撑,普通的东西又怕遭人嫌弃。

小的时候,对礼尚往来的认知就停留在村寨子里哪家昏嫁丧娶或者有乔迁之喜,父母揣了钱去送礼,在红色账本上一记就完了。而我,只负责去人家做客吃饭。用母亲的话说,送礼无非就是你来我往,人家账上记的钱,某一天自己家里有事了,人家也会来还。

那时候可单纯了,以为礼尚往来只是大人们的事。直到有一天,初中同班的朋友请我去参加她的生日宴。

我跟她关系还可以,那时候才初步了解社交圈子和朋友的概念,既然人家邀请,不去的话有点不够意思。所以我去了,带去了一本笔记本,首页写了我的几句祝福语。还有两个跟我一同被邀请去的女孩儿,跟我朋友是闺蜜,她好像带了一箱牛奶,另外一个什么也没带。也有男生受邀前来,他们也比较随意,印象中是给她发了红包吧。

选生日礼物我真的不在行。女生喜欢精致小物件,比如手链、吊坠、口红、胸针、手工艺品等等;男生喜欢豪放点的东西,比如篮球、钱包、皮带、水杯、球衣球鞋等等。

而我,既不算精致也不算邋遢,却学不来挑礼物,明信片、书签、笔记本、名著、钢笔,似乎是我送礼的万能杀手锏。

而简言之,其实都是因为我没钱啊!

当人家送出体面的礼物时,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心里好生羡慕,可是苦于囊中羞涩,只好尴尬地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好在我所处的圈子不大也不复杂,对于礼物,他们就像我一样,虽知晓礼节,但没有特别重视。反倒觉得送礼好麻烦,与其花心思挑选或贵或轻的礼物,不如一起约着出去吃一顿好的。多简单!

可是我又知道,人情往来,如果没有你来我往的交集,哪怕是相互麻烦相互叨扰,又何来的交情呢?

说真的,钱不是万能的,但在当下,没有钱确实是寸步难行的。

因为贫穷,所以只能停留在一些不是有钱人混的圈子里,可能这些圈子里的人每天都为吃喝拉撒而烦恼,无心谈论理想。也有可能会说起文学、兴致、诗和远方,但是毕竟没有经济支持,难免沦为纸上谈兵。

因为贫穷会限制自己的视野和格局,“人穷志短”并非无中生有之辞,而是一种关于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血淋淋的写照。

试想,连要赚更多钱、学更多知识的觉悟都没有,又何来会好好生活一说呢?

上层建筑包括哪些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

向阳

虽然钱买不来很多东西,但是它至少可以让你不疲于眼前的苟且,有信心去追求诗和远方。

虚幻的想法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假如生活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一无所有,那他的诗和远方还会高雅得起来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经济基础,说话才能理直气壮,而不是扭扭捏捏的,前怕狼后怕虎的。

物质固然肤浅,可是没有一点点物质,又如何支撑起精神追求呢?

另一方面,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而精神世界一贫如洗,那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确实是一个矛盾体,可能连哲学本身,都是矛盾的,正反面相生相克,相伴而生,相辅相成。

可尽管如此,还是要好好努力啊!好好赚钱,好好活着,好好夯实经济基础,然后好好建设上层建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