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故事感想(不仅要教孩子爱惜粮食)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故事感想(不仅要教孩子爱惜粮食)(1)

这首诗,也是小孩子的启蒙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家长们用来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的金句。

但一首教导我们要爱惜粮食的诗,为什么名字却这么悲惨呢?“悯”,就是悲悯、可怜的意思。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读过另外一首。

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故事感想(不仅要教孩子爱惜粮食)(2)

当我们读了这一首,我们就能理解,这首诗并不仅仅是想教育人们要珍惜粮食,它的主题其实要沉重很多。

春天的时候播种下一颗小米粒,秋天的时候就能够收获“万颗子”。“一粒粟”能收获“万颗子”,诗人想表达的是农民多么伟大的创造力!

放眼四海,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到处都有稻田。到处都有农民在种植,在施肥,在浇灌,在照料,在辛勤地工作。

四海之内,到处都有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这得创造多少粮食啊!结果呢,农夫还是会饿死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局?我们可以推测,不是自然的问题,也不是农夫的问题,而是社会制度的问题

古代社会中有很多不劳而获的达官贵人,他们让农民替自己种田,然后抢夺他们的劳动果实。“秋收万颗子”之后,这“万颗”里面可能有九千颗都不属于农夫,都要交给达官贵人。农夫吃不到自己辛苦播种、收获的粮食,就会饿死。这是在抨击、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我们读这首诗,既要从自己做起,节约粮食,同时也要放眼看社会上还有哪些不公平的制度。我们要观察它,思考它。

我是@小经妈妈育儿记,这是我《教孩子读古诗》系列的文章。持续和大家分享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