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团套路骗局(拼团名媛刷屏骗别人很可恶)
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一篇《我潜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个月的名媛观察者》的网文刷屏了,文章作者自称“斥巨资500元潜入魔都名媛群”,潜伏半个月后的感受是,本以为是和富婆们畅聊奢侈品,却进了高配版拼多多群。群内的成员们在群里发各种奢侈品的拼租信息,如40个人拼团上海某高档酒店房间一晚,均摊下来人均125元,或者拼下午茶,一组人拍完照换下一组人拍,最迷惑的行为是连名牌丝袜都团租,一个人穿几天再换一个人穿。
这种“拼团名媛”立刻为网民们贡献了许多欢乐,各种模仿段子此起彼伏:“我决定找人拼个鸡蛋饼,我吃一半你吃一半,希望你不要不识抬举,以我的财力,其实可以自己直接买的。”“拼茶叶蛋,1.5一个,3个人拼,一个吃蛋清,一个吃蛋黄,一个舔壳,芝麻信用分不够650的别来,怕你不守信用吃多了。”网友看乐子,媒体则要找“门道”——采访网文作者的,报道五星级酒店回应的,采访曾参加过“拼团名媛群”女孩儿的,还有批评消费主义、解读背后玄妙的。
也有人半信半疑,毕竟我们都曾见识过新闻全靠编、图文全靠P的自媒体“热点”,听多了“狼来了”,不少人的信任阈值已经调得比较高了。坦率地说,最开始看这个网贴的时候,我直觉上就觉得它特别符合“自编自导”的特征,因为除了微信对话截图之外,就是作者的旁白说明,没有任何旁证。而微信对话截图,未必比朋友圈里的“法拉利”更有证明力。
然而,不管原贴是真是假,这个充满了魔幻感的“伪名媛”生活方式就活在短视频APP和朋友圈里,“爱马仕包包租一天19元”的信息就挂在租借平台上,修改朋友圈定位、专供发圈P图服务就在某宝上活跃,就连高级酒店的管理者也不敢说能杜绝所有拼单入住拍照打卡的行为。事实上,对于社交媒体中的那些网红照,因为拍得美轮美奂,还成了酒店的间接广告,他们又有什么理由去介意拍照的人是真名媛还是假名媛?反正消费是真的。
“拼团名媛”们图什么呢?是图只能拍不能吃的下午茶“真香”,还是图别人穿过的二手丝袜“有味”?据说,这是为了凹人设钓金龟婿,因为假装白富美才有可能接触到精英圈层,就如同电视剧《三十而已》的顾佳要刷爆信用卡买爱马仕包包才能勉强站到阔太太的边上一样。然而,精英圈层都是钱多人傻吗?就算一开始被伪装误导,难道真恋爱了还能一直骗下去吗?除非就是为了欺诈,就像法治新闻里那些伪装富二代、公务员或军官专门骗财骗色的诈骗犯。然而诡异的是,“拼团名媛”怎么保证自己碰到的不是“拼团名流”呢?有人曝光了以男性“PUA”为名的微信群,教授男孩们怎么伪装有钱人,专以“白富美”为目标。更让人五味杂陈的是,这些入群的小伙子们成了第一轮收割的韭菜,“导师”要他们支付2000元才可以带他们去实战演练,收了钱的“导师”就此消失了……好一场“你骗我也骗,看谁团团转”的大戏。
如果假扮有钱人钓金龟婿并不靠谱,那么,入群的女孩们想做什么呢?有人是做“微商”的,有人是做“主播”的,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些工作并不存在绝对的上下班界限,镜头已经向她们的日常生活延展,无论是自愿或是无奈,她们都已习惯了扮演,因为扮演可以带来更多流量,可以更快“出货”。还有的入群女孩更加简单,只是想体验一下有钱人的生活,并且在朋友圈被点赞多了以后,尝到了众星捧月之感。或许,这才是群嘲的口水下,最真实的状态吧。但这种“欺骗”更让人觉得心凉。欺骗别人很可恶,欺骗自己则很可悲。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习惯了美颜滤镜下的我们,还能接受没有磨皮和美白的自己吗?在滤镜带来的幻觉里,我们和她们之间差了多少步?
女孩说:“哪个灰姑娘不想有个水晶鞋呢?”然而,童话里的水晶鞋到了12点不会消失,现实中的水晶鞋却是要还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