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土葬开墓风俗(福建一个村子的奇怪风俗)

在福建省东南沿海,有一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村子,叫山腰村。山腰村有一个古老而奇特的风俗:村里男人活着时姓杨,死后改姓为辛。这是怎么回事呢?

山腰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整个村子建在半山腰,因而得名“山腰村”。山腰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全村面积约7.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000人。在以前,山腰村由于地处山腰,可耕种的土地面积不多,村民靠采石、石头加工等为生,经济比较落后。如今山腰村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广西土葬开墓风俗(福建一个村子的奇怪风俗)(1)

根据媒体报道,山腰村下辖山腰、东山、下塘、前亭、顶后垵、下后垵、东格7个自然村。其中,东山、下塘、顶后垵3个自然村,加上山腰自然村的一部分,共计2000名男性,遵循“死辛活杨”的风俗习惯,即活着时姓杨,死后改姓为辛。

在活着时,他们的身份证、户口本等上面,全部是姓杨。去世后,祭文、墓碑等所有用到姓氏的地方都改为姓辛。

广西土葬开墓风俗(福建一个村子的奇怪风俗)(2)

这样的风俗习惯,已经延续了400多年。至今仍然在延续之中。因此,村里共有两个祠堂,一个是属于“活杨”的东祠堂,一个是属于“死辛”的西祠堂。而且,两个祠堂大门匾额的题字都不一样。东祠堂写着“四知传芳”,西祠堂则写着“梓园世泽”——不同的题字,传递出的信号耐人寻味。

对于“死辛活杨”风俗习惯的由来,山腰村上年纪的老人,都能够说出一点缘由。根据记载族谱的杨锡钦、杨聪法等老人的叙述,大概可以梳理出这样一段故事。

山腰村的村民,最初并非姓杨,而是姓辛。在400多年前,辛氏的先祖从陇西(今甘肃临洮)迁徙而来,在福建省东南沿海扎根下来,繁衍生息。

广西土葬开墓风俗(福建一个村子的奇怪风俗)(3)

明朝时期,辛氏有人在朝廷里做官,因为犯法,导致辛氏遭到灭族之灾。至于犯法的细节,有两种说法。

一是有一个辛氏男孩在朝廷做到司礼监的职位,人称辛礼监。有一年,惠安县东岭镇张坑村出了一名武将张昌尉,曾带兵平柳州反贼,立下功劳。嘉靖皇帝派辛礼监传诏书,宣张昌尉进京。张昌尉的家族在当地横行霸道,是一个祸害。辛礼监担心张家的人加官晋爵,对惠安百姓不利,就擅自更改了诏书,致使张昌尉误认为皇帝要降罪于他,自尽身亡。嘉靖皇帝知道后,龙颜大怒,下令将辛礼监抄家灭族。

二是明朝嘉靖时期,一名辛氏后人做了通判,人称辛通判。辛通判的侄子打死了征粮税的人员,被奸臣上奏是辛通判教唆所为。这还了得?嘉靖皇帝下旨抄家灭族。

广西土葬开墓风俗(福建一个村子的奇怪风俗)(4)

后面的故事又统一了。山霞镇山腰村人杨家有一女,嫁到山霞镇后洋村东官岭的辛门为媳妇。当官兵前来后洋村抄家灭族时,杨姓女子准备回家。她见到后洋村里火光四起,杀声不绝,知道大祸临头,就赶紧回到山腰村娘家。在山腰村娘家的悉心照顾下,杨姓女子生下了一个儿子。

杨姓女子由于延续了辛氏的血脉,被尊称为“始祖妈”。“始祖妈”为了感激娘家,向天发誓,不仅儿子姓杨,此后世世代代后人生者为杨姓,死后香火才归辛姓。由此,山腰村的所有男性都姓杨,死后才回归本姓为辛。

广西土葬开墓风俗(福建一个村子的奇怪风俗)(5)

由于女性成年后要外嫁,属于他族之人,故不用遵守“死辛活杨”的风俗习惯,死后不需要改回辛姓。

至今,“死辛活杨”的风俗习惯已传承了20多代。

【参考资料:《泉州晚报》《东南快报》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