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十二首经典的诗句(白居易一首夜雨)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明月,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白居易十二首经典的诗句(白居易一首夜雨)(1)

- 东邻婵娟子 -

也许你想不到,一向风流潇洒的白居易,竟是一个痴情的人。

11岁那年,因避战乱,白居易随母亲迁居至符离,在那里结识了小自己4岁的邻家女湘灵。

她精通音律,活泼可爱,深得白居易喜欢,尽管出身卑微,却也和白居易成为了青梅竹马的好朋友。

彼时,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因功自彭城令擢拜襄州别驾,获赐绯鱼袋,在当地颇有权势。故白居易15岁便作《赋得古原草送别》献诗顾况,少年成名。

而湘灵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子。

身份之别,也为他们之间的故事埋下了命运的伏笔。

白居易十二首经典的诗句(白居易一首夜雨)(2)

白居易19岁时,与湘灵相爱,朝夕不离,约定了今生。白居易在《邻女》中曾写: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这首诗,就是写湘灵的,可见湘灵貌美、擅乐,清丽可人。

这段恋情维持了8年之久,27岁时,白居易因要博取功名,不得已离家。临行前,曾欲向湘灵提起,奈何白居易的母亲不允,终归是嫌弃湘灵出身寒微。

就这样,白居易与湘灵有了人生的第一次别离,路上,白居易写下了《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三首诗,表达了对湘灵深深的眷恋。

两年后,白居易中进士,归乡再次提亲,白母以死相逼,生生拆散了这对鸳鸯,不久后白居易迁居至洛阳,临别前,白母甚至都没有让白居易见湘灵最后一面。

之后,两人就是漫长的分别,因为思念湘灵,白居易又写下了《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等诗。

白居易十二首经典的诗句(白居易一首夜雨)(3)

37岁时,白居易的母亲以孝道相挟,逼迫白居易娶了同僚杨虞卿的从妹,尽管如此,白居易对湘灵的思念依旧不减。为此,他作诗《感镜》遥寄。

公元815年,因武元衡被刺案,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途中偶遇四处流浪的湘灵父女,昔日恋人抱头痛哭。

奈何白居易还要赴任,不得已再次惜别,等白居易安顿好一切,再去寻找湘灵时,已经没有了她的踪迹。

这段跨越了25年的感情,到这里就彻底结束了,后来,白居易无论是在《长恨歌》里,还是《琵琶行》中,都能见到他对湘灵的思念。

白居易还有一首《夜雨》,也是写给湘灵的,下面就来一起欣赏。

白居易十二首经典的诗句(白居易一首夜雨)(4)

- 诗文赏析 -

..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出自白居易的《夜雨》

白居易这首诗,写尽了世间的离愁别绪,首句开门见山,强烈的感情色彩无需任何渲染,直接展示出来,字字含情,句句相思。

从这首诗中亦可看出,白居易是真的很喜欢湘灵。

白居易十二首经典的诗句(白居易一首夜雨)(5)

诗文大意可解为:

我有深深思念的人,却远隔他乡。我有感怀的事情,却只能埋在心底。故乡遥远难回,我只能日夜遥望。心中压抑的愁苦无处化解,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的思念;

此夜残灯,独自坐在屋中苦守,秋风还没有来临,秋雨却早已绵绵。若不学一学苦行僧的佛法,我如何能忘记过去呢!白居易任官杭州时,曾因缅思苏小小,招小蛮和樊素为家伎,一直陪伴自己到73岁。“樊素口、小蛮腰”为很多人所羡,尤其是后朝的苏东坡,每每在诗词中提及。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白居易也曾如此深情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遗憾,他才逐渐变得“乐天”,尽情享受人间风月。

白居易十二首经典的诗句(白居易一首夜雨)(6)

凡事有因有果,在他写下《长恨歌》时,心中还满是湘灵的影子,可相思太苦,既然注定不能在一起,不如就学着忘记。

有缘无份的感情,留下的只能是无尽的伤心。

愿也只愿,世间少些离别,有情人能终成眷属,我们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