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文化博览人物篇张仲景(文化中原河南渑池)

文/天敏

中国人知道“公生明,廉生威”这一官箴名言的,应该不少。知道它的作者是曹端的,应该不多。知道曹端是河南渑池人的,恐怕是少之又少。

渑池县城里有个曹端小学,就是人们为了纪念曹端而改名的。当地人仅是听说渑池历史上有个叫曹端的人,在外地当官,官声、口碑特别好,那里的人为他修建了庙宇,四时供奉。后来,他的后人把他的遗骨迁回渑池,埋入祖坟,地方政府还为他修建了祠堂。

河南历史文化博览人物篇张仲景(文化中原河南渑池)(1)

曹端(1376--1434年),明初著名学者、理学家、教育家,公廉模范。字正夫,因作《月川交映图》解释太极图,被世人称为月川先生,河南省渑池县苏门村曹滹沱人。他生活在“洪武、永(乐)宣(德)之际(孟化鲤《月川先生(录粹)序》)”。

据史料记载,曹端幼时,天资颖异,“少负奇质,知读书”。小小年纪的曹端就显示出同龄人所未有的气象。3岁时,其父看到他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坐必直身,立必拱手,不苟言笑。吃饭时知道孝让,祭扫时知道恭敬,俨然有一种成人的风度。因为天性如此端正,其父给他取名叫端。

五六岁,曹端已能“解河图洛书八卦之义,索风雨雷电云象之由”。他对在书中看到的各种知识和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都要追根问底,往往把大人问得无言以答。当读到被称为中国古代哲学之源的《河图》《洛书》时,便在地上画着请教父亲,父亲竟被问倒。

9岁时,曹端开始习读《孝经》《忠经》。

15岁时,曹端一面从事农耕,一面业余苦读。当读到宋代儒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通书》时,感慨地说:“世间道理,皆在其中啊!”于是,更是勤奋研读。

16岁已通读《六经》《四书》,并博览群书。他说:不读书就不会了解诸子百家的言论,就不会考览其中得失。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看到曹端如此喜欢读书,父亲便为17岁的他盖了一间书房,以陈经籍。曹端自己给书房起名“勤苦斋”,并自拟对联:勤勤勤勤,不勤难为人上人;苦苦苦苦,不苦如何通古今。在勤苦斋内,曹端每天孜孜不倦,冬不生炉,夏不动扇,“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其为学的勤苦之状,可想而知。

18岁时,曹端“师事宜阳马子才、太原彭宗古(《中华儒学通典》),“游乡校”,成为秀才,其时他已打下了深厚的儒学功底,“博通五经”。

30岁时,曹端乡试落第。他没像别人一样归罪于造物主之错,而是自省说:“学问未充,造物何关?”

明永乐六年(1408年),33岁的曹端参加了河南乡试,中举人第二名。

1409年,34岁的曹端终于在礼部主持的南宫会试中,登副榜第一,授官位为山西霍州学正,主管全州学务。

从此,而立之年的曹端步入仕途,成了明朝的一员小吏,在从政、从教之余,潜心理学研究。

河南历史文化博览人物篇张仲景(文化中原河南渑池)(2)

学正,主要管理一州秀才。县一级管理秀才的学官,叫教谕。在渑池老家时,曹端曾代理过教谕。期间,吏部派人查对文卷,因前任官员违反法式,曹端被冤入狱。别人替他担心,他却坦荡处之,并作诗道:“仰天心无愧,俯地意不惭”,表明自己光明磊落。事情很快被查清楚,还了他清白。

有过前车之鉴,曹端对自己愈加严格了。据考证,明时学正属正九品,月俸五石五,相当于二两半银子。凭每年六十六石这点微薄薪水养家糊口,经济上自然拮据。曹端却时时不忘清廉,事事出于公心。家长和学生送礼,他一概不收。闻知学生王鉴母亲病体缠身,无钱医治,曹端立即赶到他家探望宽慰,并送去自己3个月的俸禄给予资助;学生张诚父母双亡,和奶奶度日,家境贫穷,几近断炊,曹端慷慨解囊济困......州官理事不公,曹端敢入衙直言相辩;年遇灾荒,他进署力劝开仓放粮,救民于水火。时间长了,曹端的“公廉”行为不仅教育了学生,感动了州官,也激励了乡民,使霍州民风大变。史书记载,霍州一时民风淳朴,讲信修睦。有一个樵夫用柴换米,回家后打开米袋,发现里面有一枚金钗。他没把它据为己有,而是往返十多里把金钗送还了主人。有人问:“砍柴那么辛苦,现在得到了一个金钗,为什么就轻易归还了呢?”砍柴人说:“曹夫子有道人也,以有道者倡教吾霍,可不知化乎!”曹端听说这件事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曹端一生中两次任霍州学正,共达18年之久。期间,他为学刻苦专一,躬行实践,重视言传身教。特别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他注重以德服人,知行合一,向学生们传授做人的方法。因而政绩突出,有口皆碑,且对理学有真知灼见,深得四方学者士人的敬慕,无不争相投其门下受教,“闻风来学者数百人”。当时霍州学子都很佩服他的教诲,民众也都为他的学识所感化,无不耻于闹事争讼(“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曹端在霍州讲学时,霍州有位叫李德的学者。他结识曹端后,十分敬仰曹端的学识和品德,曾对学生说:“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于是,李德避席不在霍州讲学。曹端知道后,虚怀若谷,同样认为李德品行高尚,让学生们盛情挽留他,一同讲学育人。

据《明史・曹端列传》记载,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正月,曹端的母亲去世。身在霍州的曹端惊闻噩耗,悲伤欲绝。次日,他披发光脚,归家奔丧。一路上身掩草席,餐风露宿,人见之无不随之落泪。同年冬,他父亲也不幸病逝。办理丧事时,他不看风水、不请斋醮,移风易俗,一切从简。他自备碓臼,舂米做饭。在双亲墓旁结庐守丧6年,他五味不食,淡粮充饥,日日如此。其间,霍州学生不远千里,跟随他在庐舍中受教(“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期满除服后,曹端被改任为蒲州学正。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曹端在霍州时的高才弟子郭晟擢升西安府同知(第一副知府)路过蒲州时,特地去拜见恩师,向曹端请教为政之道。曹端诚恳地告诫弟子道:“其公廉乎。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郭晟听后心悦诚服,连忙拜谢先生的谆谆教诲。后来他在长安做官时,牢记教导,视其为座右铭,“历九载以公廉称”。他特意将这一至理名言刻至碑上,此碑现藏于西安碑林。从此,“公生明,廉生威”成为规诫官吏清廉为政的“官箴”。

曹端的蒲州学正任期满后,吏部考绩,霍州、蒲州学者均争着要他。由于霍州奏章较早,所以曹端又回到了霍州任学正。当朝朝廷由这件事知道了曹端的大名,三次命他到陕西主管乡试。

明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全省乡试。和巡抚见面之后,曹端对共同工作的人员讲:“取士在乎公,如盖房,用一朽木,必弃之良材。”话刚说过,就有人向他举荐朽木。举荐者是当地一位权势要员,按照惯例主考大人不能不给他这个面子。举荐毕,他静候佳音。岂料只候到曹端的一首诗:“天道原来秉至公,受天明命列人中。抡才若不依天道,王法虽容天不容。”官员只能作罢,不敢再讨没趣。

曹端第二次典试陕西时,评定完试卷已是半夜。他仰首,但见窗外一轮皓月当空,清辉如水。外无愧于天道,内无愧于良心。感慨良多的曹端在试卷的封口处写下“至公无私,鬼神鉴察”8个大字。参与评卷的大臣无不叹服。

曹端对人也非常厚道。他求学时,放在书舍的两匹丝绢丢失了。有邻居已经看见偷盗丝绢的人,劝曹端到官府去告他。曹端说:“人失人得,不足介意。讼则其人一生复何自立,二绢微物而坏人行止,不可。”意思是,区区两匹丝绢将一个人告上法庭,这个人一生的名誉就败坏掉了,这样做不值得。自己东西被盗,曹端想的却是盗贼被揭发出来今生今世不好做人,所以根本不去调查追究,足见其为人处世之厚道。

在霍州时,一个盛夏的傍晚,曹端无事闲出城西,汾西县一个卖柴的中年人中暑死于路旁。妻抱儿在路边泣哭,欲卖儿葬夫。他见状,令人取席藁将其埋葬,又取布二匹赠与妇人。妇人十分感激:“非逢仁人,吾母子继而死。”

河南历史文化博览人物篇张仲景(文化中原河南渑池)(3)

曹端在从政、从教之余,一生潜心理学研究。

宋朝是我国理学的鼎盛时期。周敦颐等首创理学,他们把“理”或“天理”说成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所以称为理学。自周敦颐降,后来在理学领域,张载、程颐、程颢、朱熹等名家辈出,推动了理学研究的发展。当时河洛一带的儒家学者,多随程颐、程颢学习理学,并推崇二程为理学宗师。宋亡至元朝,汉文化受创,理学式微。征服了大半个地球的蒙古帝国,只相信强权和武力。从南宋灭亡到朱元璋称帝这97年间,儒家学说退出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华夏文明的传承者--知识分子,在元帝国分出的十等人中被排名老九(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沦落到了与娼优为伍的社会最底层。

经过元末社会大动荡,朱元璋在血雨腥风中建立了朱明王朝。此时,中国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统治阶级选择什么样的学说作为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将影响中华民族的整体走势。朱元璋是和尚出生,把佛教奉为国教亦无不可;朱元璋的队伍是追随白莲教起家的,用白莲教的意识形态统治国家,也是一种现实选择。好在朱元璋选择了汉家体制,以儒学为主导的华夏文明才闯过了一场最为凶险的浩劫,没有重蹈其他三个文明古国文化传统中断的覆辙。但华夏文明的危机还没有过去,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学者刘基、宋濂、李善长等,在猜忌心极重的朱元璋面前,韬光养晦尚且自顾不暇,更没有能力去复兴文明、作文化人的精神领袖了。时隔30多年,其后又出现了“靖难之变”。明成祖在杀伐之余,急需社会稳定,为统一思想,令解缙等编纂《永乐大典》,于理至明,但程朱理学却渐趋湮没,成为“绝学”。

恰逢其时,身处河洛名区、理学之乡渑池的曹端横空出世,“首起崤渑间,倡明理学”(《明史.曹端列传》)。理学作为儒学的一个流派,迅速在崤山、渑池之间崛起。曹端带头将濒于失传的理学振兴起来,不仅自己深入研究传播,还身体力行,得到了中国读书人的认可和追捧。从此,理学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直到民国建立。也就是说,由于曹端的倡导和推广,使在宋代并不被看好的程朱理学,统治中国的意识形态达500年之久。因而,他被从事理学的学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

河南历史文化博览人物篇张仲景(文化中原河南渑池)(4)

曹端在中国古代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宗朱熹,“辟邪”倡道。曹端20岁左右得《辨惑编》,经过认真研读,欣喜地说:“道在是矣”,毅然以斯道为己任。曹端从儒家正统立场出发,摒斥佛教与道教。他说:“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他虽有启蒙老师,却独辟蹊径,上尊朱熹,提出了“理驭气”说,主张于心上做功夫。继承并发扬了理学思想,倡导理学正统。基于此,他反对“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等封建迷信活动。在他倡导下,官府毁坏坑骗群众的“淫祠”百余间。在灾荒年间,他还积极倡导赈灾活动,救活了不少劳苦百姓,这在封建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

推尊太极,上溯宋儒。在治学上,他推尊“太极”,认为这是事物的本源,是“理”是“道”。他说:“学欲至乎圣人之道,须从太极上立根脚。”又曰:“道即太极,太极即道,以通行而言则曰道,以不杂而言则曰一,夫岂有二焉。”这种世界一元论观点是唯物的,其哲学思想是发展的。由此,他反对朱熹的太极“不自会动静”一说,认为太极会自动静,认识到了太极对事物的能动作用。由朱熹上推至二程之师周敦颐,重新为周的《太极图说》作了注解。

重视“预养”功夫。曹端的道德修养方法为“事心之学”,特别重视心之未发时的“预养”功夫,主要是“诚”“敬”二字:“诚”是虚静无欲,继承了二程哲学;“敬”贵自思、自省,修身养性,暗合王陆“心学”。这一点,为明代渑池的另一位理学家张信民(号抱初)所发扬光大。因“诚”“敬”二字,曹端认为“孔颜之乐是仁者之乐,能修身的‘仁者’自然常乐”。朱熹排斥陆、王的心学功夫说,曹端能兼收并蓄,心底广阔乃为朱熹所不及。

曹端把倡明理学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其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四书详说〉》《性理文集》《夜行烛》《拙巢集》《存疑录》《〈孝经〉述解》《训蒙要纂》《家规辑略》《录粹》《尤文语录》《儒学宗统谱》《月川图诗》《月川诗文集》等。清代张璟又集曹端遗文八种,合刊为《曹月川先生遗集》。

曹端理学思想对明代有很大影响。明代学者陈建所著的《通纪》一书中说:“本朝武功首推刘诚意(即刘基),理学肇自曹静修(曹端)。”曹端好友、明初另一理学家薛瑄这样称赞曹端:“质纯气清,理明心定。笃信好古,拒邪崇正。有德有言,以淑后人。美哉君子,光辉日新”。可见评价之高。

明宣德九年(1434年)9月,农历七月初七。山西霍州学正府后堂西厢房内,59岁的曹端气若游丝。自知时日无多的曹端语重心长地对前来探望的霍州知州说:“诸大夫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吾无遗恨矣。”之后,曹端用他颤颤巍巍的双手正了正自己的衣和冠,溘然长逝。

曹端虽然仕官多年,但潜心理学与著述,不营生,生性好施。儿子无力将其归葬故土。安于清贫、两袖清风的曹端,靠朋友和学生出资葬在了霍州城东杜苏沟村。下葬这天,霍州人万人空巷,连生意人也关门闭市,儿童也流泪哀伤,众人恸哭扶柩(“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他死后,诸生则为他服心丧三年,私谥“静修”。直到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由翰林学士黄谏捐资,才将曹端迁回渑池曹滹沱村安葬。

黄谏(1403--1465),字廷臣,号卓庵,又号兰坡,明代庄浪工(今永登县)人。明代兰州属陕西省管辖,而曹端在陕西三典乡试,可能就是黄谏的座师。黄谏在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考中探花。返乡探亲途中经过渑池,黄拜谒曹端祠堂,询曹端墓所,才知道因家贫无力归葬。黄谏叹道:“曹先生的魂魄难道不思念故乡吗?”于是黄捐资,嘱咐当时的县令及曹端的长子曹琇一起到霍州,把曹端迁回渑池。明正统十三年(1447年),在曹端逝世13年后,他的魂魄终回故里,叶落归根。由于曹端对理学的深刻理解与巨大贡献,朝廷破格给曹端赠谥“靖修”,并令渑池、霍州、蒲州三地立祠。朝廷立祠,同正五品以上,所以过往政客正五品以下皆须拜谒,县令上任先参拜。

清咸丰十年(1860年),朝廷下旨批准月川先生从祀孔庙,位在许谦之次,每年全国所有学生春秋两季都要跪拜行礼。也就是说,曹端在去世426年后,得到了一个中国古代文人所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誉称号。这是长久而无价的荣誉。从春秋至清末2000多年间,能够享此殊荣的先贤、先儒只有149人。

针对曹端的祭文与诗词很多。关于曹端墓前的诗词祭文,一部分在霍州,一部分在渑池,都可视作渑池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河南历史文化博览人物篇张仲景(文化中原河南渑池)(5)

曹端墓位于今渑池县仰韶镇苏门村曹滹沱老村北50米。曹瑞墓冢周长24米,高1.9米。墓碑由碑帽、碑身组成,碑帽为青石质、圆额,浮雕双龙,龙身缠绕,龙首下垂,龙头上仰,双龙之间阴刻竖写“皇清”两字。碑刻亦为青石质,长方形,正面正中阴刻竖写“明理学月川曹夫子墓”。碑文楷书竖写,共6行,满行53字,计205字。落款“嘉庆二十年三月吉日 立石”“公元一九八八年四月四日重建碑楼”。碑楼通高3.38米,宽1.32米,厚0.7米。

为追念曹端功德激励后学,近年来供奉曹端的祠堂也经过不断的修缮和复原。2016年1月22日,曹端墓祠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前照壁上,书写着曹端的36字为官箴言,句句铿锵,字字生辉。箴言以“公、廉”二字为关键词,语言回环往复层层递进,修辞上直抒胸臆步步为营,内容上深谙官场险恶,深刻体会官场之弊,读后让人觉得心里凛然一惊。这段箴言是惊堂木,是强心针,是清醒剂,言有尽而意无穷,充分体现了曹端宽阔的士人襟怀和夺目的精神高度。

的确,世间纷繁复杂,尔虞我诈太多。仕途之上唯有保持公廉磊落,方能走得更远。曹端犹如一面明镜,令品读他的人为之汗颜。你我忙碌一生,丰衣足食,却内心惶恐、学识浅薄、目光短浅,更有义理淡薄、劣性显露。唯有诫勉自己“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才是正道。

我们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行动和信条,为自己修建着一座不同的坟墓。有的人树立了伟大的人格,口碑本身就是一座丰碑,朴实的坟墓里面埋葬着同样朴素而品格高尚的人;有的人对地位和特权的喜爱陪伴着走完人生之路,贪婪会把他送向坟墓。有的人一生用褒义词为自己造句,有的人在别人走过墓地时用上一连串的贬义词。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阅读着前辈的墓志铭而书写着自己的墓志铭,只有写好我们的墓志铭才能留下让后人们去阅读、参考、效仿、纪念的东西。

“邑无贤豪,地方之羞也;有之而不彰,守土者之责也(孙奇逢《曹月川先生集跋》)”。欣逢新时代,我们拜谒、纪念曹端,不仅仅是去感受他生命的能量和智慧,更是学习、传承流传百代的忠义公廉。曹端瘦小的身躯已与大地溶为一体,与自然化做一片,但他伟大的思想静静地流淌在岁月星河的源头,永不凋零,犹如黑暗苍穹中的启明星,光彩夺目,指引后代儒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那纯洁的思想、高尚的品质、渊博的知识与诲人不倦的精神,都将永远留在绵延不尽的时光里,活在所有仰韶儿女的心间。

来源:渑池县作家联盟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赵乐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