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

1673年12月28日凌晨,远在云南的吴三桂集合了手下四镇十营的大将以及兵士,在易服蓄发的同时,吴三桂亲率三军拜祭了南明永历帝。

在这位被他亲手擒获并杀害的帝王陵墓面前,吴三桂随即宣布了他的“反清复明”大计。

这是怎么回事?吴三桂当年不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了吗?现在怎么又要“反清复明”了?脑袋瓦塌了?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


于是,一场持续八年之久的三藩之叛最终爆发了。在宣布起兵的同时,吴三桂还发布了自己以及幕僚精心编织的《反清檄文》。此檄文读来铿锵有力,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实际上呢,却是包藏祸心,名不正且言不顺,徒让后世之人贻笑大方!

此文最初并未记载于中国史料,而是先为日本史籍记载,随后被国人抄录散播,逐渐流行于国内,清史研究者对此檄文多有存疑,但亦有无懈可击者,请君自鉴,原文如下: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2)


《反清檄文》

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吴(三桂),檄告天下文武官吏军民人等知悉:

本镇深叨明朝世爵,统镇山海关。一时李逆倡乱,聚贼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痛哉毅皇烈后之崩摧,慘矣!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3)


东宮定藩之颠踣,文武瓦解,六宫恣乱,宗庙瞬息丘墟,生灵流离涂炭,臣民侧目,莫可谁何!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勤王讨贼,伤哉!国运夫曷可言?

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千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歃血订盟,许虏藩封,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

奈何李贼逃遁,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天,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4)


幸而贼遁冰消,渠魁授首。正欲择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谢夷人,不意狡虏逐再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踞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

本镇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适值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股为记,寄命托孤,宗社是赖。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5)


姑饮泣隐忍,未敢轻举,以故迎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漏,束马瞻星,磨砺竟惕者,盖三十年矣!

兹彼夷君无道,奸邪高张,道义之儒,悉处下僚;斗筲之辈,咸居显职。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6)


君昏臣暗,吏酷官贪,山惨水悲,妇号子泣。以至彗星流陨,天怨于上;山崩土震,地怨于下。

鬻官卖爵,士怨于朝;苟政横征,民怒于乡;关税重征,商怨于途;徭役频兴,工怨于肆。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7)


本镇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式臣工,共襄义举。卜取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奉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周启,檄示布闻,告庙兴师,刻期进发。

移会总统兵马上将耿(精忠)、招讨大将军总统使世子郑(经),调集水陆官兵三百六十万员,直山,长驱潞水,出铜驼于荆棘,奠玉灼于金汤。义旗一举,响应万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下之愤!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8)


振我神武,剪彼羯氛。宏启中兴之路,踊跃风雷;建划万全之策,啸歌雨露。

倘能洞察时宜,望风归顺,则草木不损,鸡犬无惊;敢有背顺从逆,恋目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据险扼隘,抗我王师,即督铁骑,亲征蹈巢覆穴,老稚不留,男女皆诛!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9)


若有生儒精谙兵法,奋拔岩谷,不妨献策军前,以佐股肱,自当星材优擢,无靳高爵厚封。其各省官员,果有洁己爱民、清廉素称者,仍单仕:

所催征粮谷封贮仓库,印信、册籍赉解军前。其有未尽事,宜另颁条约。各宜遵告诫,毋致血染刀头,本镇幸甚,天下幸甚。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0)


通篇读完,本人深感吴三桂脸皮之厚,实乃天下无敌也!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反清檄文》开篇,吴三桂不说别的,只是用文字将自己打扮成千里赴援的“仗义兴师勤王讨贼”的国家柱石,却将其首鼠两端、一度投降起义军李自成的往事避而不谈,吴三桂呀,您的那张老脸往哪搁?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1)


试问吴三桂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初三日接招奔赴北京勤王,为何却于3月16日才率军入关,中途即使停顿,而山海关距离丰润仅120公里,吴三桂为何却走了整整四天四夜?

究其根本,吴三桂是在变相地拥兵自重,徘徊不前,以观望天下之形势也!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2)


文中所述降清的不得已,不过是将其贪生怕死、投靠新朝以博取富贵的目的掩盖。至于抚养朱三太子一事,更是子虚乌有。

当年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后,随即甘为清朝马前卒,率军奔波不息,先剿灭农民军、后擒杀南明永历帝。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3)


最后,吴三桂所谓的“养晦待时,选将练兵,秘图恢复”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辞,抑或是欺骗天下人障眼法。

自吴三桂受封藩王开始,再到他反叛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吴三桂时刻都在为自己能够永驻云南做各种努力。

谁知碰上了锐意进取的康熙帝,其割据一方的企图才告破灭,这才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4)


当吴三桂的《反清檄文》发布后,其原配张氏当场痛骂吴三桂的幕僚胡国柱等人,并质问吴三桂将尚在京城的长子吴应熊质于何地?

康熙帝听闻吴三桂反叛,遂召集大臣,并否决了大学士索额图提出的“前议三藩当迁者,皆宜正以国法”的建议。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5)

随即,康熙帝又对与会的重臣们说了两句话:

“此出自朕意,他人何罪?”;

“朕自少时,以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岂因吴三桂反叛遂诿过于人耶?”

公元1674年1月初,康熙帝用一道诏书针锋相对地回复了吴三桂的《反清檄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康熙大帝的这篇诏书,犹如一个大大的巴掌,狠狠地甩在了吴三桂的老脸上,从此,也永远地将吴三桂之流,牢牢地订在了历史的羞辱柱上!

《征讨吴贼诏书》完整内容如下: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6)


吴三桂,穷蹙来归。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输款投诚,投之军旅,赐封王爵,盟勒山河。其所属将弁崇阶世职,思賚有加,开阃云南,倾心倚任。

殆及朕躬,特隆异数,晋爵亲王,重寄千城,实托心臀,殊恩优礼振古所无。讵意吴三杜性类穷奇,中怀狙诈,宠极生骄,阴图不轨,于本年七月内自请搬移。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7)


朕以吴三桂出于诚心,且念其年龄衰迈,师徒远戍已久,遂允所请,令其休息,乃敕所司安插周至,务使得所,又特遺大臣前往,宣谕联怀。

联之待吴三桂,可谓礼隆情至,篾以加矣。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8)


近览川湖总督蔡毓荣等疏称,吴三桂竟径行反叛,背累朝豢养之恩,逞一旦鸱张之势,横行凶逆,涂炭生灵,理法难容,神人共愤。

今削其爵,特遣宁南靖寇大将军统领劲旅前往扑灭,兵威所至,刻期荡平。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19)


但念地方官民人等身在贼境,或心存忠义,不能自拔;或被贼驱迫,怀疑畏罪,大兵一到,玉石莫分,联心甚为不忍。

爰颁敕旨,通行晓谕,尔等各宜安分自保,无听诱胁;即或误从贼党,但能悔罪归诚,悉赦已往,不复究治。

至尔等父子兄弟亲族人等,见在直隶各省,出仕居住者,已有谕首,俱今各安取业,并不株连。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20)


尔等勿怀疑虑,且有能擒斩吴三桂头献军前者,即以其爵爵之;有能诛缚其下渠魁及兵马城池、归命自效者,论功从优叙录。

朕不食言:尔等皆之赤子,忠孝天性,人孰无之!

从逆从顺,吉凶判然,各宜审度,勿贻后悔。地方官即广为宣布遵行。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21)


清朝同撤三藩的决定粉碎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美梦。吴三桂气急败坏,暗中指令死党向撤藩使者请愿,要求停止撤藩,继而又拖延时日,与心腹将领密谋发动叛乱。

吴三桂还指使其党羽以“九天紫府刘真人”的名义吹捧自己是“中国真主”,为反叛大造舆论。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22)


在经过一阵短暂的准备后,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底,吴三桂铤而走险,杀巡抚朱国治,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令部下“蓄发,易衣冠”,起兵云南。

吴三桂在“矢忠新朝”,“誓忠清廷”三十年后,又扯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号。反叛之前,率部下祭扫桂王陵墓,“恸哭不已,伏地不能起”,对部下大加煽动。

反叛之后,发布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并声称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23)


吴三桂等人发动的起事,虽然打出了“兴明讨虏”的旗号,赢得了不少汉人和对满清朝廷心怀不满的人支持,得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席卷长江以南地区。

但由于他曾经亲手引清军入关,亲手杀害永历帝,实乃无以自圆,所以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再加上其根本目的在于搞分裂割据,起事诸将皆为其朋党,吴三桂一死,登时土崩瓦解,所以其失败是必然的。

换而言之,康熙如果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吸纳历史的经验教训,首先制定一个比较完整详细的撤藩计划,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等问题,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是否可以避免呢?那样的话,吴三桂可能会“坐镇云南,得以善终”,从而也就不会惹出后面那么多的“幺蛾子”来了!

回头想想,又何必呢??

吴三桂反清为什么失败(吴三桂讨清檄文)(24)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今日头条等;

特别鸣谢:大福读史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