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演讲(谦卑就是为人师表)

2012年4月21日,杨振宁教授在中国农业大学演讲。如果是在大学的时候,有大师来演讲,我自然要去凑凑热闹的,即使完全听不懂的理工科——听大师做学术报告,其实是学大师做人的风范,至于学术内容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

对于杨振宁教授,广为人知的除了他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更广为人知的就是他82岁高龄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女硕士翁帆的跨世纪爱情。对于别人包括伟人或公众人物,其私生活是不需要别人去指手画脚的,我今天最为感动活罪受启发的是90岁高龄、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全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的平等、谦卑与为人师表。

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演讲(谦卑就是为人师表)(1)

作为专家,去各大学巡回演讲,本不奇怪,但专家之所以为人敬仰,不仅是学术上的突出成就,还在于为人处事上的一些不经意的举动,特别是细节。杨教授的报告结束的时候,照例是要请听众提问的,许多专家学者都是这样。可能是激动,也可能是紧张,还有可能是慌乱,一个女生,没有拿麦克风,就开始提问了。作为老人,特别是世界闻名的老人,按照资历,自是可以不理会的,现今的许多人,都是这样,腆着大肚子,旁若无人,“我是专家我怕谁”!但杨教授不一样,看到那个女孩子正激动的说着什么,他做出了惊人的举动,离开讲台,迈着有些蹒跚的步子,走到主席台的边上,弯下腰,侧着身体,认真倾听那个女孩子的问题。看到电视屏幕上那颗满是白发的头颅,密布着老年斑的脸,那双慈祥的眼睛,以及那双慈祥的眼镜背后隐藏着的平等、谦卑与为人师表的特质,所有的人都应该在内心深处发起一丝丝涟漪,漫长的掌声已经能够说明一切。那个女孩子提出的是什么问题,到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杨振宁教授的回答,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起身、弯腰、侧耳背后所代表的平等的意识,谦卑的情怀,为人师表的态度。

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演讲(谦卑就是为人师表)(2)

我没在现场,我相信,在现场,我的体会与感受会更深、更多,我只是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这一幕,心潮起伏,一时难平——现对于深奥的物理学术知识,杨振宁教授给当时的所有领导和学生,上了她们众神难忘的一课,不是知识,而是做人的平等、谦卑与为人师表。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老师,大学的古代文学老师杨世明教授,他的风范,永远都铭记在我的心里:

大学时候的唐诗研究专家杨世明教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已经70多岁了,但他的博学、平等、谦卑,却给了我终身的记忆。我从小学开始,读了很多书,但都是一些通俗文学,如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却基本上没与接触正规的文化与文学教育,仅有的一点古代文学知识,还是上高中的时候老师在教文言文的时候补充的一点点,所以,我虽然上了中文系,在古代文学上面,还只是一个小学生。

杨老师上课的方式很不讨年轻学子的喜欢:端端正正的坐在讲台上,目不斜视,语气平淡,从头至尾一个腔调,难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坐飞机的时间多,真正听懂的时间少。但随着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增多,对杨老师的精辟的分析,开始了解了。特别是他在分析《诗经》中《氓》的一节,对短短的300个字,结合离合历史文化因素,对人物心里的分析,合情合理,鞭辟入里。他的朗读,语气一贯平淡,但摇头晃脑,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那个美好的故事中了,颇有涵咏的感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在读到“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时,语气低沉,沉郁顿挫,好像他就是诗里那个年轻人一样。再后来,我慢慢地喜欢了上了古代文学,也开始大量的涉猎古代文学典籍。

但最让我感动的,不是杨老师的身后的古典文学造诣,而是他对待学生的谦和和对待官员的独立人格。有一年开全系的师生大会,我刚好坐在杨教授的后面。坐在主席台上的官员或学者身份的官员,讲的内容,不外乎是些什么大道理,我四处一瞧,大多数学生都在东张西望——这些内容,枯燥乏味,是不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的。很多老师也在瞌睡,对于老师,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早都听腻了。只有杨教授,目不斜视,正襟危坐,纹丝不动。伸长脖子一看,原来他戴着老花镜,借着会议室里的昏暗的灯光,正在看书,一边看,一边用手在轻轻地打着节拍。我和旁边的同学都爱发现了这一点,暗自笑他的痴。可能是过于开心,我们俩一不小心,笑出声来,杨老师可能发现了,转过头来,非常轻声的说,“与其花时间在这无聊的会议上,不如多看一些书吧。”我们很不好意思,连忙点头。

我那时很贪玩,沉迷于玩一种叫做双扣的扑克牌,杨教授叫多读书的事情,早抛到了脑后。后来上课的时候,他突然走到我身边,问,“最近读什么书没有?”我很茫然,连忙信口胡诌了几本书。他点点头,走了。又过了几天,在去食堂的路上,遇到杨老师,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胳膊下还挟着一本。我连忙问好。他停下来,“你是94级还是95级的?”我如坐针毡,生怕他再问我读书的事情,赶忙说我是95级的,一边说,一边准备抽身离开。“我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读书,现在喜欢读,年龄又大了。”他有些唏嘘的感觉,“这本书你好好读读吧。”他把胳膊底下挟着的一本书递给我,拍拍我的肩膀,“年轻真好。”

那一刹那,我无地自容,连忙接过书,忙不迭的感谢。如果我现在还有一点点读书的兴趣和爱好,都与杨老师的引导割分不开的。

还有一次,我到学院的办公楼办事,看到校长、副校长等很大一拨人在检查工作,学院的一干领导陪同着,有人脸上堆着笑,有人弯着腰,还有人不停的做着“请”的手势。也有老师时不时进进出出,但一见领导来了,都是紧紧靠着墙壁,等这拨人过了之后才急匆匆来来去去。正巧,杨世明教授挟着书,从办公室出来,看到校长等人,礼貌的一颔首,然后就从一干领导中间穿过,“课大于天,我不能让学生在教室等着我。”这是他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讲唐诗的时候,杨教授分析李白的这句诗,就告诫我们,“做学术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立的人格。”

哎,离开大学20余年了,再也没见到杨老师,再也不能受他的教诲,只能时时回忆,那高大的、消瘦的身影,那时时平淡、有时沉郁的语气,还有他对学术研究的专一,似乎在激励我,催促我,永远不要忘记了自我。

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演讲(谦卑就是为人师表)(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