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死人了为什么要戴孝帽(老祖宗的忠告冷棺莫入村)

导语:老祖宗的忠告:冷棺莫入村,热孝莫登门,什么意思?有什么禁忌?

生老病死,天道轮回,这是每个生命都不可避免的事情,但生命的本能却在促使人类,寻找延长寿命的方法,从秦始皇派人外出寻药开始,到现在利用生物技术延续寿命,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虽然我们的寿命有了显著的提升,平均寿命每年都在增长,但很可惜的是,这对于永生的欲望而言,远远不够。

家里死人了为什么要戴孝帽(老祖宗的忠告冷棺莫入村)(1)

不过人类很聪明,他们清楚永生很难实现,所以他们想出了另一种延续生命的方式,就是活在人们的认知中。可能现在的这些丧葬文化,就是这样诞生的。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同时也表达对未知事物的敬重,所以就产生了相应的文化体系:丧葬文化。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俗语就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规则:冷棺莫入村,热孝莫登门,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禁忌?

冷棺莫入村

对待逝者,中国人都是很尊敬的,在中国有“死者为大”的说法,但上面这句话看上去并没有那么的友善。

冷棺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冷掉的棺材。

家里死人了为什么要戴孝帽(老祖宗的忠告冷棺莫入村)(2)

落叶归根是我们最大的念想之一,中国人认为这样暗合天道循环,年轻时外出闯荡,落幕时就想回到家乡安享晚年,但有些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我们永远都不清楚,明天和意外到底谁先到来。

在古代,功成名就的人总要到处奔波,死后想要埋葬在自己的家乡可能有些不现实,但总有人有执念,不过并非一切都能和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可能等你回去的时候,村子里面不会让你下葬。

家里死人了为什么要戴孝帽(老祖宗的忠告冷棺莫入村)(3)

一是因为古人认为,人死在外地,魂就在外地,把尸体带回来都冷了,可见路途遥远,就算尸体埋在村子里面,魂也回不来,祭祀的时候,也享受不到,最后灵魂不仅没有得到安息,还会惹下祸端。

二是因为,尸体从遥远的地方运回来,很可能已经发臭腐烂,古代的条件比较恶劣,没有那么多措施保存,这样的尸体很容易引发各种瘟疫,影响到村子里面人的安全,所以古人会坚决抵制冷棺入村。而那些家属也知道这些道理,会把人埋在稍微远点的村外,让逝者入土为安。

热孝莫登门

热孝是什么意思?

家里死人了为什么要戴孝帽(老祖宗的忠告冷棺莫入村)(4)

正如上文所言,人们为了在精神层面上“活着”,就想出了守灵等方法,而且为了让后人遵守规则,他们就将这些规则融入到礼法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丧葬文化中,热孝表达的意思就是,先人刚刚离世没有多久,还在守孝期。

这个守孝期每个朝代,每个地方,甚至每个地位的人所遵守的规则都不一样,有些地方讲究头七,有的地方讲究七七等等,不仅如此在守孝期还有很多事情不能做,就像是喝酒寻欢之类的事情。

家里死人了为什么要戴孝帽(老祖宗的忠告冷棺莫入村)(5)

除了这些之外,在守孝期尽量不要串门,这也是这句俗语所表达的意思。

古人认为,在人死后,后辈的身上就会缠绕着先人的念想,在别人看来这就是晦气,随意串门的话,就是将晦气带到别人家中去,如果别人家有和先人同等年岁的老人,就会沾染上同样的命格。这就是为何热孝期不能登门的原因!

家里死人了为什么要戴孝帽(老祖宗的忠告冷棺莫入村)(6)

其实除了这些讲究之外还有很多讲究,比如家中如果死人了,三年内家里面过年不能贴对联和门神,不能放鞭炮,过年也不能去邻居家串门等等。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的改变,以前的习俗已经慢慢地不适应现在的这个时代,逐渐被淘汰。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资源的减少,土葬已经逐渐被我们所抛弃,火葬也开始慢慢流行,一切都在改变,可能现在只剩下一些农村还有这样的说法,这样的文化就这样消散在历史长河中吗?

家里死人了为什么要戴孝帽(老祖宗的忠告冷棺莫入村)(7)

现在城市中的丧葬礼节越来越偏向于西式化,并且这样情况还在不断地扩张,看这样的架势似乎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会被完全取代,这样的结果真的好吗?

丧葬文化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丧葬文化的没落仅仅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没落的一种表现而已!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是否也要增添一些我们自己的想法?不然长久发展下去,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的文化就这样不堪吗?

家里死人了为什么要戴孝帽(老祖宗的忠告冷棺莫入村)(8)

文化的底蕴是我们民族的底气,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朝代,但能代表中国的能有几个?或许他们都能,为什么?因为不管哪个朝代,我们的文化根基还在,我们从全球所有的国家里面一眼分辨出,这是中国的礼节,这里是中国,这些文化就是鲜明的旗帜,证明着我们的身份,如果我们把这些旗帜丢掉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不过只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