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克己复礼全篇(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

论语克己复礼全篇(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1)

《克己复礼》

一、【课文梳理

1.“仁”是什么?

颜渊问仁章(12.1)—— 克己复礼为仁(“礼”即“仁”,“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2.“礼”是什么?

周监于二代章(3.14)——周礼(周代的礼仪制度)

甚矣吾衰也章(7.5)——极力推崇“周礼”

3.为什么要恢复“周礼”?(因为当前礼崩乐坏)

八佾舞于庭章(3.1)——痛斥僭越天子礼仪

觚不觚章(6.25)——感叹礼崩乐坏

天下有道章(16.2)——暗示天下无道

卫君待子而为政章(13.3)——说明名不正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章(12.11)——暗示等级制度破坏

4.如何恢复“周礼”?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章(12.11)——严明等级制度

其为人也孝弟章(1.2)——要求为人孝弟(“孝弟”是“仁之本”)

(“孝”什么?如何做到“孝”?)

子夏问孝章(2.8)——不仅能“服其劳”“先生馔”(基础),更能保持“色”(“心”敬)

三年之丧章(17.21)——强调“心安”(外在礼仪通过内心情感来实现)

礼云礼云章(17.11)——强调“礼乐”不在外在,(而在内心)。

人而不仁章(3.3)——强调内心情感是外在形式的礼乐的基础。

5.“礼”与“仁”是什么关系?

(“礼”与“仁”是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

其为人也孝弟章(1.2)——要求为人孝弟(“孝弟”是“仁之本”)

6.“孝”与“礼”是什么关系?(请探讨)

说明

1.“礼”不仅是具体的礼节仪式,而且包括古代社会一系列制度以及相关的宗教、政治、伦理等思想观念。

2.孔子纳“仁”入“礼”,提出“仁”“礼”结合的主张,在“礼崩乐坏”的当时,具有创新意义。

3.“礼”和“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常把两者相提并论。因为“礼”和“乐”是相辅相成的,音乐、舞蹈能起到感化人的作用。“礼”有了“乐”的配合,才能有效地发挥陶冶性情、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

二、【回顾整理】

★默写课文相关语录

(1)颜渊问仁。子曰:“ 。一日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言, 。”颜渊曰:“回虽不敏, 。”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

(3)天下有道, ;天下无道, 。自诸侯出,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

(4)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 !”子路曰:“有是哉, !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 , ;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概括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原因。

答:“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周礼与夏商之礼相比较,是相当完美的;当时礼崩乐坏,出现了“八佾舞于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等不合礼制的情况。

★如何理解“克己复礼”的内涵?

所谓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按“礼”行事。“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复礼”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同时这需要有仁德之心为内核。而这仁德之心,首在“孝弟”。这样社会才能有序,天下才能太平。齐景公、宰我皆非此属。

★试从第一课《为政以德》中找出“名不正”的事例。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哀公在“年饥”时二“犹不足”;“羿善射,奡荡舟。”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君不守君礼,臣不守臣礼的行为。

三、【课内探究】

(一)知识梳理

1 “仁” 与“礼”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

2.“仁”和“孝悌”

所谓孝弟(悌),就是尊尊亲亲,是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孝悌是仁的根本。

3.“正名”

正名是指纠正与礼乐制度的规定相违背的各种名分,为的是维护原先的等级制度。

4.“克己复礼”与“明天理、灭人欲”

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5.“君君臣臣”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是两面的,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他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反对。而宋儒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君子之处贫士,惠非难,不慢为难;惠焉而将之以慢,不得不受,是受慢也。使其受之,惟礼所安,惠之善也。(唐甄《潜书·善施》)

(1)第一则材料体现了孔子的孝道观,孔子认为孝道第一是 ,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是态度,则是外形的色难。

(2)联系第二则材料,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难”的理解。

【答案】

(1)恭敬

(2)对长辈的孝顺要发自内心,对别人的赠与也要发自内心,而不是傲慢的施舍。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尊重这才是最难的。生活中,对长辈也好,对穷人也好,不应只是物质的给予,更应是精神上的关怀。

(三)自主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①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②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韩非子·二柄》)

③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名不为指也。(公孙龙《指物论》)

1. 一、三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别是指

2. 分析一、二两则材料中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不同见解。

【答案】(定)名分 名称

【答案】孔子侧重说言,强调言要行得通;认为不能马虎对待自己的言语,要能够说得清相应的名分,说出来还一定要行得通。韩非子侧重说行,通过考察行是否和言统一来进行赏罚;认为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指物论

公孙龙

【原文】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无物,可谓指乎?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译文】物无一不是由物的属性来表现的,但是由物的属性所表现的物,并不等同于物本身。如果世界上没有物的属性,物便无从表现起为物。物的属性之所以区别于物,是因为如果世界上没有物,哪还有什么物的属性呢?

物的属性并不是世界上独立存在的东西,而物却是世界上客观实在的东西。把不是独立存在的物的属性当作就是客观实在的物,是不对的。

世界上如果没有物的属性,那末,物便无从表现,而物无从表现,便不能被认识。既然没有物的属性而物就不能被认识,那末,物就无一不是由物的属性来表现而被认识的。

既然世界上没有物的属性,物便无从表现,那末世界上也就没有不被物的属性所表现的物,那末物就无一不由物的属性所表现的了。由此可见,物无一不是由物的属性来表现的物,并不等同于被表现的物本身。

【原文】

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名不为指也。不为指而谓之指,是兼,不为指。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

【译文】世界上之所以没有独立存在的物的属性,是因为物有各自的名称,而物的名称并不反映物的具体属性。物的名称虽不反映物的个性,但却反映物的特定本质(共性)。物的共性并不等于物的个性,所以反映物之共性的名称并不等于物的个性。“由于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此,以只反映物的共性之“名”当作就是物本身是不对的。

【原文】

“指者天下之所兼”。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

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天下无物,谁径谓指?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径谓无物非指?

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

【译文】“指”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兼而有之的共性。世界上虽然没有离开物而独立存在的共性,但物不能说没有共性。既然物不能说没有共性,也就是说没有无共性的物。既然没有无共性的物,那末,物就无一不具有共性。共性不同于个性,而个性是共性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

假使世界上没有个性,谁能说什么与共性不同的东西?假使世界上没有物,谁能说得上什么共性?如果世界上只有共性而没有个性,谁能说得上什么与共性不同的东西?又谁能说得上无伦何物都无不具有共性?

共性本来就不同于个性,「其所以称为共性」,就在于共性并不局限于个别事物,并不以个别事物是否具有该属性而转移。

公孙龙(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字子秉,华夏族。东周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生于赵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能言善辩,曾为平原君门客。他提出了“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①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②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③且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君有道,则臣尽力而奸不生;无道,则臣上塞主明而下成私。(《韩非子·难一》)

3.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孔子和韩非子对“君臣”关系的不同理解。(3分)

孔子认为君臣要讲求“君臣有礼”,君臣要各安其位,君对臣以礼相待,臣对君以忠相报。(2分)韩非子认为君臣之间是利害关系。(1分)

4. 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谈谈你对儒家或法家“君臣”关系的认识。(3分)

示例一:儒家认为,君臣关系是对等的。君臣双方都应该恪守自己的本分,彼此之间应以“礼”相待。儒家的观点强调道德永远是双方的,没有单向的权利或义务。这种思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当今建立和谐的官民关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示例二:法家认为,君臣之间是利益关系。臣子对君主尽死力,是因为可以从君主那里换来相应的爵位和俸禄。君主有正确的治国原则,臣子才会真正尽力,反之,则会去谋取私利。这一观点有失偏颇,毕竟人和人之间,人和国家之间,除了利益关系之外,还有人情。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

(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

(二)

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之丧,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 《荀子.礼论》

5.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孔子和荀子对“三年之丧”看法的异同。(3分)

答案:孔子和荀子都认为“三年之丧”是相应内心情感的外在(或者应该坚持的)礼节(1分)孔子强调“三年之丧”是对父母的感念和爱的回报,是仁的表现。荀子认为“三年之丧”,是父母去世所带来的感情创伤和痛苦太深,需要这么长时间愈合,是极为悲痛的外在表现。(2分)

6.孔子认为守丧要 “三年”,而宰予认为只要“一年”,你认同谁?请结合孔子他们所处的时代谈谈看法。(3分)

答案:(1)认同孔子。孔子的主张基于仁义原则。儿女需要回报父母的恩德,三年的丧礼正是回报的一种体现。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一些有着积极意义的旧礼正在遭遇各方面的挑战,这样的时代需要捍卫旧礼,借以避免道德的全面沦丧。礼对于仁心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守丧三年既以孝心为前提,也能增进孝心;而孝悌是人之本,有助于道德修养的全面提升。(第一点从文本中寻找答案,第二三点从时代因素寻找答案,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到满分) (2)认同宰予。宰予的说法基于对天道的考虑。“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人间的丧礼应该顺应天道,做到天人合一。宰予的看法是与时俱进的正确选择。孔子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恪守三年这样漫长的丧礼,宰予对于三年丧礼的挑战反映了时代变革的声音,应当得到认同。丧礼只是一种形式,孝心才是内核。如果人们内心已经抵触漫长的丧礼,那么孔子坚持守丧三年古礼的训诫,或者被人丢弃,或者培养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第一点从文本中寻找答案,第二三点从时代因素寻找答案,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到满分)

【2018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2个小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21. 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

“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关注:注释

22. 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四)迁移拓展

有子认为为人孝弟就“不好作乱”,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答:①儒家的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每个人都要孝顺父母,这既是儒家为人的根本,也应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孝顺父母,不盲目顶撞父母的人往往在社会上也能比较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很难想象,从不把父母的话当回事的人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人孝弟就“不好作乱”这一观点是有其正确性的。②但是,从有子的话来看,这里的孝顺实则包括了无条件的服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父母也不一定全都是正确的,对这一点,我们应清晰地看到。我们对父母的孝顺主要着眼于道德层面,而非每字每句都必须无条件地听从。③另外,家国并不必然地联系在一起。秦桧、洪承畴都是有名的孝子,但他们都没有忠于自己的朝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