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 唐 ]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

【诗临其境】

一场秋雨过后,洗尽世间的凡尘,天更高远,山更苍翠。傍晚的山间,空气清新,幽静闲适。

一轮明月升上天空,山上青松静静地伫立,一缕缕月光透过松树枝叶缝隙洒在地上,光影斑驳。一股清澈的泉水流过石板,泠泠作响。

浣洗完衣服的女人们要回家了,匆匆穿过竹林,飘动的衣衫拂动雨水浸润的翠竹,“沙沙”作响。同伴一路说笑,欢声笑语喧闹了竹林的宁静。仿佛听到了妻子的呼唤,渔夫撑着小船,划开田田的莲叶,乘着月光归来。

繁花似锦的春天早已过去,并不是只有春光独好,秋天的美丽风光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

【一句钟情】

让我感悟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境之好,是在上大学时候。中秋节的傍晚,暮色四合,几位同学正好赶到汉光武帝刘秀墓,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柏树林影影绰绰。归途中,皓月当空,走在月光中,此情此景,想到了这句诗,讨论其中的奥妙。

松树被一场秋雨洗涤后,一尘不染,苍翠欲滴;碧空纯净没有一粒纤尘,只有一轮明月高悬空中,皎洁的月光如流霜般静静地穿过松树枝叶,落在松间的地面上,斑斑驳驳;一股清泠泠的泉水流淌在石板上,“淙淙”作响,一路欢唱,清脆悦耳,蜿蜒而去。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

明月高悬,清泉流动;月光穿松,水流石上,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而不寂,动而不噪。此时此刻,诗人抬头望月,心境如明月一般寂静;侧耳倾听泉水冷冷,如清泉一般洁净,诗人把大自然纯净之美与内心纯净之美融为一体,于诗情画意中表达了高洁的情怀,也只有似不食人间烟火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纯净的语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佛性,这其中所透出的禅意,也只有像王维这样的隐居者才能深深悟到。苏轼称赞这句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佳句。

【诗之感悟】

中国古代山水诗形成于魏晋,到唐朝时达到艺术高峰,王维是山水诗派的代表,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传统,并把山水诗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意境是山水诗的灵魂,完美的意境是自然美与心境美的高度统一,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完美相融。王维的山水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4)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是王维诗歌意境美的具体体现。这首诗画面感极强,有明月、松林、清泉、竹林、青莲,动静结合,冷色暖色,交相辉映;有淙淙的流水、浣女的欢笑,人声水声,具有动感美和音乐美;层次丰富,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远近相宣,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完美地融为一体。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之后的傍晚山村旖旎风光,展示了山居村民自然而淳朴生活,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怡然自得、对隐居生活心满意足的恬淡心情,抒发了诗人的高洁情怀。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5)

【无障碍阅读】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春芳:春花。

【作家故事】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精通诗、书、画、音乐等,长于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有“诗佛”之称。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

【佳句背囊】

王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心理感悟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形成独特的“诗中有画”的诗风,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流传千古的佳句很多,举例如下: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淇上别赵仙舟》)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辋川别业》)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

【逸事】

王维早年政治抱负远大,希望大有作为,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没有想到,人到中年,却仕途受挫,逐渐消沉下去,吃斋念佛。他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得到了唐初诗人宋之问的别墅,这里有山川湖水,有树林溪谷,其间散布着馆舍。王维完全被山间风景吸引了,对别墅进行修缮,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7)

王维信佛,有很严重的洁癖,容不得地面有一点的浮尘。由于辋川别墅特别大,每天需要十几个保洁童子不停地打扫,扫帚用特别废,王维派了两童子专门制作扫帚,还时不时地供应不上需求。可见别墅规模之大,更可见王维的洁癖有多严重。

辋川是王维的精神家园,王维在这里写下了一系列的诗作名篇,《山居秋暝》就是其中的一首。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的时空#,一起探讨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