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一个让日本狂热尊崇的男人)

曹操(汉末魏王、曹魏奠基人)

曹操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一个让日本狂热尊崇的男人)(1)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一个让日本狂热尊崇的男人)(2)

日本人对曹操的狂热尊崇

曹操不仅在军事上有着辉煌的成就,而且建立(麾下陈群)了后来成为科举制度基础的“九品中正制”,文学方面的成就与对文化的保护,甚至惠及造果酒之法。有如此业绩的杰出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屈指可数。(経歴だけ见れば军事的な业绩だけでなくや科挙のベースとなった九品中正法の采用、文学的业绩や文学の保护、果ては酒造法の开発までやりすぎなくらいに业绩を残してる中国史上屈指の杰物であることは间违いない。)——日本学者对曹操的典型评注,节选自藤原彰平《虫眼看三国志

日本是中国以外有着极为强烈三国情结的国家。在日本,把曹操视为伟人的粉丝大有人在。日本的三国研究者,认为曹操对东亚文化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不仅仅在于他曾经评注孙子兵法,同时,也在于如果没有曹操,就不会有《魏书》,没有《魏书》,也就不会有《倭人传》,日本邪马台王国时代的历史也就无从入手研究了。

最狂热的日本“曹”粉甚至认为曹操干脆就是日本人,他们认为曹操的尊号“魏武王”中,“武”字应该做“倭”字解,并提出了种种论据。

说来,曹操在日本受到尊崇,似乎有些不合日本的文化。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维护君臣等级关系、反对篡逆行为的儒家学说占据统治地位,同时,大多数日本人喜欢诸葛亮和刘备。既然如此,无论从儒家的封建伦理,还是从“汉贼不两立”的观点出发,日本人喜欢曹操都是一件有点儿奇怪的事情。

如果深入了解日本文化,就会感到这也是符合日本人思维方式的。日本文化中本就有崇尚强者的习惯,曹操虽然有架空天子这样离经叛道的做法,却是一个成功者。所以,日本人对他多有推崇也就不足为奇了。日本学者横山光辉在他的作品中称曹操“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他的优点足以覆盖其缺点。”池田大作则称曹操是“恶,但是有能力的人”。

在日本的普通观念中,作为政治家,刘备是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努力的理想主义者,而曹操,则是善于把握实际情况,思想没有局限的现实主义先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