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第一章第三节群落(高考生物系列生物总结十三)
第十二天高考生物系列 十二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十三天 种群和群落
知识框架图
关键点填空
1.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种群。
2.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3.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4.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的大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的大小。
5.年龄组成的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6.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7.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8.K值不是定值,K值的大小与食物、生存空间、天敌数量等环境条件有关。
9.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稳定、波动和下降等。
10.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是生物群落。
11.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以及群落的演替。
1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3.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14.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15.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6.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物种丰富度变大,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越来越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