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危险品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一、第5类危险品的分项

(一)5.1项:氧化性物质

是指自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以放出氧气而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可分为固体氧化性物质与液体氧化性物质,对于氧化性物质的类别,应根据《危险品规则》中有关的标准试验进行判定。

包装等级可通过试验测定氧化性物质在与一种可燃物完全混合时,增加该可燃物的燃烧速度或燃烧的潜力来确定。

氧化性物质在遇酸、受热、受潮或接触有机物、还原剂后可分解放出原子氧和热量,引起燃烧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

危险特性包括:

① 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危险反应;

②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③ 吸水性、毒性、腐蚀性。

(二)5.2项:有机过氧化物

是指含有二价过氧基—O—O—的有机物。

有机过氧化物遇热不稳定,它可以放热并加速自身的分解。

还具有下列一种或几种特性:

① 易于爆炸分解;② 速燃;③ 对碰撞和摩擦敏感;④ 对其他物质发生危险的反应;⑤ 损伤眼睛。

有机过氧化物遇热,与杂质接触、摩擦和碰撞容易引起分解,分解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因其成分而异,分解时可能放出有害的或易燃的气体或蒸气。

某些有机过氧化物可以发生爆炸分解,在封闭状态下尤为强烈,许多有机过氧化物可以猛烈地燃烧。

许多液体的有机过氧化物溶液是易燃的,但是不需要另外的危险性标签,标签本身即暗示该物质可能是易燃的。

眼睛应避免接触有机过氧化物,会严重损伤角膜。此外,有机过氧化物还会腐蚀皮肤。

5.2项的所有有机过氧化物必须按品名表列出相应有机过氧化物的属性条目UN3101(液态B型有机过氧化物)至UN3120(固态F型有机过氧化物,控制温度的)来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含有有机过氧化物的包装件或集装器必须避免阳光直射,远离各种热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不得将其他货物堆放其上。

二、常见的第5类危险品

(一)过氧化氢

俗称双氧水,纯净的过氧化氢为无色浆状液体,与水容易混溶。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本身不易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火灾或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遇强光也能发生分解。

在运输过程中,应用耐压容器包装过氧化氢,避免其受强光照射、受热或震动。3%的双氧水溶液可做医疗消毒用。

氧化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危险品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1)

(二)漂白粉

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呈白色粉末状,具有类似氯气的臭味。

漂白粉属于一种强氧化剂,遇水或潮湿空气会燃烧,与碱性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漂白粉在受热、遇酸或日光照射时会分解并放出有剧毒的氯气。

一般用作棉、麻、纸浆、丝纤维织物的漂白,饮用水、游泳池水等的杀菌和消毒,乙炔的净化等。

氧化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危险品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2)

(三)过氧乙酸

具有强氧化性,化学性质很不稳定,易燃,加热至100℃可猛烈分解,遇火或受热受震都可起爆。

过氧乙酸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具有一定毒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对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其蒸气后可致呼吸道损伤。接触过氧乙酸必须戴橡胶手套。

过氧乙酸是广谱、速效、高效的灭菌剂,能迅速杀灭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及环境消毒。

氧化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危险品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3)

(四)过氧化二苯甲酰

呈白色粉末或结晶状,气味难闻,微溶于水。

是一种强氧化剂,性质极不稳定,干燥时易燃烧,在受撞击、受热、摩擦时易爆炸;遇硫酸能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燃烧,并放出大量有毒气体。

为防止爆炸,一般用碳酸钙、磷酸钙、硫酸钙等不溶性盐或滑石粉、皂土等将过氧化二苯甲酰稀释至20%左右时使用,或注入30%以上的水后储存、运输。

氧化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危险品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4)

三、第5类危险品总结列表

氧化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危险品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