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

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从小米手环说起

一、目前的可穿戴设备。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2)

首先,围绕着题目说几句。

可穿戴设备从刚刚兴起到现在概念正盛才短短几年时间,几年前可穿戴设备可以说还只停留在科幻想象中,也可以说停留在新闻报道里,直到谷歌眼镜的出现,可穿戴设备好像有那么点接地气了。某基友所在的报社领导要斥巨资购入一大批可穿戴设备来辅助报道,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偷偷FQ,but 这也说明可穿戴设备正在一步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不再那么高高在上,终于要接地气了吧。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3)

(图片取自网络)

Moto 360 是我认为的最漂亮的智能手表,

Apple Watch 是我认为的最有bigger 的智能手表,

Jawbone 是我认为的最漂亮的智能手环,

Misfit Shine 是我认为最轻的智能手环。

当然还有 fitbit、nike fuel、微软、三星、华为手环等等,因为不怎么了解,就不一一提到了。

然后,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对于一个穷逼而言要花上千块钱买一个没什么用的产品简直是要命。是的,以上这些产品在我看来都是没有什么卵用却贵的要死的所谓的可穿戴设备。至于为什么,等会儿再说。

这几款产品中,Apple Watch 最贵,根据产品型号的不同价格也不同,最贵的竟然要12W软妹币,这高昂的定价真是让我等屌丝伤不起啊。

而这几款产品里面最便宜的应该属 Misfit Shine 了吧,(千万不要跟我提 Flash ,我的审美接受不了)售价499 ,可还是回到那句话,对于一个没什么卵用只负责尝鲜的产品,我还是接受不了几百的价格,即使他长得再漂亮。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4)

那么,这个时候,小米手环的出现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它给了像我这些没钱买也不想花大价钱买却又想要体验可穿戴设备的穷逼们一个可穿戴设备的体验入口,终于不用坐在电脑前对着别人的体验视频或文章感慨了。

二、可穿戴设备的基本功能,从小米手环说起。

接下来,从小米手环说起,说说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为什么是一个没什么卵用的东西。请注意,是目前的。

根据我这短时间的使用观察,小米手环主要有几个功能。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5)

1.来电提醒

2.行走记步

3.睡眠监测

先从来电提醒说起,这是我认为小米手环上最有用的功能。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6)

因为个人的使用习惯原因,我总是喜欢将手机调成来电震动状态然后放在裤兜里或者包里,这样做有个坏处——如果有人打电话过来我几乎都接不到,特别是在路上走的时候。

所以这个时候小米手环的来电提醒功能就显得尤为有用了,因为手环几乎都是 24 小时戴在手腕上的,所以来电时的震动可以轻而易举的感受到,很难再漏接电话。当然这些的前提是手机需要实时开着蓝牙且需要小米运动 APP 一直在后台运营,这对于有蓝牙恐惧症和不清理后台会死的我来说就有点矛盾了。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7)

(智能闹钟右上角编辑/完成 按钮的交互逻辑我一直搞不懂,有明白的求指教)

除了来电提醒功能之外,闹钟功能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功能,小米手环支持设定闹钟,在你设定的时间会震动提醒你。不过是否能接受震动的闹钟方式就见仁见智了,最起码我自己认为这比每天早上被一阵高亢的音乐吵醒要来的舒服多了。不过效果相比音乐可能就有些打折了,但是这几天的使用起码都起到了闹钟的作用,成功的闹醒了我。

小米手环的闹钟提醒,每隔一段时间震动一次,如果监测到你起床了,就会停止震动,你也可以轻击表面让它停止震动。不过这只是官方的说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小米手环对于你起床与否的监测并不准确,很多时候我并未起床,但是小米手环已经停止震动了。而且开始震动的时间总比我设定的时间早几分钟。这点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时间有偏差。

说完提醒功能,来说说记步功能。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8)

以前跑步的时候下载过各种的 APP ,发现 APP 基本上是靠 GPS 定位来计算你的跑步/行走/其他的运动路程的。另外手机上也有一些类似计步器功能的APP,这些基本上是依靠手机上的加速传感器来记录的。而手环类智能硬件产品的记步功能基本上都是靠加速传感器来记录的。

传感器有个坏处就是,只要你晃动胳膊就会被记录成步数,从我这几天的使用体验来说,小米手环的记步功能并不准确,误差略大。

测试一 实际步行 110 步 手环记录80 步

测试二 实际步行194步 手环记录122步

测试三 实际步行65步 手环记录71步

如上数据所示,小米手环的记步功能并不准确,特别是在步行数较多的时候更是误差较大,普遍少于实际步数。如果你是想要做锻炼健身的数据监测的话,那么建议你采用更精确的工具吧。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大致的估算一下自己每天的运动量的话,那么这个数据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最后一个,睡眠监测功能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9)

只从带上小米手环之后睡眠状况每日愈下,深度睡眠时长从每天3个小时到现在每天1个小时,真是伤感,然而我也做不了什么,小米手环也没告诉我需要做什么。我猜测睡眠监测功能应该还是根据感应器感应你的运动变化来判断的,这应该算是硬件不足算法来凑了吧。

至于监测的准不准确我只能说,睡着时间和醒来时间还是挺准的,至于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这个我就感觉不出来了。还是那句老话,可以参考,请勿迷信。

另外,除了以上这三项主要功能之外,还有一些并未在主界面显示的,隐藏的比较深的需要配合 APP 使用的扩展功能。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0)

(最右图是 Endomondo 的 APP 截屏)

新版的小米运动 APP 已经支持跑步的监测,这个我并未实际的去跑步体验过,所以说说自己之前使用跑步 APP的一点小体会吧。

一般跑步类的 APP 都是靠 GPS 来计算你的运动路径和距离的,小米手环也不例外,应该说小米运动 APP 也不例外,因为小米手环是不带 GPS 模块的,在使用跑步功能的时候需要手环和手机都带在身上,依靠手机上的 GPS 来定位,这点不得不说有点鸡肋了。在跑步过程中唯一能体现小米手环的存在的一个功能大概就是配速提醒功能了,一旦你的跑步速度小于你设定的最低速度,小米手环就会震动提醒。

还有就是在跑步中可以将 APP 的界面切换到地图,喜欢跑步的人们就可以在地图上画图了。其实这些功能一些跑步的 APP 都可以实现,甚至跑步 APP 功能更全面,给大家推荐一个跑步的 APP :Endomondo ,非常好用且交互友好的一款跑步 APP,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另外,小米手环的运动模式需要在 APP 上手动切换,这一点可以说并不那么友好。据我了解,misfit已经支持自动转换模式(以前是双击手环表面转换)。

而且小米手环支持的运动模式太少,目前只有步行和跑步两项,新版 APP 的实验室里有仰卧起坐和跳绳记录功能,这个没具体使用过,就不多说了。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1)

对了,小米手环好像还有小米手机屏幕解锁功能,不过因为我没有小米手机,所以无法去使用,不过听有小米手机的朋友的反馈,这个功能貌似不那么好用。

以上这些功能都是小米手环有的功能,不过相信心率监测也是大家普遍喜闻乐见的功能,不过这一功能并未在小米手环上出现。当然,对于一个价格不到 100 的手环来说没有心率监测功能也很正常。再加上,据我所知目前所有智能设备的心率监测功能都有一定延迟,所以这个功能看起来又多了一些水分。

三、小米手环外观图(摄影渣技术,见谅)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2)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3)

传说中的米粒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4)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5)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6)

接了一个其他颜色的小米手环,凑一对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7)

最后,一个正面图。

四、小米手环的续航时间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8)

至于这一点,这张图应该就能说明白吧。

四、然后,这一切并没什么卵用

首先,是佩戴的舒适度问题。

小米手环基本操作(一个不错的可穿戴设备体验入口)(19)

对于一个需要一天24小时佩戴的手环来说,舒适度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最好能让人忘掉它的存在,而就小米手环而言还远远做不到。起码在使用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它带给我的压力(总觉得有什么东西绑着自己),这一点在睡觉的时候尤其的明显。(misfit要轻很多)

这时候有人会说了,佩戴普通的手表难道就不会难受了吗?在手腕上戴那么多手链就不会难受了吗?但是,手表你不会带着它睡觉啊,所以他就不会给你的使用带来太大负担,可小米手环就不一样了,他需要陪伴着你睡觉才能监测你的睡眠,这就牵涉到一个取舍问题了。

当然,舒适度问题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我问另一位戴手环的朋友,他就不会觉得不舒服。所以看你自己了。

其次,其实说了这么多的监测功能,记步、睡眠监测,这些都是现在市面上那些智能手环们基本上都有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都需要回归一个问题去思考:

即使这些数据准确或者不准确,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一个普通人,知道了自己的睡眠情况,知道了自己的每天走了多少步,即使这些记录的再怎么准确,然后呢,有什么卵用。至少目前的手环手表是没有给自己的用户展示这些数据的用处的。

当然,这么说也并非说他完全没用,假如有一天智能手环的数据的准确度能达到医疗水准,那确实会对帮助人们实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最好再能给出修养建议,不过这些是一家科技公司能做到的吗?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说说购买建议。

如果你是你不差钱,想 bigger 高一点,那还是不要考虑小米手环了,Moto 360 和 Apple Watch 是你不二的选择,Withings Activité 更能彰显你土豪的身份。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穷逼,或者只是想体验一下智能手环的feel 的话,那么售价才几十的小米手环绝对适合你。其余的几百块钱的智能手环并没有长上一双翅膀,除了价格能带你装逼之外实际功能并不能带你飞啊。

如果你冲着颜值去的话,misfit 和 Jawbone 那肯定是颜值界的代表。

如果你是运动狂热者的话,相信nikefuel 、fitbit 更适合你。

PS. 编辑器真心不好用。。

以上,第一次发帖,初衷其实是为了增加众测的选中几率,没想到写了这么多,还请多多指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