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剧为什么没落了(武侠题材真的没落了吗)
而《代号:致金庸》正是这样一种正循环的开始,它试图向所有人证明一件事:最新的技术力是可以与金庸所塑造的传统武侠文化做出有机结合的。我也希望它能够获得成功,让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再一次回到每个人的面前来。
相信大家在小时候,都看过金庸的作品。从《神雕侠侣》到《倚天屠龙记》再到《鹿鼎记》,金庸可以说是占据了我们小时候荧屏的绝大多数时间。而作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武侠小说大家,金庸也曾经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感动了非常多的读者,可以说是国民级别的作者了。
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作品,也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与游戏。像是我们熟知的83版的《射雕英雄传》电视剧与王晶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电影等等作品,既有完全按照原作的改编,也有近乎于“原作粉碎机”式的改编,给不少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娱乐活动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日韩剧、好莱坞大片、3A游戏,种类繁多的新IP与来势汹汹的超级英雄潮流,开始占据了我们的视野。金庸与他的武侠世界,开始逐渐消失在主流视野中了。
这一点儿,从最近几年的电影市场,就能够窥见一斑。
如果把时间往前移动个十年,你会发现无论是暑期档还是春节档,武侠题材的电影往往都会是电影院的常客。无论是《剑雨》《武侠》还是《绣春刀》,都各有长处,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什么是“侠”,而由金庸作品改编的电影更是不胜枚数。可到了现在,甚至在一整年的时间里,可能都没办法从院线找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武侠片。以至于最近两年在我看到过最好的武侠片,还是一部叫做《目中无人》的网络电影。
而这种情况不是孤例,电视剧市场与游戏市场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电视剧市场虽然保留了一部分武侠元素,但更多地走向了“古偶剧”这个品类,我们甚至连被人诟病的“张版”金庸剧都看不到了;而游戏市场则因为“电子游戏机禁令”所带来的时代断层,出现了技术与经验的双重匮乏,厂商陷入“圈地自萌”的境地,玩家的审美则被拉低,虽然市面上一直不乏金庸题材的作品诞生,但过于功利化的套皮与不用心,则无形中损害了这一品类的口碑。
而从结论上来说,电影市场中“武侠”的没落,可以归结为外来因素冲击;电视剧市场中“武侠”的没落,可以归结为自身发展路线的选择不同;游戏市场中“武侠”的没落,则可以归结为自身经验不足,以及与时代脱节的原因。
而幸运的是,游戏市场的经验不足与时代脱节,在当下是足以被弥补的——尤其是在虚幻引擎5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在。
作为最新的次世代引擎,虚幻引擎5凭借着Nanite虚拟几何体技术与Lumen动态全局光照,让游戏在建模精度与光影效果两个层面上,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而目前虚幻引擎5所制作的游戏都还处于正在起步的阶段,如果说能在这个时候使用虚幻引擎5进行弯道超车的话,那么游戏市场中金庸题材风头无两的时代,可能很快就能够回来了。
而在腾讯游戏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由光子工作室群制作的《代号:致金庸》。游戏将由虚幻引擎5打造,并且面向全球发行。
作为一款开放世界的RPG游戏,《代号:致金庸》在短短的几分钟展现时间里,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惊人的视觉盛宴:华山之巅,杨过挥舞着玄铁重剑,与玩家所操控的角色来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
但重点并不是这场对决有多酷多帅,重点是这个短短视频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看见,演示视频中的杨过与对手的动作都十分凌厉,一招一式的棱角十分分明,可以说是拳拳到肉。
而这也是《代号:致金庸》带给我最为深切的感受,这游戏的打击感太棒了。
那么,《代号:致金庸》是如何做到这样的打击感的呢?我们分别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动作。在演示视频里,杨过与对手的动作既符合现实世界的基准物理规则,同样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幻想色彩。这种动作表现,显然是通过了动作捕捉系统来获得的,而在此之上还使用了MotionMatching(运动匹配系统)、ControlRig(程序化动画控制)、Chaos(物理系统)的《代号:致金庸》,其动作场面将会更具有观赏性。
而仅仅有动作是不够的。配合凌厉的动作表现的,是《代号:致金庸》通过虚幻引擎5展现出来的画面质感:无论是人物几乎毫无死角的建模,还是高精度的建筑纹理贴图,抑或是随着人物动作而不断变化的光影细节,都让《代号:致金庸》展现出了次世代游戏应有的模样。
除了动作与画面以外,合理且真实的物理效果,也是《代号:致金庸》展现优秀打击感与技术水平的最好体现。举个例子,演示中杨过使用“黯然销魂掌”时,地面上的树叶被卷起来,然后顺着内力被击打出来的场景,就很好地展现了《代号:致金庸》在细节上的打磨。
毫无疑问,《代号:致金庸》不仅仅是光子工作室群在品牌升级后的一次自我证明,更是光子工作室群在国产武侠游戏赛道的一次新尝试。简单来说,如果这一次的《代号:致金庸》能够获得成功的话,那么“虚幻引擎5 武侠”这一组合将会被验证为可行,那么想必未来就会有大量的公司将发展重心偏移,投入更多的资源,也因此会有更多好作品面世。
而《代号:致金庸》正是这样一种正循环的开始,它试图向所有人证明一件事:最新的技术力是可以与金庸所塑造的传统武侠文化做出有机结合的。我也希望它能够获得成功,让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再一次回到每个人的面前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