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技术学习手册(养牛跟我学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篇 寄生虫第二章 牛羊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

三、绦虫蚴病

养牛技术学习手册(养牛跟我学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1)

绦虫蚴病是由绦虫的中绦期所引起的疾病。对牛羊危害严重的主要有脑多头蚴病和棘球蚴病。

病原

1.脑多头蚴 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又称脑包虫,寄生于羊、牛的脑、脊髓内。为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5cm或更大,其大小取决于寄生的部位、发育程度及动物种类。囊壁由两层膜组成,外膜为角质层,内膜为生发层,其上有许多原头蚴,直径为2~3mm,数量约有100~250个。囊内充满液体。脑多头蚴的成虫是多头带绦虫,呈扁平带状,虫体长40~100cm,由200~250个节片组成,最大宽度为5mm,头节上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22~32个小钩,排列成两行。孕节的子宫内充满虫卵。虫卵的直径为29~37μm,内含六钩蚴。

2.棘球蚴(Helictometra) 细粒棘球蚴,又称单房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呈包囊状,大小也很不一致,小的只有豌豆粒大,大的如人头大,甚至更大,可达十几千克至数十千克。棘球蚴囊壁由二层构成,外层为乳白色的角质层,内层叫做生发层,前者是由后者分泌而成。棘球蚴囊包内含有液体,在生发层上可长出生发囊,在生发囊内壁上又可长出头节,有些生发囊脱离生发层,或有些头节脱离生发囊,游离在囊液中称“棘球砂”。细粒棘球绦虫是各种绦虫中最小的一种,长度3~6mm,宽约0.5~0.6mm,雌雄同体,包括头部、颈部、幼节、成节及孕节各一。头部略尖,呈梨形,顶突上有2圈小钩,约28~50个,有4个吸盘。幼节最小,成节较幼节长l倍,孕节占整个虫体的一半还多,子宫内充满虫卵(约500~800个),因而膨胀,以致破裂,释出虫卵。虫卵大小为32~36×25~30μm,内含一个六钩蚴。

发育史 

1.脑多头蚴 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犬、狼等终 末宿主小肠内。脱落的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逸出污染饲草、饲料或饮水。牛、羊等中间宿主吞食后,六钩蚴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到达脑和脊髓中。幼虫生长缓慢,感染后l5d,大小仅2~3mm,24~30d为1~1.5cm,85d为4~7cm。感染1个月后开始形成头节,进而出现小钩,大约经3个月可变为感染性的脑多头蚴。犬、猪吞食了含脑多头蚴的脑脊髓而受感染。原头蚴吸附于肠壁上发育为成熟的绦虫。

2.棘球蚴 细粒棘球绦虫的孕卵节片随犬、狼、狐狸等禽肉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孕节蠕动或破裂而污染牧草、牧地、水源、畜舍等环境物体,当中间宿主羊、牛、骆驼、猪、马等40多种动物随牧草、饲料或饮水吞食了这种虫卵时,即感染棘球蚴病。虫卵在中间宿主十二指肠内孵出六钩蚴,穿入肠壁黏膜的血管中,随血流带到肝、肺或其他组织器官中,但以肝和肺最易受棘球蚴的寄生,其他器官中较少见。棘球蚴发育缓慢,至感染后3个月才长到直径约5mm,5个月可达10mm,其生长可持续数年之久。犬等终末宿主吃了病畜的肝、肺,棘球蚴进入肠道后,其头节固定在肠壁上,约经3个月发育为成虫。成虫可在宿主肠道内生活6个月左右。人若误食虫卵,也可感染棘球蚴病。棘球蚴在人体内生长发育长达10~30年。

养牛技术学习手册(养牛跟我学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2)

流行病学 

脑多头蚴和棘球蚴的分布很广,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在西北、东北及内蒙古等牧区多呈地方性流行。

患病或带虫犬、狼、狐狸等肉食动物是感染来源,孕卵节片存在于粪便中。牧羊犬和狼在疾病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自然界中可长时间保持生命力,但在烈日曝晒的高温下很快死亡。

症状 脑多头蚴的感染初期,由于六钩蚴的移行,机械地刺激和损伤宿主的脑膜和脑实质组织,引起脑炎和脑膜炎。可能表现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快,兴奋或沉郁,有前冲,后退和躺卧等神经症状,可于数日内死亡。若能耐过而转为慢性,则病畜精神沉郁,逐渐消瘦,食欲不振,反刍减弱。数月后,随着脑多头蚴包囊的增大,压迫脑而出现典型的症状,若压迫一侧的大脑半球,则常向健侧作转圈运动,所以又叫回旋病;若虫体寄生于脑前部,则可能头下垂,直向前奔或呆立不动,常把头抵在物体上;寄生于枕骨区时,头高举,后腿可能倒地不起,对侧眼失明;寄生于小脑时,患畜易敏感,四肢痉挛。

棘球蚴轻度或初期感染都无症状。绵羊对本病最易感,严重感染时肥育不良,被毛逆立,易脱毛。肺部受累则连续咳嗽,卧地不能起立,病死率较高。牛肝脏受累时,营养失调,反刍无力,常臌气,体瘦衰弱,叩诊浊音区扩大,触诊表现疼痛;肺受累则咳嗽;如棘球蚴破裂者全身症状迅速恶化,通常会窒息死亡。

诊断 在流行地区,可根据其特殊的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做出初步判断。脑多头蚴寄生在大脑表层时,头部触诊可以判定虫体所在部位,有些病例在剖检时才能确诊。

对感染棘球蚴动物的生前诊断比较困难,往往尸体剖检时才能发现。动物和人均可采用皮内变态反应检查法进行诊断,其操作方法是:取新鲜棘球蚴囊液,无菌过滤(使其不含原头蚴),在动物颈部注射0.1~0.2ml,注射5~10min观察皮肤变化,如出现直径约0.5~2cm的红斑,并有肿胀或水肿为阳性。应在距注射部位相当距离处,用等量生理盐水同法注射以作对照。间接血凝试验(IHV)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动物和人感染棘球蚴有较高的检出率。

治疗 对头部前方脑髓表层寄生的脑多头蚴,可施行外科手术摘除。在脑深部和后部寄生者则难以摘除。可试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00~150g,口服,每天一次,连用3d为1个疗程。

对棘球蚴手术摘除为最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注意包囊绝对不可破裂。也可选用丙硫咪***,绵羊每千克体重60mg,连服2次;吡喹酮,每千克体重25~30mg,1次口服。

预防 对牧羊犬和散养犬定期进行驱虫,排出的粪便发酵处理;对犬提倡拴养,以免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牛、羊宰后发现含有脑多头蚴、棘球蚴的脏器组织,要及时销毁或高温处理,防止犬吃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犬、猫与人同室,不与犬亲呢接吻,饭前洗手,不饮生水。

养牛技术学习手册(养牛跟我学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