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动画超人总动员(玩具总动员成长史)
《玩具总动员4》正在公映
皮克斯的当家动画系列新作《玩具总动员4》于6.21正式在内地上映了。虽然距离《玩具总动员3》上映已经过去了九年,但从目前烂番茄高达98%的新鲜度来看,牛仔警长胡迪和太空骑警巴斯光年领衔的这群“玩具们”依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虽然《玩具4》的导演换由《头脑特工队》的编剧乔什·库雷担纲,但《玩具1、2》导演约翰·拉塞特和《玩具3》导演李·昂 克里奇,以及曾经参与该系列编剧的安德鲁·斯坦顿、彼特·道格特等皮克斯元老级人物,都还在以编剧、制片人等不同的身份加盟出力。
有众多大咖加持,《玩具4》能有如此漂亮的开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次前三部曲的烂番茄新鲜度目前分别定格在100%、100%和98%,可谓妥妥的“神仙”系列。
《玩具》系列四部烂番茄新鲜度
不要说迪士尼出品的系列动画,即便是放在盛产精品的皮克斯自家电影中来看,《玩具总动员》系列的评分也是无出其右的。在目前皮克斯动画长片的评分榜上,虽然近九年来不乏《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等佳作登场,但《玩具总动员》三部曲依旧稳居三甲。(皮克斯动画长片口碑评分排行榜)
而论及票房和奖项,《玩具总动员》在迪士尼的传统2D歌舞片逐渐失去市场之时打破僵局,一鸣惊人,以1.91亿美元的优异票房登顶1995年的美国本土冠军。
在1996年的奥斯卡奖评选中,《玩具总动员》获得了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三项提名。因为该片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导演约翰·拉塞特还获得了一尊“特别成就奖”小金人。那一年,胡迪和巴斯光年还站上了奥斯卡颁奖礼的领奖台。
胡迪巴斯站上1995年奥斯卡领奖台
那之后《玩具2》在1999年上映,获得了2.45亿美元的本土票房和4.9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动画史上首部票房超越前作的续作。《玩具3》在2010年上映,暂获4.15亿美元票房和10.6亿美元全球票房,不仅如此,该片还为皮克斯赢得了一座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小金人。
在《玩具总动员》作为动画史上的首部3D动画长片惊艳世界之后,两部续集的接连成功着实让人有些意想不到,如今第四部开局依旧出色,《玩具》系列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又为何难以超越?
从2D到3D 皮克斯元老们的“无知者无畏”
《玩具总动员》1995年上映
作为史上首部全部采用CG技术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统动画艺术家与电脑动画技术工作者天衣无缝的配合。胡迪仅仅是在脸上就有212个动画控制点,这对于现在的三维动画来说,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那可是在1995年。
如今看起来似乎“用钱可以解决一切”的技术问题,在当时让皮克斯的创作者们举步维艰。但也正是他们的“无知者无畏”,得以改变了动画电影的历史。
在为迪士尼公司制作《电子世界争霸战》(1982)时,初涉影坛的约翰·拉塞特第一次见识了神通广大的电脑动画,大开眼界之余,拉塞特开始思考应用电脑动画的可能性。后来他就职于卢卡斯电影公司,并进而成为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
1986年,皮克斯利用电脑动画技术拍摄了首部3D短片 《顽皮跳跳灯》,该片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提名,让全世界看到三维动画的可能性;紧接着1988年,皮克斯又拍摄了3D短片《锡铁小兵》(Tin Toy)。一场发生在可怕婴儿和可怜小兵之间的追逐战,不但让皮克斯捧起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杯,还吸引到了动画巨头迪士尼的注意。
《顽皮跳跳灯》全片:
1991年7月,迪士尼和皮克斯达成协议,基于《锡铁小兵》中的角色拍摄一部名为“Toy Story”的电影,由此为相继问世的三部《玩具总动员》拉开了序幕。
然而从3D短片到3D长片,在技术先行的动画领域并非易事,皮克斯动画创作者们的尝试随时有可能失败。在纪录片《皮克斯的故事》(2007)的开头就这样概括到:“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这些艺术家们随时都在面对困难,也面临着失败的风险。”
《玩具总动员》的雏形《锡铁小兵》
时任《玩具总动员》美术设计师的拉夫·埃格尔斯顿是皮克斯的元老功臣之一,他回忆起那段经历时感到颇为奇妙,“当时通常是团队里的人几天前才开发出一套工具,几天后就用来拍电影,你没法从其他地方得到现成的工具。只有自己把程序写出来才能拍。”他还“吐槽”当时搞技术的人总是一头雾水,他作为艺术效果上的指挥官需要花很多时间跟他们解释自己想要什么。
“很不幸的是我对电脑也完全无知,几乎是个白痴。”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埃格尔斯顿的这句话正验证了那句话:无知者无畏。
约翰·拉塞特与同事一起讨论《玩具总动员》的剧情
这是玩具大兵刺探军情的那段戏,也是拉塞尔非常喜欢的一段
这种“无知”在埃格尔斯顿看来“既是一种恩赐也是一种诅咒”。“诅咒是因为当时我不懂电脑,惹恼过很多人,然而另一方面也因为我的无知,我才敢向他们要求那些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东西。”
《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的制片人乔纳斯·里维拉在皮克斯创作《玩具总动员》时期,还只是一个实习生。他回忆当年皮克斯内部的所有人都是“边学边干”,那种“无政府主义式混乱”和“不受约束的创作气氛”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玩具总动员》和《玩具总动员2》的编剧,皮克斯如今的新掌门人彼特·道格特坦承《玩具总动员》放在今天来看已经有些“老旧”了,不再像1995年看起来那样有革命精神。但毕竟那是第一次,有画师愿意将经典的讲故事手法与最前端的电脑技术结合起来,不仅仅赢得成功,更改变了整个产业。
至此开始,三维电脑动画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引领了新一轮动画产业革命,它不再是炫技的代名词,而时作为一种新的动画电影形式,开始承载起了结构复杂、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及富有魅力的角色。
为玩具赋予人类意识 颠覆动画电影的传统故事套路
《玩具总动员》混剪片花:
《玩具总动员》不单单是一次技术上的大胆尝试,在故事上,皮克斯同样选择了一条冒险之路。当时的动画电影还是迪士尼王子公主的天下,在这种大环境下,继承了乔布斯反潮流精神的皮克斯决定跳出传统窠臼,讲述全然不同的故事。
从皮克斯正式成立之前制作的3D短片《安德鲁和威利冒险记》(1984,首次用到运动模糊Motion blur技术)到皮克斯的首部3D动画短片《顽皮跳跳灯》,再到1988年的《锡铁小兵》,故事的主人公都不是人类。虽然在《锡铁小兵》中有人类婴儿登场,但“大反派”的设定,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颠覆性的。
《锡铁小兵》在《玩具总动员》诞生的七年前为皮克斯赢得了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短片中玩具小兵有了意识,这成为了《玩具总动员》的灵感来源。但为什么不拍人,而要拍玩具呢?其实还有着另一层原因:技术不到位。
胡迪和巴斯的初次见面
彼特·道格特就曾坦言早期电脑动画技术做出来的东西,看上去总有明显的塑料感。然而技术上的局限,反而逼迫皮克斯另辟蹊径,选择拍摄相比人类,对逼真度要求更低的玩具。
但技术的不足,绝不会降低皮克斯对故事的要求。皮克斯创始人之一约翰·拉塞特就曾回忆过一件趣的事情:在《顽皮跳跳灯》的某次首映现场,一位知名图形学博士站起来准备提问,对电脑科技并不十分在行的拉塞特担心他会提些自己并不擅长的计算机算法问题,但博士问的却是:“片子里的成年台灯是父亲还是母亲?”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问题让拉塞特一下子就明白了好动画的要义:让观众忘掉技术,而看到动画影片的情感精髓。
《玩具总动员》背后的主创团队也是皮克斯一直以来的中流砥柱。
左起:彼特·道格特、安德鲁·斯坦顿、约翰·拉塞特和已故的乔·兰福特
带着这个要义,拉塞特与彼特·道格特、安德鲁·斯坦顿、乔·兰福特等人一起搭起班子,拍出了《玩具总动员》。故事的两个主角,一个是西部牛仔胡迪,一个是太空战警巴斯光年。曾参与《玩具总动员》总体概念设计的彼得·道格特谈起他在设计这两个角色的时候的想法,“我希望他们能足够有意思,即使整部电影把他们俩一直锁在电梯里,片子也能依然好看”。
尽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皮克斯的首部长篇是想创作出一部视觉上前所未有的作品,但事实上,为了让故事好看,创作者们花了更多心思在颠覆动画电影的传统套路上。
在最初的几版设计里,胡迪不仅是个大块头,还是个讨厌鬼。
当时电脑动画最常见的还是歌舞题材,但皮克斯决定跳出这个框框,拍一部动画电影中前所未有的‘兄弟片’(buddy film)。”
在交给迪士尼的初版剧本里,胡迪的形象并不讨喜,是个不折不扣的“讨厌鬼”,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这个形象设定被迪士尼驳回了。后来经过反复的修改,胡迪才有了现在颇具领袖气质但又不失可爱的鲜明个性。
而为玩具赋予人类的情感,也可谓皮克斯一次带有突破性的大胆尝试。“我们花了两到三年的时间才真正明白,故事的真正主题是关于‘嫉妒心’”,道格特对此解释道:“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理解,都曾切身体会过的东西。尽管那些角色只是一帮玩具,他们却有着和人类一样的情感。这对于我来说是一堂很重要的课。在那之后无论是汽车、怪物还是其他什么东西,它们必须有着人性的一面,有着和我自己内心一样的东西。”
《玩具总动员2》1999年上映
对故事的高标准严要求,可谓皮克斯的一张金字招牌。皮克斯的创作者们,绝不允许任何因素影响到故事质量。
在《玩具总动员》取得成功后,迪士尼打算趁热打铁推出一部时长为60分钟的家庭DVD版续集,就像他们之前为自己拍摄的成功的动画电影制作的续集一样。但皮克斯还是说服了迪士尼继续制作一部足长的影院版续集。
但因为迪士尼所给出的时间十分有限,导致首版剧本并不令人满意。在结束了《虫虫危机》的亚洲宣传回来看到《玩具总动员2》的剧本后,约翰·拉塞特形容自己感到非常失望,最终只能召集此前《玩具总动员》的团队,对剧本进行了彻底重写。在皮克斯看来,没有一个好故事,就绝不可能有续集。
探触最普世的情感 “拍给46岁中年男人看的动画电影"
《玩具总动员3》在2010年上映
在许多八零后、九零后眼中,《玩具总动员》系列都是他们心中的动画经典没有之一。可能记忆中的故事情节都不再清晰,但总有一句像“我的靴子里有条蛇”、“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你,剩下的人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或逗乐、或戳心的台词让你记忆犹新。
为胡迪和巴斯配音的汤姆·汉克斯和蒂姆·艾伦坦陈他们在为《玩具总动员2》配音的时候,看到翠丝被遗弃的那一幕时,听着《When She Loved Me》的旋律都哭了出来。而第三部中,胡迪选择主动离开安迪的一刻,相信也有不少观众都为之泪目。
在创作出动画片历史上首部票房赶超前作的续集之后,制作《玩具总动员3》对于皮克斯的创作者们来说可谓压力山大。
“我们的目的当然是制作出能和前两部《玩具》相媲美的影片,”《玩具总动员3》的导演李·昂克里奇后来回忆道,“在电影史上,能够和第一部作品一样好的续集屈指可数,更别提第三部续集了。我能想到的只有《魔戒3:王者归来》,它看起来真正配得上一部巨作的第三部分。而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让这三部《玩具》看起来像一个整体,一起构成一个大的故事。这也是一直以来鼓励我们去创作《玩具总动员3》的动力。”
《玩具总动员2》中插曲《When She Loved Me》片段:
在大开脑洞的同时,《玩具总动员》系列的创作者们始终没有忘记故事的情感主旨——任何阻碍玩具们与他们的主人玩耍的行为都会令玩具们感到焦虑。
虽然三部电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和情感主线:在第一部里,胡迪担心自己会被新玩具巴斯取代;第二部中,玩具们担心自己因为变旧、变破而没有人玩,胡迪则面临要么继续留在安弟身边,要么保持完美光鲜却再也不能被小孩玩的抉择;在第三部中,小主人长大了,不再需要玩具了,这对于玩具来说,比坏了、丢了更让人神伤……
《玩具总动员》三部曲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每一部都没有企图去重复同样的感情或同样的故事。三部电影通过相同的角色,在相同的世界去处理完全不同的事情,并且探触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感。而每个观众又都可以把这些故事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由此也更触动人心。
《玩具3》中文版预告片:
凭借《玩具总动员3》提名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剧作家迈克尔·阿姆特(曾凭借《阳光小美女》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非常喜爱皮克斯的动画电影,他曾经感叹道:“在皮克斯每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不论是观点镜头、对接镜头,还是镜头运动,你都能感受到喜悦和满足。你会发现你所看的电影正是由那些绝对热爱他们自己的工作的人完成的。”
事实上,这些饱含喜悦与满足的镜头,很可能都源自制作者们自己以及家人的人生体验。像《玩具总动员3》中安迪的妈妈把一大垃圾袋的玩具拎到路边的一幕,就是导演李·昂克里奇为了纪念曾经不小心扔掉的一大袋妻子珍藏的玩具而拍摄的。
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拍电影给自己看,“制作能引起自己共鸣的片子,那就是我们的评判标准,”《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的导演彼特·道格特坦言道,“很多时候,人们会问我,这些电影是拍给谁看的,谁是我们的目标群体,我通常都会环顾四周,然后回答,‘大概是给46岁的中年男人们看的吧,因为,这些片子都是我们为自己做的。’我们从来不会问:哦,7-14岁的孩子们喜欢什么呀,就把目标定在这吧。相反,我们会自问,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能激发起我们的热情?而这些就是皮克斯电影试图探讨的。”显然,《玩具总动员》为皮克斯的这一创作宗旨开了一个好头。
《玩具总动员3》剧照,草莓熊大反派登场
《玩具总动员》上映后,巴斯光年、胡迪一下子就赢得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喜爱,其受欢迎程度丝毫不亚于迪士尼那些传统的经典角色。而《玩具总动员》也大大拓展了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甚至重新定义了电影制作的规则,它证明了制作一部能满足各类观众需求的电影是完全可行的。事实上,《玩具总动员》为它后面的电影——无论动画电影还是真人电影——都树立了一个标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