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逆贼平定中原(淮阳人朱鲔起兵反王莽)

朱鲔,据《淮阳县志》载:“新莽地皇二年(公元21年)三,淮阳人朱鲔在南阳起兵反莽,号称新市兵。越二年,朱鲔、岑彭平定淮阳,鲔荐彭为淮阳都尉。”县志又记:“后与刘縯、刘秀(兄弟)的平林军(当为‘春陵兵’)合并,共立更始将军刘玄为帝,朝任大司马职,守洛阳。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登皇帝位,为巩固政权,遂派大司马吴汉攻洛阳,鲔坚守。九月经岑彭劝说,鲔率全军归附刘秀,被封为平狄将军、扶沟侯。”县志所记过于概括,现作一补说。

讨伐逆贼平定中原(淮阳人朱鲔起兵反王莽)(1)

一、朱鲔起兵南阳

东汉末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大小上百支农民起义军。其中声势最大、组织最好的,要数赤眉军和绿林军了。地皇二年三月,以南阳人马武,颍川(今河南禹县)人王常、成丹带领的起义队伍与王匡、王凤带领的荆州一带流民义军合伙,将湖北北部的大洪山,当时叫绿林山,作为义军的根据地,故而称“绿林兵”,此时,淮阳人朱鲔随同起义。在绿林军起义后的第二年夏天,绿林山中突然闹起大温疫,构万多名义军得病而亡。首领们被迫决定撤出山林,到平原地区继续开展斗争。为便于活动部队分成两路。第一路是主力部队,由王匡、王凤、马武、朱鲔率领,北上南阳郡。因为主帅王匡、王凤都是新市人,所以人们把这路军称为“新市兵”。在新市兵中还有一支称为“平林兵”的。第二路称“下江兵”。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天,这支义军离开绿林山后,开往南郡。

正当农民起义开展得轰轰烈烈之际,一些不满王莽政权的豪强地主们也纷纷拉队伍、搞武装。其中住在南阳的西汉皇帝宗室,刘縯、刘秀兄弟二人,在当地财主李通的怂恿下挑起造反之旗,拉起七八千人的队伍,称“舂陵兵”。刘縯担心孤军作战会被官军吞灭,就与新市兵联络,提出联合作战,要求得到新市兵将领的认可。从此舂陵兵归属绿林军系统。以上起义诸兵结成联军,成为王莽政权的心腹之患。

当联军向宛城逼近时,刘秀的姐夫邓晨带着“新野兵”赶来会师,逃亡在外的李通也找了来。刘縯觉得此时兵强马壮,就甩开绿林军,仅率春陵兵独去打宛城。没料一战失利,全军崩溃。而新市兵、平林兵对刘缤背信弃义、抢功夺城的行为不满,所以个想再联合下去。刘縯处于走投无路之际,得知王常、成丹、张卬率领的五千名下江兵到达宜秋,他忙带刘秀、李通直奔宜秋,要求协同作战,王常表示愿予协助,于是刘縯和王常结成心腹之交。新市兵、平林兵见下江兵与舂陵兵联合,面对大敌当前,也就同意再次联合作战,并推举刘縯为作战指挥。

讨伐逆贼平定中原(淮阳人朱鲔起兵反王莽)(2)

当时绿林军已经拥有十万精兵,威震天下,许多将领都为这时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更有利于号召天下,推翻“新”朝,至于重建汉朝,在刘氏宗室中由谁出当皇帝将领们意见不一。刘縯为人一贯骄横,农民军将领认为刘玄比较容易控制,于是趁刘縯不在时,把刘玄拥上皇帝的宝座,刘縯心里虽有不满,但也不好公开反对。

接着,两万绿林军与百万官兵在昆阳大战,取得巨大胜利,震惊了全国,绿林军从此成为当时最强大、最有威望的起义军。刘縯、刘秀兄弟因宛城、昆阳两大战役中立有大功,名声大增。官僚、豪强们对刘氏兄弟的拥护声势,引起了农民义军将领们的警惕,绿林军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却愈来尖锐。

刘秀为人谨慎小心,不招人注意,而刘縯傲慢,瞧不起农民将领,因此常常发生冲突。刘玄将刘縯的爱将刘稷抓来,判了死罪,刘縯来向刘玄求情。朱鲔等将领提醒刘玄:“杀刘稷不杀刘縯,必有后患,不如一起杀掉。”于是,刘玄将二人一起处置了。此时刘秀正在颍川打仗,听到消息后,表现得异常理智,避免了刘玄对他治罪。他虽被刘玄封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但却被留在官中,不再带兵打仗。刘秀明白自己当前力量太弱,不能公开与刘玄对抗,于是就广交朋友,笼络人心,等待时机。

讨伐逆贼平定中原(淮阳人朱鲔起兵反王莽)(3)

绿林军苦战了六年,终于推翻了新莽王朝,刘玄将都城由宛城迁到洛阳。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初一,绿林军正式立刘玄为皇帝,年号为“更始”,刘玄从此被称为“更始皇帝”。刘铸五铢钱,史称“更始五铢”。王匡、王凤、朱鲔、陈牧等各路将领都被封官。此时,朱鲔、岑彭平定淮阳,岑彭由朱鲔荐举为淮阳都尉。更始二年二月,刘玄进驻长安,从此渐渐腐化起来,失了人心,天下很快又陷入混乱之中。此时,朱鲔驻守洛阳任重职。

其间,绿林军在自相残杀中力量削弱,无法与强大的赤眉军对抗,刘玄知道大势已去,逃出长安,被绿林军将领严本收留软禁起来,后跟随赤眉军的使者去长安请罪。赤眉军虽封他为淮阳王(一说长沙王),却限他住在长安。《淮阳县志》所载“刘玄后封淮阳王”,所指即此。

二、朱鲔归附刘秀

此时,洛阳城里驻扎着三十万绿林大军,主将朱鲔因听说长安失守,刘玄退位,就向自立为皇帝的刘秀投降了。

讨伐逆贼平定中原(淮阳人朱鲔起兵反王莽)(4)

刘秀是如何自立为皇帝?朱鲔又是如何归降刘秀的呢?简述如下:

刘玄杀了刘縯以后,就一直不让刘秀带兵。后来攻下洛阳,眼看就要统治全国,当时的河北一带形势混乱,刘玄想派一名能干的将领去安抚,刘玄的堂兄刘赐建议让刘秀去。而刘玄对其颇有戒心,怕刘秀报杀兄之仇。对此事大将朱鲔等也不赞成。刘玄由于找不出借口,加之是堂兄推荐,最后只是给刘秀拨了一点人马,让他到河北去了。

刘秀乘机在河北拉拢了不少豪强地主,并在他们的支持下,平定了势力最强的王郎。刘秀由此不再是光杆将军,成为手握重兵、威震河北的大军阀。接着刘秀将分散在河北各地的众多农民起义军各个击破,迫使实力最强的铜马投降,这样一来刘秀实力大增有了几十万人马,后个以人们称刘秀为“铜马帝”。

讨伐逆贼平定中原(淮阳人朱鲔起兵反王莽)(5)

刘秀与刘玄的矛盾也由此表面化,刘秀首先回绝了刘玄要他交出兵权回长安的指令,并将刘玄派到幽州的长官及新任上谷、渔阳两地的太守杀了。

刘秀趁绿林军与赤眉军火并之机,派大将邓禹率两万精兵入关,坐收渔翁之利。又派寇恂、马异去对付镇守洛阳的30万绿林军。公元25年农历六月,刘秀自感羽翼丰满,就在鄗县(今河北柏乡北)自立为皇帝,年号“建武”,史称东汉建武元年。这时,被刘秀派往洛阳的大将冯异,写一密信给镇守洛阳的副将李轶,劝他归顺刘秀,待李轶回了信,刘秀又故意把李轶暗通冯异的消息散布出去,镇守洛阳的主将朱鲔得知后,杀了李轶。

讨伐逆贼平定中原(淮阳人朱鲔起兵反王莽)(6)

刘秀遂派大司马吴汉攻洛阳,朱鲔坚守。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九月,刘秀只好派朱鲔以前的部将岑彭,去劝降朱鲔。朱鲔说:“当初杀刘縯有我的份,后来我又劝更始帝不让刘秀将军到河北去,我得罪将军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我还敢投降他吗?岑彭回去将朱鲔的话告知了刘秀,刘秀说:“干大事业的人,哪会计较小小的旧怨,只要他立即投降,我对黄河发誓不但不份他的性命,还要保留他的官职,决不食言!”

岑彭回到洛阳城下,把刘秀的话传给城头上的朱鲔。朱鲔放下一根绳子说:“如你说的是真话,就拉着这条绳子爬上来。”岑彭抓住绳子准备上爬,朱鲔见他真心诚意,忙说:“不用了,我信得过你。”朱鲔让人把自己绑上,跟岑彭去见刘秀,刘秀亲手为他松绑,并好言安慰。朱鲔见刘秀真守信用,回到洛阳把城门打开,率全城守军向刘秀投降了。刘秀从此把洛阳作为自己的都城,封朱鲔为平狄将军、扶沟侯。

讨伐逆贼平定中原(淮阳人朱鲔起兵反王莽)(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