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天然柳林简介(黄河源头被找到)

众所周知,世界各地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往往都处于大河流域,充足的水源和冲击平原孕育了人类最初的文明。而中华大地的文明也并不例外,黄河就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的祖先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发展出了璀璨夺目的文明。

关于这条母亲河的发源地,一直众说纷纭。唐朝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诗人的浪漫视角把黄河源头归结到天上,可见对于这条奔流不息的母亲河,古人也有对黄河源头到底在哪里的思考与探讨。

黄河故道天然柳林简介(黄河源头被找到)(1)

近现代以来,为了加深对黄河的了解与研究,彻底了解黄河的水文特征,针对黄河源头的寻找工作开始展开。经过科研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工作,黄河源头终于被找到,竟然只是五个喷水的“龙眼”。奇怪的是,找到黄河源头后,国家为何禁止任何人靠近?

一、历史悠久,众说纷纭

关于黄河的发源地,古人一直有着相关的猜测与探讨。史前神话中,这条给中华儿女生活提供诸多便利的母亲河,是发源于传说中神仙定居的昆仑山山麓,无形中赋予了黄河神秘主义的色彩,也体现出古人们对黄河的崇拜和尊敬。

战国时期的地理专著《尚书·禹贡》关于黄河发源地有着这样的记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其中的“积石”便是指黄河源头所处的地方,这条记载也是关于黄河源头的最早记载。只不过,人们至今无法得知写书的作者是如何得出这样的判断,是否进行了实地考察。

黄河故道天然柳林简介(黄河源头被找到)(2)

唐朝时期,大将侯君集奉唐太宗之命率军出征吐谷浑,曾经登上“积石山”观察黄河的径流流向,却没有找到黄河水流具体的源头所在处。后来,唐朝奉命出使吐蕃的使者在经过积石地区时,从当地的吐蕃牧民口中得知发源地出自所谓的“紫山”

虽然自古以来古人都有对黄河的发源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是正式派出专门人员勘探黄河的源头,还要等到元代的至正年间。根据《元史》记载:“世祖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通过这次历时4个月的勘探活动,人们首次探查到所谓的“两大湖”。

元朝的勘探者们把在黄河上流搜寻到的两个大湖一起列为黄河源头,并绘制了相关的地图。然而,这种说法与当地藏民口口相传的源头存在差距,因此探究黄河源头的工作没有得到圆满结束。

黄河故道天然柳林简介(黄河源头被找到)(3)

清朝时期,康熙与乾隆都曾经组织过关于黄河源头的勘探工作,还编撰了《河源记》,指出黄河“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均可以当作黄河源。就这样,关于黄河源头的所在地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始终没有定论。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局限于当时科学技术的落后,对于河流溯源的勘探工作未能做到客观完善,指定何处是黄河源头往往受到勘探人员主观臆断的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专门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黄河的源头才得以确定。

二、艰辛努力,找到源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治理黄河水患成立了专门的黄河委员会,招募专业人员,负责黄河流域的水患治理和水文特征勘探研究。1952年,委员会成立了专门的黄河河源勘察队,经过几个月的探究溯源工作,初步确定当地百姓口中的玛曲就是黄河源头所在地。

黄河故道天然柳林简介(黄河源头被找到)(4)

1978年,三江源科考队成立,科考队员们依靠专业知识以及现代化的科考技术设备正式对黄河源头进行实地考察与溯源,他们下定决心要给历史和人民一个交代,找到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黄河源头的具体位置与实际情况。

科考队员们不辞劳苦,沿着黄河上流水域溯流而上,艰难地穿行在曲折蜿蜒的河道上,还要克服复杂多变的地形和未知的野外风险。但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与团队精神,科考成员们最终一步一个脚印地追寻到了黄河源头,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

与奔流不息、骇浪滔天的黄河下流相比,黄河源头的水流却显得静水流深、波澜不惊。来到黄河源头的科考队员们惊奇地发现,映入眼帘的竟是五个喷水的“龙眼”而已。虽然直觉上很难相信,但是“龙眼”中喷涌出来的流水的确注入了黄河,这五个不起眼的“龙眼”的确是源头。

黄河故道天然柳林简介(黄河源头被找到)(5)

三、严密保护,禁止靠近

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科考人员发现的五个“龙眼”的确是黄河源头,一桩上千年悬而未决的公案终于有了确切的结果,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源头被找到的消息一时之间就传遍了大江南北,随即引发了人们对黄河源头的猎奇心理。

然而,黄河源头被发现后,国家有关部门下令对黄河源头进行严密的保护,禁止任何人的无故接近。然而,这对于想要对黄河源头一探究竟的热心群众而言无疑是一盆冷水,人们不解,为何要禁止任何人靠近瞻仰呢?

原来,发现黄河源头后,科考人员没有止步于当前取得的成绩,而是随即迅速展开了对黄河源头附近水文地质特征的考察与探究。科考人员发现,尽管黄河源头只有五个碗口大小的泉眼,但是其附近的地质十分疏松,下面极有可能蕴藏庞大的水源未被开发。

黄河故道天然柳林简介(黄河源头被找到)(6)

因此,在黄河源头的水文地质尚未得到完全查明的情况下,贸然同意外人进入黄河源头参观,隐藏着极大的风险,也极有可能会对黄河源头的水源造成不可逆的污染。另外,黄河源头的地形地貌也与人们的想法有相当差距。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未经专业培训的人一旦进入高原,就会引起高原反应,轻则造成人体身体机能的损伤,重则还会有生命危险。此外,由于黄河源头附近的地区多半处于未开发状态,杂草丛生,野生动物时常出现,对不清楚状况的人们来说,人身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因此,出于种种原因考虑,相关部门为了保护好黄河源头的清洁与干净,同时也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这才明令禁止人们靠近参观黄河源头。

黄河故道天然柳林简介(黄河源头被找到)(7)

小结:

从有史前文明算起,黄河这条母亲河已经孕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而我们与黄河也始终保持着相当紧密的关系。关于黄河源头的勘探与追查就持续了上千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终于有了令人满意和信服的结果。

黄河源头的被发现,离不开自古以来人们的研究与勘探,而不辞劳苦进行溯源工作的科考人员更是居功至伟。正是在他们的艰辛努力下,黄河源头的历史悬案才得以解决。而黄河源头的发现与保护,对于我们日后保护、利用黄河的水资源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话说回来,虽然出于种种原因考虑,黄河源头被找到后,非工作人员始终无法近距离靠近瞻仰这条母亲河的源头,但对于关心爱护黄河发展的中华儿女来说,能够找到黄河源头始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关于黄河的研究工作也将继续进行下去。

参考资料:《旧唐书》、《元史》、《清史稿》、《黄河源头的探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