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办法让油漆干的快(昆明湖畔小江南)

昆明湖原是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瓮山泊等名称,由于地处北京西郊,又被称为西湖。

在清代前期北京西郊万寿山、玉泉山周边地带生产的优质粳型稻米,被称为京西稻。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130多年的经营,才形成了规模,到乾隆后期,京西稻的种植已达到万亩。这当中,昆明湖发挥了重要的水源灌溉作用。那时的昆明湖畔,在乾隆笔下是“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

什么办法让油漆干的快(昆明湖畔小江南)(1)

疏浚西湖 广植水稻

京西稻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载:地肥水美的海淀,三国曹魏时期开始建渠种稻。元代水利学家郭守敬开通通惠河,水源充足,两岸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康熙帝南巡后将带回来的稻种在这里试种,这是京西稻种植的开始。乾隆皇帝也很重视京西稻,将下江南时带回的水稻品种“紫金箍”种在这里。

乾隆时期,随着京西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以及通漕、城市用水等需水量大增,使供水源头的西湖水量日渐减少,再加上治理前的西湖已是“芟苇茭之杂丛,浚泥沙之隘塞”,无法满足当时的水稻灌溉需要。乾隆敏锐地看到,“河渠国家之大事也”,为了满足“浮漕、利涉、灌田”的需要,决定对京师西北郊一带的水利进行治理,重点是疏浚西湖。

西湖的扩建工程,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冬开工,次年初完成,将原来的堤防移至今知春亭以东,将原堤东的稻田、黑龙潭及零星水面与西湖连成一片,留下龙王庙孤岛,建十七孔桥相连。又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在西湖水面重新修筑了一条大道,取名西堤。西堤将湖分成两个水域,西称西湖,东称昆明湖。堤上建有6座桥梁,由北到南为界湖桥、豳风桥(原名桑贮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保持了东西湖水的沟通。对昆明湖的疏浚既扩大了湖面,又加深了湖底,“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湖面积约为130平方公里,可蓄水260万立方米,终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库。除了满足各大名园用水和灌溉稻田外,湖水还由东南角的绣绮桥下流入长河,又成为京城内河湖系统一个重要水源。

什么办法让油漆干的快(昆明湖畔小江南)(2)

昆明湖东岸外,地形陡然下降,因此东堤岸非常峻固,除用三合土修筑之外又砌石加固,以防堤岸被冲毁,并且建了闸、坝和涵洞,以控制蓄泄。东堤上建有二龙闸及灌溉涵洞四处,随时启闭,“以资灌溉稻田之用,每春夏之交,湖水率减数寸,盖因稻田日多。”

随着京西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灌溉用水也相应增多,尤其是在春夏之交的插秧时期尤为明显,“湖波漫惜减三寸,正为乘时灌稻田。”湖区改造后蓄水量增加,对京西稻的种植大有助益,乾隆由衷欣喜:“新辟水田千顷绿,喜看惠泽利三农。”

对于西湖的治理,乾隆十分上心,写道:“西海受水地,岁久颇泥淤,疏浚命将作,内帑出余储,乘冬农务暇,受值利贫夫,蒇事未两月,居然肖具区……师古有前闻,锡命昆明湖。”显然昆明湖这个名字是乾隆在治理西湖后赐予的。

引流泉水入湖来

昆明湖的水源,主要来自玉泉山,“西湖去玉泉山仅里许,即玉泉山龙泉所潴,此地最洼,受诸泉之委,汇为巨浸”。西山一带泉源甚多,乾隆年间有名称者就多达30余处。

为进一步扩大水源,乾隆派人调查西山泉源。彼时,还有两个源头未汇入玉泉山的水系,“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头,一出于碧云寺内石泉”。于是动工对这两处泉源之水进行开发引导,使之汇入玉泉山水系。据《日下旧闻考》载:“皆凿石为槽以通水道,地势高则置槽于平地,复以石亘,地势下则于垣上置槽,兹二流逶迤曲起四王府之广润庙内,汇入石池,复由池内引而东行,于土峰上置槽,经普通、香露、妙喜诸寺夹垣之上,然后入静明园。”这个记载表明,当时设石槽是沿山麓而行,为防止山洪冲决,又开凿了排洪水道,用大块条石砌成坚固的河墙加以防护。这项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渡槽的作用,使两泉之水汇于昆明湖。

什么办法让油漆干的快(昆明湖畔小江南)(3)

昆明湖扩建后,湖面东移,水位有所降低,灌溉湖西岸较高稻田有了难度。为此,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开高水湖,其水源有二:一是自玉泉山静明园水由城关南流入湖;二是从玉泉山第一泉南闸流出,入湖水量约占玉泉山各泉总出水量的二分之一。高水湖的主流自三孔闸流出为金河,湖北端有一孔闸与新闸河相通,当水量有余时,就由此入昆明湖。

万泉庄沼泽变稻田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乾隆皇帝又命疏浚海淀地区的万泉庄水系,“万泉久湮塞,甲申岁时命疏浚”,目的是“为开稻町资输注”,以扩大京西稻的种植面积。

万泉庄水系,发源于万泉庄西南,巴沟低地的上游。这一带的地形特点是东南高,正北及西北一带地势低下。据《帝京景物略》载:“水所聚曰淀,高梁桥西北十里,平地出泉焉,滮滮四出……北曰北海淀,南曰南海淀,或曰八沟水也,八沟自青龙桥东南入海淀,淀南五里丹棱沜……沜而西,广可舟矣。”八沟即今巴沟一带,在海淀西南约四里,由此向北地势逐渐下降,形成八沟低地。在人工治理之前排水极不通畅,常年积成湖泊,而附近也大多是沼泽。

八沟低地水源丰沛,溪流纵横,泉源众多,曾经命名的“凡二十有八”,并有长河东堤泻出之水,助长流势。对万泉庄水系的治理,主要是修筑沟渠,疏导水流,将其导引过海淀,使其北流东转,经万春园之南,再北折流入清河。万泉庄原来无法耕种的湖泊沼泽之地,经过治理,也都开辟为稻田。

随着玉泉山和万泉庄两大水系的治理,昆明湖一带利用泉水试种水稻获得成功,这为进一步扩大京西稻的种植面积打下了基础。

什么办法让油漆干的快(昆明湖畔小江南)(4)

河旁堤畔稻风香

昆明湖畔稻田面积不断扩大,乾隆对此非常关注,闲暇时间经常前来观看这里的稻田景色,“乘闲更上西岩阁,乐在桑郊稻垅边”。乾隆有《溪田课耕》一诗,其中小序写道:“每过辄与田翁课晴量雨,农家景色,历历在目。”并赋诗:“引泉辟溪町,不藉水车鸣,略具江南意,每观春月耕。嘉生辨粳稻,农节较阴晴,四海吾方寸,悠哉望岁情。”这首诗记载了乾隆对昆明湖畔稻田风光的欣赏,他不仅察看稻田的耕种以及水稻的生长情况,还兴致勃勃地探讨农业和天气的关系,可以看出乾隆对农事的关心。

玉泉山静明园是京西稻的发源地,到乾隆时水稻的种植面积又有所发展,“园内自垂虹桥以西沿河皆水田”,南宫门东南为养水湖,也蓄水灌溉稻田,共有十五顷九十余亩之多。静明园的周边地带也多是稻田。“玉泉汇为玉河,河旁皆稻田”,乾隆《青龙桥晓行》诗“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水乡风光。可以看出,从静明园至清漪园之间的青龙桥、功德寺、北坞一带,当时也都是稻田。

什么办法让油漆干的快(昆明湖畔小江南)(5)

昆明湖东堤之外,至畅春园西墙,其间还有一段距离,原是一片无人耕种的废弃之地,后也开辟为稻田,“堤与墙间昔弃地,引流种稻看连畦”,在畅春园等著名的园林,也有京西稻的种植,“西堤湖东,稻畦千顷”。长河西岸一带亦然,“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两岸绿杨蝉嘒嘒,轻舟满领稻风香”,俨然是“水乡稻熟时,始得有肥蟹”的北国江南。


来源:北京日报副刊 | 作者 刘永加

编辑:张鹏

流程编辑:郭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