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故事12篇(国学启蒙每日一则小故事之千字文第六十集)

【南北朝:周兴嗣】

【导语】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驭)、书、数

四书五经六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字文故事12篇(国学启蒙每日一则小故事之千字文第六十集)(1)

【正文】

dù gǎo zhōng lì

杜稿钟隶

qī shū bì jīng

漆书壁经

【译文】

书籍中,有杜度草书的手稿和钟繇隶书的真迹,有从漆写的古书,也有从孔庙墙壁内发现的古书经书。

【故事链接】

壁经

孔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晚年,带领弟子整理、删订当世书籍,并将其学术、理论贯穿其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被后世奉为经典。

  秦始皇称帝以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推行极端的法家政治,压制、消灭法家以外的各种学说,下令把所有民间的藏书,包括诸子百家的经典都烧掉,只留下种树和医疗这样实用性的书。由于儒家学说影响较大,其文献系统因此在重点打击、禁毁之列。秦始皇下令民间上交所有的儒家文献,集中焚毁,不得议论儒家学说,不得私藏儒家文献,一旦违反将残酷镇压,又把许多读书人抓起来。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焚书坑儒”。

千字文故事12篇(国学启蒙每日一则小故事之千字文第六十集)(2)

  秦始皇要烧掉民间藏书的消息传开以后,孔子的后人非常着急,如果孔子的经典书籍被烧掉,那么孔子伟大的思想就失传了;可是如果冒险留下来,被人发现了,全家都要被砍头。经过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冒险把书留下,于是他们在屋子里又砌了一道墙,把儒家文献藏在墙里。典籍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

千字文故事12篇(国学启蒙每日一则小故事之千字文第六十集)(3)

到了汉朝,武帝末年,汉武帝的弟弟鲁恭王准备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旧宅子,工匠凿墙的时候,发现里面藏着许多竹简,包括《尚书》、《孝经》等古典书籍。因为是在墙壁中发现的,后人们便把这些重见天日的古书成为“壁经”。这些典籍的发现,对校正一些书籍的真伪起到了重要作用。

【智慧链接】

汉朝叫杜度的人,善写草书,是中国历史上写草书的第一人。杜度草书的手稿,就是杜稿。

三国时代的钟繇,写隶书是天下第一的,他的隶书真迹,就是钟隶。

上古无笔墨,以竹棍沾漆在竹上书写,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蝌蚪文也。现代出土了商代用玉石制作的漆书笔,可见漆书既是中国最早的硬笔书法文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书。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本人精心整理《千字文》每一句话意思,有助于理解的故事和拓展知识,(内容参考多方面资料)意在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评论您的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