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

一桩“随机杀人案”发生后,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辩护律师及其家属、一般的精神病患及其家属……似乎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当每个人在面对伤痕、重建生活时,似乎又变成了加害者。

到底什么是恶?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这是影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它触碰了一个常人鲜少触及和深入的话题,而这个话题又关乎到受害者、媒体公正、社会舆论、精神病患偏见等问题。

10集剧情,信息量大,节奏快,视角广,泪点密,高潮迭起,刺激观众以社会为维度,重审旧有的善恶观。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1)

01

一人犯罪,全家连坐吗?

故事发生在台北,一场无差别杀人案,9死21伤,让30多个家庭支离破碎。

李晓明在犯下罪行的同时,也剥夺了亲人们生存的权利。

原本,李家父母开了一家小面馆过生活,女儿晓文是新闻系的优秀学生,即将毕业。

出事后,一家人的身份被媒体曝光,每天都有人去他们家门口砸门砸窗。

爸爸妈妈把家里的面店卖掉,用于补偿受害者家属,可良心债怎么还?他们活在见不得光的地方,爸爸每天靠酗酒麻醉自己,妈妈戴着口罩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去外面卖茶叶蛋。在媒体面前,他们每次都在下跪,在不停地道歉。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2)

妹妹晓文也隐姓埋名,改名“李大芝”。经教授介绍,她来到一家新闻台工作,恰巧无差别杀人案受害者之一的母亲乔安(贾静雯饰演),是晓文的顶头上司。

一开始她们两个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后来,李大芝知道了她的上司乔安是受害者家属,但她依然无法公开自己就是施害人妹妹的身份。她工作的小心翼翼。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3)

在这场凶案里,电视台高管乔安失去了儿子。

两年来,她作为罹难家属始终走不出伤痛。他和老公刘朝国在儿子死后,关系处于冷战分居状态。

她用疯狂工作和酒精来麻醉自己,整日酗酒,冷冰冰的家庭让女儿缺失温暖,离家出走。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4)

痛失亲人、婚姻危机的乔安,本身是凶案的受害者。但当她得知在自己手下工作的李大芝真正身份是李晓文后,她彻底失去了理智,将失去孩子的痛苦和对凶手的怨恨,都发泄在晓文身上。

这时候,受害人似乎成了加害人。善良和罪恶,一线之隔。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5)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6)

虽然一直躲避,在哥哥李晓明被执行死刑后,全家还是去殡仪馆见了一面,却因此又被媒体围堵上了。

他们再次赤裸裸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即便父母下跪,也不能消除大众的愤怒。

一人犯罪,全家连坐。加害者家属承受着社会和自我良心的无期谴责。

02

理解加害者,伪善或止恶?

辩护律师王赦,长期为随机杀人案犯罪嫌疑人辩护。尽管不被大众和家人理解,但他一直秉持着自己的职业理想。

当全社会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声讨李晓明的罪行时,他不顾众人的唾弃,甚至被泼粪也没有退缩。

他想弄清楚,一个普通人,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剖析罪犯,挖掘真相,才能真正防患未然。

在大众眼里,他只是一个没有良心的坏律师。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7)

而他坚信,一命抵一命,有时只是多增加一个不幸。尝试去了解加害者,是为了从中寻找“恶”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脉络,从而最大程度地预防“恶”的发生,教化潜在的“危险之人”,从而在根本上保护我们的共同生活。

然而,家人的坚决反对,刚出生儿子的夭折,李晓明在未被告知家人和辩护律师,并在52名死刑犯之前判处死刑,这一件件事一起涌向他时,他茫然了。

王赦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是要靠杀人来抚慰人心、保障我们的安全吗?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8)

在他看来,没有人是天生的杀人犯,如果我们只是在每一次无法预料的恶性事件之后,最为迅速和本能地将杀人犯除之后快,我们将永远无法运用自己的能力,减少“恶”的发生。

王赦是一个反思者,他在替整个社会反思。

03

没有人是局外人

这部剧最为人称道的是它呈现了一个近乎来自“事件全景”的视角,展现了随机杀人事件发生以后,各方的真实处境,尤其深度聚焦于以往常被忽略的加害者及其家属的痛苦。

将个人痛苦与社会各方力量最大限度地关联起来,由此观测了“恶”的形成机制及其复杂性。所有人都是局内人的故事设定,也就使得在公共视域内直面时代众人的苦痛挣扎成为了可能。

正是此剧引导我们去关注这一群体,促发我们重新思考法律、道德与人权的关系问题,以及善和恶的边界何在。撕开了群体中那些沉默的伤口,丢出一个巨大的诘问: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到底是谁错了,谁又对了呢?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9)

当掩面偷生的李母掏出内心的困惑——“天下没有哪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二十年的时间去养一个杀人犯!”

当李大芝面对受害人家属宋乔安大声喊出——“难道我和我家人连活下去的权利都没有吗?”

当乔安声嘶力竭的哭喊——“那我儿子呢,我儿子有活下去的权利吗?”

当受害者家人指着李晓文呐喊——“就算杀死了凶手,我们家人的伤痛能抚平吗?”

伤害是有相对主义的,伤害在不同文化和不同人之间,是高度不同的。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10)

随着剧情的起伏跌宕,一次次真相反转、善恶难辨的事件中,加害者与被害者的众生相里各有残缺。

现实的生活里,当热搜代替了媒体,当“网络升堂”成为日常,我们与恶之间的距离,“好”与“坏”并非想当然那般遥远,再没有绝对的局外人。

我们每个人在判断这个社会是不是一个值得去生活的社会时,最根本的还不是社会经济有多发达、能够带来多好的社会公益,而是,这个社会是不是一个正义的社会。

04

从众太容易,它却是更巨大的恶

《我们与恶的距离》把观众引向一道又一道错综复杂的道德选择题,让不同的“善恶观”在此碰撞。

这大概是两种对于“恶”的不同态度的冲突,即朴素正义观与现代犯罪学的对撞。

在中国文化中,“杀人偿命”“一命抵一命”“因果报应”是最基本、最核心的道德、法律信条,体现了民众最朴素的正义感与安全感。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11)

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民众对恶的着迷与追打,是疏离社会的附魔群像,一开始或许有人是善意地上网留言,但陷入群体狂热后,常会陷入一种道德亢奋的状态而不能自已,每日在这些真假舆论的回声中无法思考。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12)

自己从四方杂音中听到了几分真实?然而,有时我们却离恶那么近,近到你的一句话可能成为压垮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恶人,我们与恶没有距离,但是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恶不要对别人造成伤害。

我们有没有了解过的精神病患杀人犯,大多是因为长久的“疏离感”和“不安感”导致了极端行为的产生。尤其在现代社会里,“不安感”和“疏离感”愈发普遍,如果依然对此处于无意识状态或坚持拒绝了解,那么“恶”就将变得愈发不可理喻,我们也将完全被动地面对“恶”的随机发生。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好吗(我们与恶的距离)(13)

善恶说穿了,在没有好的教育基础下,在当代无疑是各种自恋形式的裹脚布。

这个剧本不是要批判谁善谁恶或废死与否,而是在这噪音世界中,如何能当一个清明的人。不清明,以为所行之善事,迟早会为恶铺路。

智者寻因,愚者问果,从众太容易,但它却是更大的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