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怀是什么意思(覃怀谭系列原创)
覃怀谭系列
覃怀谭自序: 覃怀谭,谭覃怀。谭者,谈也,然“谈”何容易?古人云:不有学也,不足谈;不有识也,不能谈;不有胆也,不敢谈;不有情也,不欲谈。周某胆识学全无,只有情---覃怀情怀,自认可以一谈,今天开谈。只求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哪怕其中有些许真理的圪星,也无愧于谭(谈)怀了! ——周公
作者简介:周公,名战,姓周。河内怀县(今武陟)东乡人。自诩覃人,喜读善著,写有《覃怀谭》,网罗与焦作地区有关史料、典籍、传言、说法,引经据典,赋予新说。既不乏古远名人大家之考论,又多有周公自解。所谭非虚,绝勿瞎扯。了解焦作地区的前世今生,细读覃怀谭不失为法儿。
鸹噪
文/周公
噪音扰耳,我们说是鸹噪。鸹噪有两个要件:一是声音大而不好听;一是由于不愉快的联想叫人心烦。广场舞乐,小儿夜啼,丧家响器,闹市吆喝,声音虽大,不为鸹噪。“鸹噪"实在来自乌鸦的坏名声。
从前,周王朝吧!乌鸦的名声还不错,周武王与姜太公谈话,引出了“爱屋及乌″的成语。周诗《诗经》还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的句子,意为乌鸦落谁家,谁家好过,非官即富。不知从何时起,老鸹声誉一落千丈,语境凄凄:天下乌鸦一般黑、乌鸦嘴、乌合之众、山西老鸹白脖,有这些垫底,“鸹噪"一词出现也顺理成章了。
《世说新语》故事:晋朝高僧支林道(河内郡林虑今林县人)到浙东,见了王羲之的两个儿子。回去后有人问他对王氏兄弟有啥印象,他回答说:“见了一群白脖子黑老鸹,听见一片哑哑叫。”这个故事放在世说的“轻诋″部,是说坏话的意思。这里有两个信息:晋时乌鸦名气已不行;林县与山西相邻,山西老鸹白脖的俗话可能在晋时已流行了。
《开元天宝遗事-卷四》:“时人之家,闻鹊声音者,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我地民谣:麻尾(yi)鹊叫喳喳,亲戚来到家",恐也有悠久历史了。鹊吉鸹凶,恐唐朝已深入人心了,写怜农的李绅诗中还有民俗:“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说文解字》待乌鸦不错,说它是反哺的“孝鸟”。然东海孝子郭纯却给乌鸦与世人开了个玩笑:郭纯老娘死了,一哭就引来大群的老鸹,经地方政府查证确真的,于是表彰立孝子牌坊。后来才发现,郭纯原来每次哭前都撒米、馍圪星的叫老鸹吃,时间长了,成条件反射,一哭就有乌鸦来,和孝道无关。(唐人笔记《朝野佥载》)
鲁迅先生小说《药》结尾: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过飞去了。
乌鸦衬托恐怖,乌鸦衬托了那个黑暗的时代。《药》写于1919年,整整一百年了。
生态环境的变化,真正的“鸹噪"是很少听到了,但标准的鸹噪还真实存在,过去有“锉大锯、打磨锅、驴叫唤、猫啸窝″;现在则有“车笛鸣叫、制服喝道、口号高调、医疗广告”。
诗曰:
鹊噪未为吉,
鸦鸣岂是凶。
人间凶与吉,
不在鸟声中。
以此为《鸹噪》作结。如嫌“鸹噪″,还请见谅。
编者按:古有周公解人梦,今有此公促众醒。《覃怀谭》本辑所录文章皆可令明者赏之、喜之、叹之或会心一笑之。
欢迎关注读读写写走走说说,每天分享情感,原创或精彩阅读内容。
注:《覃怀谭》系列文章已授权本头条号独家首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