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音频:00:0004:30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大学之道在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2)

译文

大学之道在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3)

《大学》的主旨,在于擦亮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民众,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

大学之道在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4)

赏析

大学之道在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5)

这是曾子讲《大学》“三纲”的一句话。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大学》里的经典句子,共同领悟先哲的生存智慧,达到“至善”的人生境界,读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并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

对于“大学”这个题义,朱熹是这样解释的:“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即,对成年人的教育,称之为“大人之学”,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则称之为“小子之学”。

对于《大学》这本书,相传它是由孔子的弟子曾子所著(这里就先借托曾子之名),也有说是秦汉先哲所著。最早收录在《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

那么,为什么把《大学》作为“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之首呢?

首先,四书当中,《大学》这本书字数最少,全文1700字左右。由于篇幅短,更易学,也更易掌握。

其次,《大学》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入门读物,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第三,大学这本书是人生的总规划,总路线,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树立自己的远大人生理想。

大学之道在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6)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还教一些做人道理,诸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做事有始有终,才更容易成功。

而宋代大儒朱熹则是这样解释的:“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定其规模”四字,可谓是提纲挈领之说,起到引领“四书”的作用,故而置于首位。

《大学》一书,既讲明白了“万物—自我—他人”的相处方式,也厘清并指明了人生努力的目标与次第——“内圣外王”。

所谓“内圣外王”,则是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意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用《大学》里的八目来解释,“内圣”即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则指: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大学》里的第一句,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纲”。

《大学》一书重点,其实就在于“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知道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纲”,也就知道了这句话在全书的提纲挈领之地位,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大学》的主旨,在于擦亮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民众,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就是我们学《大学》首先要领悟的核心要义。明白了这“三纲”要义,后面的句子才有落脚点,才能站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来解读它。

来源:古诗词日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